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燕云十六声》开启了“黄钟测试“,制作组成员也在直播中为大家进行了前瞻演示和讲解。在直播中有不少关于民间娱乐活动的内容,其背后也有不少历史渊源。想必之前大火的《梦华录》等剧已经让大家对宋代民俗、城市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次,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聊聊宋初时流行于民间的娱乐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纸影诉旧情】

影戏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这是用纸或皮裁剪出人物形象,以灯光映于帷布上操作表演的戏剧,又称“影灯戏”。部分记载如下。宋高承《事物纪原·影戏》:““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彷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这是有关影戏起源的记载。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吴自牧《梦粱录》:“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镞,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彩色装饰,不致损坏。”这是有关影戏在宋代的繁荣的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上述记载可知,纸影戏与皮影戏算是一脉相承,而纸影戏在先。《燕云十六声》的时代背景是五代十国末北宋初,所以制作组选择了纸影戏而非皮影戏。再看戏中内容,如此凄凄别离之景,正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前文已经提到,诸多记载皆认为影戏的滥觞是在汉武帝时,而背后的故事也与爱情有关。白居易的《长恨歌》将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相结合,在后世传播极广,于宋初演绎大有可能。更何况,李隆基被认为是梨园祖师,戏曲艺术与他有很大关联。看来制作组也是经过了多番考量,最终才选择了这个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扑传雄风】

画面转到另一条街,一个相扑擂台赫然出现在眼前。相扑起源于战国时期,又称为“角抵”,到南宋时十分繁盛。在《东京梦华录》的记载中,相扑是军队的一种训练方式,也是宴会上助兴的一种表演,还是民间的一种娱乐节目。杨万里《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广场妙戏斗程材,未得天颜一笑开。角觝罢时还宴罢,卷班出殿戴花回。“而在脍炙人口的《水浒传》中,“浪子”燕青就是一位相扑高手,在第七十四回中,他与“擎天柱”任原的相扑大战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很好地展现了相扑的技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相扑在宫廷和民间都十分有人气。而在民间,小儿、妇人同样参与其中。《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了“小儿相扑杂剧“,《武林旧事》则记载了“韩春春”等女性相扑手。在下面这张图中,有几名相扑选手的绰号。历史上,就算是名噪一时的相扑明星,被人们熟知的也是绰号而非真实姓名。这里还有一个个人认为比较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管理擂台的宋金刚。他在历史上是一位隋末的农民起义军首领,这管理擂台的行为似乎也与军队有点关联。这暂且就当一个小彩蛋,也无需深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夜鱼龙舞】

在宋代,灯笼的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奇的设计。相传在元宵节时,皮影灯笼、描金灯笼、绫罗灯笼、扇形灯笼等形态各异的灯笼皆会亮相。宋毛滂《代馆职应诏和元夕》:“太平乐事及黎元,佳月兰灯照有年。景焰煌煌浮魏阙,清光穆穆抱尧天。皇明烛远辉星斗,睿唱宣和胜管弦。十二明珠供照乘,夜光飞出九重渊。”诗人总有夸张之语,不过《燕云十六声》中的表现也是不遑多让,颇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短短千余字是无法将全部内容道尽的。在勾栏瓦肆,还有斗鸡、傀儡、踢弄、讲史、小说、舞旋、商谜等各种表演项目。《燕云十六声》中还原了相扑、蹴鞠、斗鸡等多种娱乐方式,街上围观群众也颇多,大城市的繁华景象真是叫人心驰神往。

总体来说,《燕云十六声》并非是照本宣科,而是有许多自己的想法,该逼真时逼真,该夸张时夸张。游戏毕竟不是纪录片,有时候不那么还原也并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