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发生于1979年的那场中越战争,应该算是一场狂风骤雨,短暂且激烈,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从时间上看,我军在1979年2月17日开始对越反击,到1979年3月16日全军撤回国内,满打满算不过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反击的结束,并不代表战争的停止。当时越南自诩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尽管被咱们狠狠收拾了一顿,但却依旧保持着谜一般的自信,认为自己输给老师不过是马失前蹄,总想着要找回场子。

所以在此战后的十多年时间里面,中越边境依旧还存在着激烈的军事冲突,而那场威震南疆的老山战役就发生在这一期间。

老山是位于云南省文山州的一座界山,横亘于中越边境之上。由于标高1422.2米的老山主峰是周围绝对的制高点,可以居高临下俯视相邻边界地区。所以老山的战略意义也变得尤其的重要,中越双方谁能占据老山,谁就能在边界争夺中占据主动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的那场反击战斗结束之后,我军本着友好的态度,不仅主动将部队全部撤回国内,还依照国际惯例在中越边界线设立15公里的军事缓冲区,既不屯兵,也不军演,更没有去占领类似于老山这样的战略骑线点。

然而中国的善意,却被越南当成了软弱可欺。他们趁着我军撤退之际,对老山等中越边界线上的骑线点进行了非法侵占,并依托其制高点的优势,不断的对我国边境地区进行袭扰。

其中在老山地区,越军屡屡开枪开炮袭扰中国边民。据新华社在1984年发布的数据,5年时间里面,越军共计向我国境内发射各类枪弹4万余发,导致我无辜边民被打死打伤200多人,另外更有大批的边民被迫内迁,3万多亩田地因此被闲置,农场的橡胶也无法收割……

毫无疑问,盘踞在老山上的越南军队,已经成为了一颗“毒瘤”,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中国边境地区的安全。老山想要重归安宁,就必须要将其挖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的战斗打响了!

这是一场极其艰难的战斗。一方面老山的地形地貌极其复杂,不但山脊狭长地形陡峭,还密布着林木和杂草,非常不适合大规模部队的展开和行进,属于是典型的易守难攻。

另一方面经历过越战的越南军队,对于这种山地雨林的作战经验极其丰富。在盘踞老山的多年时间里面,他们依托老山的复杂地形修筑了大量工事和防御设施,形成了以坑道、堑壕、掩体、雷场以及藏兵洞等诸多工事设施为主体的立体防御网络,

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坚固的防御工事,再加上交叉密集的火力封锁,老山阵地的防御堪称是固若金汤。以至于越南方面充满着自信,直接放出话来:中国人不出动一个军,打五年也拿不下老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越南显然是低估了自己老师的实力,他们引以为傲的山地作战能力,不过是关公面前耍大刀。想当年越南军队刚出道的时候什么也不会,是咱们派过去的顾问团手把手教他们打枪放炮。如今想要跑到老师面前来卖弄,结果只能是班门弄斧。

所以尽管老山易守难攻,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是咱们依旧有信心将其拿下。

当年为了能够顺利的拿下老山,我军在战前就做出了周密的安排。首先我军已经对老山阵地进行了长期的细致侦查,将老山阵地的情况给摸了个七七八八。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了提前侦查带来了的情报优势,我军在后续的进攻过程中无疑能省下很多的力气。

比如在摸清了越军的工事分布后,我军便可以提前动用炮兵对其进行定点的清除,从而减少我进攻部队所受到的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负责攻击老山的各部队开启地狱训练模式,针对老山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实际情况做出应对训练。正所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有了战前针对性的训练安排,战斗中无疑就会省去很多的麻烦。

比如像开山刀,导爆索这些专业性装备,如果不是有着提前的训练,可能很多人压根儿都不会使。而针对战场实际而选择合理的减轻单兵负重,对于士兵在老山的密林中穿行,更是有着很大的便利。

最后为了打下老山,我军投入了18个炮兵营,共计400多门82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在开战前的一个月时间里面,对越军的400多个目标实施了定点打架,摧毁了越军大量的工事,并歼敌90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我军面对越军有着绝对的兵力和火力优势,自然是要好好把握才行。更何况越军在老山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且居高临下,有着密集的火力封锁。如果单凭人力去拔除,无疑会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而大量火炮的投入,则是会让这件事变得轻松许多。只要坐标和射程能够到位,那么这些防御工事就是靶子。

总而言之,战前充分的各方面准备,给到我军夺取老山极大的帮助,而发起总攻的时机也愈发成熟。最终在4月28日的凌晨,负责主攻的第40师官兵,开始向着老山进发。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由于老山的制高点全部被越军掌控,他们居高临下又有工事掩护,对于进攻的我军官兵而言威胁极大。所以我军采取了“白天潜伏,夜间行进”的策略,借助老山的密林云雾掩护,悄然的进入到了作战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晨5时56分,随着代表总攻发起的信号弹腾空而起,战斗正式打响。首先是我军炮兵大发神威,对越军阵地进行了长达34分钟的炮火覆盖。随后前沿阵地的各进攻部队接棒出击,开始按计划对各目标高地进行拔除和夺取。

身后有着强大的炮火掩护,再加上前期情报和训练的加持,各连队的进攻势头锐不可当,仅用两个小时便已经攻上了老山的主峰阵地。而随后又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越军号称可以坚守半年的老山主峰阵地,就已经被我军给完全控制。而坚守老山主峰的越军“英雄团”,则是遭到我军全歼。

自此,被越军非法侵占五年之久的老山,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后面不死心的越军,依旧还想要夺取老山,并与我军在老山地区展开了长达9年的争夺。但是在我边防部队的英勇守护下,老山主峰一直都在中国的掌握之中。

光阴荏苒,如今的老山早已经没有了硝烟,但是麻栗坡的烈士陵园依然在。我们总归是要记得,在祖国的南疆,有一群英雄为了保家卫国而长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