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谒刘希夷墓

在我的故乡汝州城东北约八公里的风穴山口,原是一片普普通通的山地,只因唐代诗人刘希夷的忠骨安葬在这儿,就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墨客骚人到此瞻仰凭吊,写诗赞颂。

今年国庆节前夕,我又一次从故乡汝州古城出发,再次前往拜谒刘希夷墓冢。时至金秋,天高气爽,正是游览名胜、凭吊古人、发思古之幽情的最佳季节。在通往风穴山的山口路旁,有一座刚刚修缮过的“夷园”,园前溪流潺潺,绿水悠悠,后边山上松青柏翠,鸟语花香。园内到处都是清雅高洁,缤纷烂漫的菊花,有的似彩带飞舞,纤细窈窕;有的似圆珠合抱,雍容大方;有的如龙爪挺伸,娇艳潇洒;有的似细丝散发,情态飘逸;还有的是圆盘平托,丰腴饱满……花色鲜艳、明朗,黄如金,黑如墨,白似璧玉,绿似翡翠,姿容端丽,美不胜收。“夷园”主殿,是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砖木结构朱色阁楼,蔚为壮观。仰瞻椽头梁栋的木雕装饰,凤头龙首,人物花鸟,体态多姿,逼真动人,造型之美,雕工之精,令人惊叹不已。进园门前行,“唐诗人刘希夷先生墓”的石碑首先映入眼帘。此时,那位俊美、聪慧的风流才子,仿佛揽衣推枕,飘然而出。愤世嫉俗的刘希夷,就像他墓冢周围那“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菊花一样,把傲霜斗寒的铮铮骨气留给了人间。
刘希夷,名庭芝,又名延之,汝州人。生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即公元六百五十一年,是初唐很有才华的诗人。希夷幼年丧父,寄居在洛阳外祖父家。据《唐才子传》记载,刘希夷仪表英俊,善弹琵琶,饮酒数斗不醉,行为不拘小节。他少年时返回汝州,好游山玩水,与僧侣交友。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格调悲壮愁苦,情致哀怨动人。形式上效法汉乐府诗的写法,一反唐初仍占上风的讲究声律辞藻而内容贫乏的浮艳诗风,给初唐诗坛带来了清新的空气。高宗上元二年,即公元六百七十五年,二十五岁的刘希夷和宋之问、沈全期同登进士。他们结伴游长江三峡,共咏巫山怀古。后来,又到洛阳栖身宋家,与当地名士贾曾、殷四等酬唱为乐。他生性风流倜傥,不修细行,为宋之问所忌。
名人必有名篇,《代悲白头翁》被公认为是刘希夷的代表作,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更是历代不衰的千古绝唱。《代悲白头翁》,语言优美,音节铿锵,感情深沉悲凉,前半部分写娇美的洛阳女儿见落花而叹息,正如诗中所写:“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谁复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为桑田变为海。”后半部分写白头翁昔日翩翩少年,而今老病缠身的可悲情景:“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一朝卧病无人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叟鹤发乱如丝。但看旧来歌舞地,惟有黄昏乌雀悲。”这首诗对后代文学很有影响,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红楼梦》中的《葬花词》都隐约可见《代悲白头翁》的痕迹。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这首诗的大意是:

又是一年一度的落花季节,繁华的洛阳城东,桃花李花已然过了盛开的日子,风吹花落,落英缤纷,飘来飘去,不知飘向了谁家?

正值花样年华的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自坐在院中,看着纷纷飘落的桃李花,不由自主地长吁短叹。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盛况?

已经看见,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以前郁郁葱葱的桑田,如今变成了汪洋大海。

过去的故人,现在已经无法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现在的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花开花落,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

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也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这个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

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

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

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最后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刘希夷的这首诗构思奇特,抒情宛转,语言优美,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这首诗,从女子写到老翁,一方面,通过描绘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了人生短促、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感慨;另一方面,通过描绘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了世事变迁、祸福不定、富贵无常的感慨。最终道出一个真谛,就是不管是红颜女子,还是白头老翁,结局都是一样,终归难逃衰老的命运,人们都有共同的命运,所以,更应该互相关爱,同命相怜。

这首诗最经典的莫过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由此不由想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所写:“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经典名句,具有很强的醒世作用,看似非常简单直白,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短暂与永恒,变化与循环,有限与无限,人生与自然,如此等等,都包含在这看似浅显的感慨之中了。

我们每一个人,关于生命和人生的种种感受、感想、感慨、感悟,都会被这句诗勾引出来,也都包含在这句诗里。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好好生活,热爱所有美好的事物。

根据《校笺》引徐松《登科记考》为据证明刘希夷是“上元二年郑益榜进士”;又据《大唐新语》所谓“少有才华,好为宫体,词旨悲苦,不为时所重”的记载,认为刘希夷生前是不得志,直到开元年间“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由是稍为时人所称”;另据《大唐新语》“善弹昆琶”,及其诗《春日行歌》和《故圆置酒》中的诗句考证了《唐才子传》“善弹琵琶。饮酒至数斗不醉,落魄不拘常检"的说法确凿。王文一根据诗人作品的内容,认为诗人到过洛阳、长安、嵩山、南阳,还游历过江南、蜀地。

《汝州市志·人物篇》对此提供了较多信息,言刘父“人赘虢州宋令文家为婚”;希夷“幼丧父,长寄外祖家,与大舅宋之问同师而学,20岁回汝定居”;“好游山寺,与僧侣交游";“24岁与宋同登进士榜”;“不愿为把持朝政的武后集团效忠,遂辞官”;“由中原人蜀,又经三峡游江南”;“后返洛阳仍栖宋家。与当地名士贾曾、殷遥等吟诗、酬歌为乐,此吟》";“希夷生性倜傥,不拘小节,不修细行,与其大舅母两相爱慕,关系暖昧,为宋之问、之逊兄弟所忌狠。因此有: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一书中直接点明刘希夷确实被宋之问所害,其云:“刘希夷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恳乞,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宋生不得其死,天报之也。”说明了宋之问是以土袋闷杀了刘希夷,并遭到了报应。

从刘希夷现存的35首诗赋来看,他的诗歌有诸多艺术特点。

一是题材内容丰富。初唐后期,近体诗已基本定型和成熟,并逐步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和风尚,刘希夷却依然主要进行汉魏乐府诗创作,特别是长篇歌行体的创作用力尤多,是其艺术特色最为鲜明、艺术成就最高的诗篇所在。

刘希夷采用乐府诗“即事名篇”的艺术传统,坚持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使其诗歌在题材上有了很大的拓展,而且诗歌的格调高昂,境界开阔,“气势豪迈,近乎盛唐之音”。

唐代才子多倜傥,唐代女子爱风流,能歌善舞“高富帅”式的刘希夷正值青春年少,自然是众多“白富美”追爱的首选。爱情诗作自然是常处在热恋中的刘氏在创作中的重要题材。所以刘希夷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刘希夷现存诗中,以写闺情的诗篇最多,如《采桑》《晚春》《春女行》《代闺人春日》《代秦女赠行人》《览镜》《捣衣篇》等,或表现青年女子的形体美,服饰美,或反映其生活环境的清静,幽雅,或描绘人物的举止,情态和心理,刻画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显然带有六朝宫体诗的遗风和余韵,反映出一种轻艳明丽的诗风。

刘希夷的诗歌,相较于同时代诸多诗人,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也是不争的事实。

边塞诗:《将军行》《入塞》;

从军诗:《从军行》《送友人之新丰》;咏怀诗:《谒汉世祖庙》《巫山怀古》;闺怨诗:《览镜》《代悲白头翁》;行旅诗:《洛川怀古》《嵩岳闻笙》;写景诗:《江南曲八首》《春日行歌》;山水诗:《归山》《晚憩南阳旅馆》;咏物诗:《死马赋》《孤松篇》;

送行诗:《饯李秀才赴举》《故园置酒》;题赠诗:《秋日题汝阳潭壁》《洛中晴月送殷四入关》等。

刘氏因仕途不佳,把忧郁的心情寄寓大自然中释怀,创作出了独自风格的山水诗。

二是语言清新自然。刘希夷的诗歌语言自然,如他的代表作《代悲白头翁》,整首诗很是自然,也极为流畅,好似从口中随便地讲出,随意地流出,没有人为雕琢痕迹。特别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比喻极其贴切恰当,包含哲理,成为诗歌诞生之后到今天传诵不衰的名句,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叠词,造成了一种回环往复、多姿多彩的艺术效果,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从军行》:“秋天风飒飒,群胡马行疾。严城昼不开,伏兵暗相失。天子庙堂拜,将军凶门出。纷纷伊洛道,戎马几万匹。军门压黄河,兵气冲白日。平生怀仗剑,慷慨即投笔。南登汉月孤,北走代云密。进取韩彭计,早知孙吴术。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前两句写秋高气爽,风紧沁凉,敌军马肥体壮,且敌方众多,行动迅速,快速南下。尤其是“群胡马行疾”一句,将敌人嚣张气焰、骄横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接着两句写我军可能由于戍边的人数不多,不敢仓促迎战,只能白天严关城门,夜晚埋伏兵卒相守。下两句是将军在庙堂之上拜谢,奉命出征前线。“纷纷伊洛道,戎马几万匹”一句,着重描写将军出征时的声势浩大。接下一句写我军在黄河的西北边上驻扎下营盘,士兵的豪气冲天,整支队伍一心一意、同仇敌忾,有种与敌人决一死战的气概。下面六句刻画了一位将军的高大形象:将军胸有大志,有强烈的爱国心,边防有紧急军情,立刻投笔从戎,且精通兵法,转战多地,功勋较多。最后二句,为诗人的感慨,字句中间充满着对保家卫国将士们的敬意和对他们事业的向往。整首诗篇,字句清新自然,无雕琢痕迹,读来意思明了。

三是内容通俗易懂。刘希夷的三十五首诗,从内容来看用词上不晦涩、不拗口,通俗易懂。

《江南曲》其三:“君为陇西客,妾遇江南春。朝游含灵果,夕采弄风苹。果气时不歇,苹花日自新。以此江南物,持赠陇西人。空盈万里怀,欲赠竟无因。”采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描写一位女子,在美丽如画的江南春天遇到了一位意中人“陇西客”,女子以江南之物“灵果”赠与意中人,但最终没有结果,表明女子追求自己的恋人未获结果。意思十分明了。 《代悲白头翁》体裁为“七言歌行”。这样的诗体,魏晋南北朝以来,大多用在乐府歌辞之中,到了唐代,渐渐脱离了乐府,成为一种七言古诗的形式,已不是乐府曲辞了。初唐的诗人卢照邻、骆宾王等都有篇幅较长的歌行,不过他们的句法,还是继承了齐梁诗歌的浓烈风气,又多是对句。刘希夷的歌行,极少用到对句,用典故也不多。文字不仅明白,而且流利,诗意也不十分隐晦。这些通俗易懂的诗在盛唐被李白等诗人发扬光大,成为唐诗的主流。

四是情景韵理交融。刘希夷诗歌意境,景色明丽,情景交融而富于诗情画意。

《代悲白头翁》《春女行》等诗歌在情感的真挚,笔调的明朗,语言的清新,尤其在哲理的思索和诗歌意象的创设方面,对诗歌意境的净化、开拓与创新,形成优美、清丽的诗歌意境影响深远。

《送友人之新丰》:“日暮秋风起,关山断别情。泪随黄叶下,愁向绿樽生。野路归骖转,河洲宿鸟惊。宾游宽旅宴,王事促严程。”诗情从景起,景随情来,情景浑然一体。诗人移情于景,借景抒情,使得其笔下的诗篇情感表现得十分真挚,其情之真、之深、之善,令读者为之动容。

《嵩岳闻笙》:“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那如画的“明月”“空山”“夜色”、“小草”清景和天籁般的“秋风”“虫鸣”声;那“散发”“坐卧”在风中的游人,在尽情地享用喜欢的“清景”。“风止”后月夜更加清静,惟有各种“虫鸣”和声相伴。诗人不由得拿出行囊中的笙轻轻吹奏,与无数“虫鸣”合唱一起融入了大自然之中。全诗从始至终显得格调清新,笔致爽朗,意象明丽。诗论家称诗人对诗歌创设的意境已有意识地进行了“净化”和“提纯”。

五是婉转蕴藉清新明丽。少年才子总富有创新和幻想,在远离上层生活的野行中,对诗歌的创作不断革新和发展,形成了自身婉转蕴藉、清新明丽的艺术风格。诗中多采用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和婉而多讽、含蓄蕴藉的艺术格调,使其诗歌形成了形象生动活泼流转清新可喜的语言特色。《死马赋》正是诗人这一思想情感的真实体现与具体反映。诗篇以一位战士的心理与口吻,深切悼念曾与自己一起奋勇杀敌屡立战功的老战马,终因年老而冻死在槽头,却依然保持着昂首嘶鸣的状态,真可谓“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令人肃然起敬。显然,战马也是诗人用来自比,意在表明自己的心迹,可谓用意深刻。令人十分叹惋的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只在世间停留了短暂的二十八个春秋,便含恨离开了人世。诗人为何如此短命,历来说法不一。一说是刘希夷在舅父宋之问家栖身时,常和当地名士贾曾在一起切磋诗艺,宋之问和贾曾也是好朋友,贾曾的《有所思》诗中套用了刘希夷吟白头翁的诗句,又为刘所不允,于是舅甥之间的裂痕便愈来愈深。高宗仪风三年,也就是公元六百七十八年,刘希夷在返回汝州途中被宋之问派人以土囊害死。《唐才子传》说,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酷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请求让赠,希夷不允,宋恼怒异常,派人用土囊把刘压死在一个静僻的屋子里。《旧唐书·知乔传》说刘希夷“志行不修”,也就是说不满当时的封建统治,“为奸人所杀”。“奸人”指谁?当指宋之问。另据《唐才子传》记载:宋之问为《代悲白头翁》一诗进谗言于武则天,说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等句,是含蓄讥刺武则天篡权,诗人因此被害。初唐著名诗人刘希夷的死因,多揣测为张若虚所害,并设计嫁祸宋之问。张若虚仰慕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的春官侍郎本事,苦于自己没有二张兄弟的美貌,于是想在诗作上吸引武皇芳心,由此酝酿《春江花月夜》,由于才情不足一直呼之不出。但是张若虚诡计多端,除了酝酿诗作,还暗中谋划铲除自己潜在的敌人,宋之问虽然才情胜于自己,但是宋之问口臭闻名,所以他始终不把宋之问作为争宠武皇的真正对手。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出世,张若虚惊叹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同时,更害怕才华横溢刘希夷独占鳌头,挡了他步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春官侍郎的路,于是心生诡计陷害之,并嫁祸宋之问。于是旧说多谓为宋之问所害。 此说肇始于唐人笔记《大唐新语》及《刘宾客嘉话录》。《大唐新语》云:

“刘希夷,一名挺之,汝州人。少有文华,好为宫体,词旨悲苦,不为所重。善掐琵琶。尝为《白头翁咏》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也?’乃更作一句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此句复似向谶矣,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乃两存之。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刘宾客嘉话录》云:“刘希夷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恳乞,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宋生不得其死,天报之也。”

宋以后不少著作,每每沿袭此说。现当代一些名家著作乃至一些文学史、辞典等,也采用此说。如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辞海》《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以致1981年临汝县(今汝州市)重修刘希夷墓,林冠夫先生撰写碑文时,仍宗此说。

然而,仔细推敲一下,便会发现此说不仅既乏确凿的根据,也无有力的旁证;而且无论从时间上抑或从情理上似乎都讲不通,因此,难以成立。

从时间上说。刘、宋二人的生卒年月均史无明载,只能从比较隐微的材料中推测。倘若果如《唐才子传》所言,即刘希夷上元二年(公元675)中进士时“年二十五”、死时“未及三十”;那么他当生于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闻一多《唐诗大系》即定刘希夷生于是年),卒于仪凤、调露间,至迟不晚于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而据宋之问《秋莲赋》一文自序云:

“天授元年,敕学士杨炯与之问分直于洛城西”,分直,指分直习艺馆(据《通鉴》卷二○八注,习艺馆本名内文学馆,武后改为习艺馆,又改为翰林内教坊)。又据《新唐书·宋之问传》云:

“甫冠,武后召与杨炯分直习艺馆。”则宋之问在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时方才“甫冠”(即刚刚二十岁)。

那么他当生于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也就是说,宋之问比刘希夷小了整整二十岁。可见当刘希夷三十岁死时,宋之问只不过是个十岁的幼童,试问其如何能“以土袋压杀之”?或者“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

就情理上说。据傅璇琮先生考证,《新唐书》中“‘甫冠’的记载是错误的”,并引《唐才子传》言宋之问亦“上元二年进士”,进而推断宋之问当生于公元656年(闻一多《唐诗大系》即定宋之问生年为公元656年)。这样一来,刘希夷死时,宋之问已二十五岁,自然单从年龄上讲,足以能够杀人夺诗了。但据史载宋之问自少时即以诗著称,如《旧唐书》云:“之问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而刘希夷则“体势与时不合”、“不为所重”,也就是说,宋之问的诗名远在刘希夷之上,何至为了区区两句诗而用极残忍的手段杀人?何况被杀者还是自己的外甥(二人是否真有甥舅关系尚待另考。)初唐诗人刘希夷有名作《代悲白头翁》,诗有名,附着于该诗的传说更有名。

一是“诗谶说”。据说刘希夷写作此诗时,吟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一惊,似感不大吉祥;再吟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更一惊,觉得像是谶语。其后不久,刘被奸人所杀,谶语得到应验。

第二个传说与此相关,说害死刘希夷的凶手是诗人宋之问,唐人笔记《大唐新语》《刘宾客嘉话录》都持此说。后书说:“刘希夷诗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知其未示人,恳乞,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有完整生动而惊悚的小说情节:外甥有佳句,舅舅酷爱,欲据为己有,外甥答应了又反悔,于是被舅舅以布袋装土压在脸上活活捂死。若相信,一定想:唐人爱好诗佳句真到了疯狂地步,谋才不得,不惜害命,刘希夷可算唐代为捍卫知识产权而死的第一人了吧。

故事太离奇,质疑者就多,宋代开始就大有怀疑的。首先宋之问是否刘希夷舅舅就要打个大问号。宋之问朋友圈不小,但诗文中全无涉及刘希夷处。刘留下作品少,更看不到与宋的交集。当代学者考证二人年岁相当,宋可能还略小于刘。其次,宋之问诗歌成就远在刘希夷之上,当时和后世都认定他是初唐第一流诗人,即今日所谓顶流。刘希夷虽有才,诗的量和质都远不及宋之问,何至于为几句好诗丢命呢?

至于诗谶说,闻一多先生阐释得很有意思:诗人瞬间窥破“天机”,悟出了宇宙意识。即由个人的春花秋月之叹上升到自然流转不息、人生盛衰无常的具有哲理意味的悲慨。写出如此动人诗句的诗人未到中年就被人杀害,才秀而命薄,人们因此附会出“诗谶说”倒也不难理解。

但将刘之被杀归罪于宋之问,却耐人寻味。宋之问二十岁进士及第,诗文名重一时,与之酬唱往来者,杜审言、骆宾王、陈子昂、卢藏用、沈佺期,均为才子俊彦。他们活动于高宗武后时期,政治翻云覆雨,人生起伏升沉,过得都不大平顺。骆宾王参与反武起义,兵败失踪;陈子昂政治上颇为积极却死于非命;其他人与世浮沉者居多,宋之问却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的“依附”特点,先后依附二张(张易之张昌宗)、武三思、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太平公主,都有诗文可证。

一个天分甚高、才华卓荦的诗人毫无品节地谄事权贵,一有机会就向权力飞媚眼,虽未见得做什么恶事,却姿态难看,为人不齿。因此各类公私记载中留下的宋之问故事负面居多,与其清丽优雅的诗作形成极大反差,比如说他作《明河篇》希望得到武后重用,武后读了说“我知道宋之问有才,但他有‘口过’(口臭)”,弄得宋很难堪(见《本事诗》)。又如为张易之捧尿壶、向武三思告密卖友赎罪等真真假假的传说。

按照古代吃瓜群众的逻辑,一个能给女皇男宠捧尿壶、能告密害死朋友的人,也绝对是会为抢几句好诗害人性命的人。刘希夷既然被“奸人”所害,“奸人”标签贴到宋之问头上也不算冤枉他。编故事的人忘了:诗,是宋之问最擅长的。在人们为诗才自负、为争诗名高下不肯让人的唐代,高段位作者抢低段位诗人几句诗还闹出人命来,是不可思议的。

谁杀了刘希夷?不知道。凶手大概率不是宋之问。因刘希夷生前贪恋风穴山山水之美,后人就把他安葬于此。
年轻的诗人留下的诗篇,当时并没引起世人的重视。后来孙昱编纂《正声集》,选人他的诗最多,才逐渐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诗人虽然只有短促的一生,却留下诗集一卷,文集十卷。《全唐诗》中就收入他的诗36首。他虽然胸怀大志,但终生失意。所以,在许多诗中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失意情绪。如他在《孤松篇》里这样写道:“青青好颜色,落落任孤直,群树遥相望,众草不敢逼……吁嗟深涧底,弃捐广厦材。”尽管如此,诗人忧国忧民的高风亮节,处处闪耀在字里行间,如他在《入塞》一诗中写道:“将军陷虏围,边务息戎机,霜雪交河昼,旌旗入塞飞。”他还在《将军行》中满怀激情地讴歌了英勇杀敌的戍边将士:“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代马流血死,敌人抱鞍泣……”另外,他那“泪随黄叶落,愁向绿樽生”,“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等佳句,也都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尤其是他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光辉诗句曾激励过多少代后来人惜时如金,奋发进取啊!正像闻一多先生评价的那样:“诗歌随时代变迁,由宫廷走向生活,六朝宫女的靡靡之音,变为青春少年的歌唱,成为初唐最高典型的正是刘希夷和张若虚。”诗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诗,他对历史的贡献,却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游子是母亲心头的风筝,感情的线缕,把故乡和刘希夷水远联系在了一起。不用叩问历史的门环,不用翻阅发黄的书页,故乡的每寸泥土里,都蕴藏着思念他的乡情。说不清故乡为他开了多少次纪念会了,而“夷园”的修建,更说明故乡人民对这位诗坛才子的厚爱。不久的将来,故乡的文学戏剧工作者,还将把他的音容笑貌,展现在电视屏幕和戏曲舞台上,让人们一睹风采。

我终于从遥远的历史和海阔天空的思绪中回到了现实,在夷园漫步,跟前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引人沉思的土地。清悠悠的溪水,像往常一样汩汩地流着,刘希夷还活着,他活在故乡汝州人民的心里,故乡思念他的深情凝固了,凝固成了一座规模巍然的“夷园”。园内一幢幢仿古建筑,飞檐挑角,朱栋曲栏,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精工雕刻的石栏,花砖铺砌的平台,即将安放的刘希夷的塑像、国内名家的题诗作画,更为夷园增光添彩。一字字,一行行,对先贤的推崇、仰慕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踏上归途的时候,道旁到处都是忙着采摘丰收果实的人流,是啊,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希夷故乡的文朋诗友们,也正在用金风互相传递着文学创作丰收的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