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一提到“鸿门宴”,我们就会想起这是一场不怀好意的宴会。而鸿门宴就源自前206年1月时刘邦与项羽在鸿门宴会。鸿门宴期间范增多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可项羽却一直不为所动,导致刘邦逃走而错失天下。那项羽为何不杀刘邦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当时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高祖元年十月(前207年11月),秦三世子婴投降,楚将刘邦攻克咸阳,秦朝灭亡。而楚王熊心与诸将有先入关中者封王的约定,所以刘邦自以为关中非自己莫属,便约法三章以拉拢关中民心。

十一月(12月),楚将项羽带着四十万诸侯联军抵达关中,十二月(前206年1月),项羽所部一路进军戏下。由于此前刘邦派人封锁函谷关,阻止诸侯联军进入关中,又占了项羽在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的便宜而能轻易入关灭秦,所以项羽对刘邦的这一系列所为十分生气。

刘邦的部下左司马曹无伤见项强刘弱,知道刘邦并非项羽敌手,便决定改投项羽以谋求富贵。然后曹无伤就告诉项羽,称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还要任用子婴为相并尽夺秦朝珍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无伤的话表达了三点意思:一是刘邦称王关中,这个自然没有错。因为按照“怀王之约”,刘邦本就该在关中称王,而刘邦的约法三章也确实是为此做准备。可灭秦第一功臣是项羽,所以刘邦抢先灭秦抢了项羽的风头,这自然使项羽不满。

二是刘邦要用子婴为相,这个存有疑问。毕竟子婴是秦朝末代天子,而刘邦身边都是敌视秦朝的楚人,即使刘邦想用子婴为相,那他的部下也绝不会答应。而项羽祖父项燕就是被秦朝所杀,所以项羽极端敌视秦朝,那刘邦任用子婴无疑会激怒项羽。

三是刘邦尽夺秦朝财宝,这个自然也是真的。毕竟刘邦派兵封锁函谷关,就是不愿诸侯与他共同分享秦朝的巨额财富。而项羽手下将士之所以愿意跟着他拼死力战,就是为了在灭秦后瓜分秦朝的财宝,所以刘邦此举不仅得罪项羽,还得罪了各路诸侯。

项羽听了曹无伤的话,自然是更加生气,下令明天攻打刘邦。但船长认为项羽此时的愤怒很可能只是一时兴起,等他冷静下来,发现攻打刘邦没有丝毫利处,自然会放弃这个打算。后来项伯劝项羽不要攻打刘邦,而项羽听从可以从侧面印证。

至于范增劝项羽一举除掉刘邦很有问题,可能不是真的。毕竟刘邦眼里范增是可以比肩汉初三杰的顶尖谋士,不可能出这种百害而无一利的馊主意。

二,鸿门相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项伯去见刘邦的谋士张良,告知项羽要攻打刘邦的军情,劝张良独自逃走。但张良重情重义,主动告知刘邦此事,还主动拉近刘邦与项伯的关系,促使二人成了儿女亲家。

然后项伯劝刘邦明早前来项羽军营赔罪,自己则劝侄子项羽放弃兴兵的打算,促成了刘邦与项羽的鸿门宴。

第二天,刘邦亲自前往项羽军营谢罪,不仅态度谦卑,还为自己封锁函谷关的行为进行掩饰,称自己那样做是为了防止盗贼,至于秦朝的巨额财富是秋毫无犯,就等着项羽前来接收。

项羽听了自然高兴, 便不再那么敌视刘邦。而范增找来项庄舞剑刺杀刘邦更是子虚乌有,可信度不高。所以刘邦最后能顺利脱身是很自然的事,因为项羽根本没想过杀掉刘邦。

三,项羽放走刘邦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首先不要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因为此时的项羽完全不知道刘邦会是自己以后最大的敌人,四年后自己也会输掉楚汉战争及整个天下。所以在此时的项羽眼里,自己是战神,刘邦不过是和那些诸侯一样的普通人,都畏惧自己在巨鹿之战时展现出的神勇无敌。

其次刘邦在见鸿门宴时态度谦卑,让项羽认识到刘邦已向自己称臣,证明其不敢独霸关中,那自然也不敢任用与保护子婴。况且刘邦对秦朝巨额财秋毫无犯,那项羽和手下将士自然能顺利接收财宝,也失去了对刘邦动手的借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刘邦与项羽都是楚王熊心的臣子,也是共同反秦的兄弟,互相之间的不愉快属于内部矛盾而非与秦朝之间的敌我矛盾,所以项羽根本不会杀刘邦。如果项羽对灭秦有功的刘邦动手,那无疑会引起诸侯猜忌,导致他们一起联合起来反抗项羽,那项羽无疑会比楚汉战争时更早的败亡。自然范增也不会指派项庄杀刘邦,这样跟自寻死路没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