一个理性的文字治愈师,希望你能够在我的文字里,找到一点对于生活的慰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关于生活的感悟,是难以写完的,因为每天都可能会发生一些新的事情,带给我们全新的感受。

而简单,是由心而发的一种状态,就好像杨绛先生曾经说的:“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01,做一个内心简单的人

有些时候,我是一个较为怀旧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我会在不经意间就想起小时候的那些时光,特别是在回到老家之后,那些沉睡的记忆会不自觉地就从心底出现,仿佛回到了从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那时候,每次放学回家都比较晚,然后需要翻过几座大山,好在有发小的陪伴才不至于害怕,我们会迎着落日奔跑,会在山间小道上面嬉戏,会问对方一些奇怪的问题,比方说大山里面,会不会住着神仙。

一切回忆起来,都是那么的温馨,清脆的笑声响彻了山中的角落,回音在不断地回荡着……。

为什么那时候的快乐,就那么简单呢?

归结到最后,是因为小孩子的内心相对大人更为的纯粹,他们不会想太多,哪怕有烦恼,也从来不会带着过夜,第二天清晨醒来恍若什么都未曾发生。

成年人却不同,他们在很多的时候会揪着一个问题不放,会很容易就胡思乱想,最终心里装下了很多的烦恼,自然快乐也就少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童话《小王子》中就有这样一幕。

小王子来到地球之后,遇见了讲述者,讲述者说自己小的时候也是一个极其富有想象力的人,会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喜欢画画,但是当自己把画的画给大人们看过之后,他被指责为不务正业,应该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学习天文、地理、数学上。

就这样,讲述者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转而去活成别人喜欢的模样。

所以当小王子说他总是用大人的口吻去和他说话时,讲述者在小王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模样,于是,决定满足小王子的愿望,为他画一幅画,让他带回自己的星球。

我们在太多的时候,都好像是书中的那个讲述者,会因为别人的否认而动摇自己的梦想与坚持,会害怕别人的看法与否认,渐渐地,变得连我们自己都有些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王子则和讲述者截而相反,他活得很简单,看待问题也不会总是朝着复杂的方向去想,他宁愿坚守自己的初心,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生活。

而目前的我们所缺乏的,也正是这份简单。

因此,当你感到生活充斥着不如意时,不妨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你会发现,并不是生活里没有快乐,而是我们选择了忽视它。

林清玄在《人间有味是清欢》里有这样一句: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

希望我们都能够活得简单些,内心充盈些。

02,需求简单

杨绛先生曾说:上苍不会将所有的幸福都集中在某个人身上,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有快乐;拥有快乐未必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很认同的一个观点。

在太多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觉得自己拥有的东西,越多越好。

却忽视了,人的欲望也是无穷的,当我们得到了一样东西之后,倘若不懂得知足,必然就会想要得到其他的东西,最终自己失去的也照样很多。

我每次回老家的时候,都会去探望住在我爷爷家下面的公公婆婆,自我出生起,他们便一直看着我长大,现在成年了,他们却俨然是两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他们总会说,要我们去外面看看,他们这一辈子都是在这个小山村里过的,但是我们不一样,我们的时代比他们的更好,什么都有。

却也时常会告诫我们,不要总是把目光放在那些不属于我们的东西上,年轻人有目标是好的,但是一定不要违心,要懂得满足,不要不知足,我们需要用自己的感受去生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的话语中,却是他们一生经验的总结。

每个人都会有需求,过度的需求只会让我们迷失自我,反倒会陷入窘境,适当的需求简单些,你会发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03,学会为自己做减法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被奉为经典,在展出之后,让整个欧洲都为之惊叹。

据说当时有人问他:《大卫》是如何诞生的?

米开朗基罗回答说:把石头多余的部分全都去掉,只留下那些有用的,《大卫》也就出现了。

简单的回答,却也具有一定的道理,而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需要我们不断地将那些无用的部分去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我们总是觉得社交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于是拼命地想要多认识些人,想要让自己的圈子变大,甚至为了融入一个圈层选择委屈自己。

现在,我们就会明白,相对社交,独处才是每个人需要适应的,朋友圈再大,真正能够交心的却寥寥无几,我们也都开始从那些不必要的社交关系中逐渐挣脱出来。

也就好像房间,如果长时间不清理,那么堆积物就会越发得多,整体上就会显得十分的凌乱,这时候,我们真正需要的就是把那些没必要的东西,全部扔掉,以此来扩大自己的空间。

应当为自己做减法的时候,就不要犹豫为自己进行“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