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1587年)是个神奇的年份,著名史学家黄仁宇¹将之称为明朝的转折点,甚至有专著《万历十五年》。PS.高小风之所以进入高育良的视野,也是因为她被包装为爱读《万历十五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此年份的重要非一句两句可说,但可以从这年出生和去世的几位明朝人物见其一斑。这年文有海瑞海青天去世,武有戚继光仙去。而出生的两位,一位是家喻户晓的《天工开物》作者,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位出生的阮大铖(cheng),却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先后影响南明两个朝廷,先是和马世英在江南迎立福王,成立弘光朝廷,但在南京破后又降满清,并随满清南下攻击隆武朝廷,途中本人虽死去,却也最终因为本次攻击,隆武君臣被擒杀。

而在这年年初,也即历史上的今天(1587年1月5日),一位于科学民生无烟酒,对诗书官场不感冒,也不懂排兵布阵,但却被称为千古奇人的徐霞客出生在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霞客的高祖父徐经是江阴巨富,“膏腴连延,货泉流溢”,弘治十二年因“会试舞弊案”,与唐寅一起涉案下狱。徐经作《贲感集》以自明,后抑郁死。(具体细节可见前文《被徐霞客爷爷坑了的唐伯虎,知音居然是达·芬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霞客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观。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徐霞客十五岁时,应过一回童子试,但没有考取。父亲见儿子无意功名,也不再勉强,就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徐霞客十九岁,父亲去世。徐霞客生来有奇癖,很想外出探询名山大川的奥秘,而且想绘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但因为有年迈的母亲,不忍成行。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二十一岁的徐霞客终于正式出游。临行前,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家乡。从此,直到五十四岁逝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霞客纵游举国南北,跋涉了许多人烟罕至的荒野地区,往往露宿荒野。足迹遍历今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16省,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霞客尤其对石灰岩地貌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记录,包括溶洞分布,石钟乳、石笋、溶沟、石芽、石梁成因都有详细的考释,是举世第一人。同时对长江源头作了考察,纠正了古代文献对岷山“导江”的错误论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母生产的织造品是徐霞客早年的重要旅费来源。晚明官贪民困,盗贼蜂起,在长期的游历考察过程中,曾多次绝粮,多次遇盗。崇祯十年(1637年)二月在湘江遇盗,徐本人赤身跳水逃走,脱险后一无所有,只得向同乡好友金祥甫借贷二十两银子才完成旅程。

金祥甫初为予措资,展转不就。是日忽阄一会。得百余金,予在寓知之,金难再辞,许假二十金,予以田租二十亩立券付之。
《徐霞客游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祯十年四月十日,行至湖南未阳北新城附近时,“蔬米俱尽,而囊无一文”,以友人刘君所赠送的绸布一方,“就村妇易米四筒。”勉强度过难关。崇祯十年十月初十,中军唐玉屏给了徐霞客一块马牌。徐霞客得以用马牌支使村民为他和仆人抬轿赶路,人手不够时,以“二妇人代舆”。甚至为两只鸡失窃而扣人不放,被认为有扰民之嫌。

“丁丑十月二十六日晨餐后,得两肩舆,十夫”;“十一月初二日饭后夫至,少二名,以妇人代担”;“候夫甚久,以二妇人代舆”;“初三月村小夫少,半以童子代舆”;“二十一日……众夫哄然去,余执一人絷之……见余絷其夫,一老人乃出而言曰……余当代为催夫;失二鸡……仍絷前夫不释。久之,二村人召鸡,释夫去”;“二十二日其夫哄然去,余执一人絷之,盖其夫复欲委之村人也;始,村人不肯承,所絷夫遍号呼之……”
《粤西游日记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祯十三年(1640年),在云南腾越(今腾冲)游历时得病,双足不能行走,由当地知府用轿子送返江苏江阴,不久去世。江阴的官员来探望时问道:何苦来哉。徐霞客回答道:

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霞客 手作本

徐霞客生前托季梦良(字会明)整理原稿,季梦良、王忠纫将游记手稿编辑成书。他第二年去世后,清军进攻江阴时,季梦良帮助守城,全家被杀,《游记》手稿大部分被焚于兵火,季会明、徐李寄收集残存的抄本编辑成《徐霞客游记》,清初吴江人潘耒为《徐霞客游记》作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褚绍唐、吴应寿又对此书进行整理、校点。其内容包括他所到之处的地理、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农业、矿业、手工业、交通运输、古迹、风俗民情,仍然具有很高的科学和文学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5月19日,浙江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向社会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建议以《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2009年12月0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设立“中国旅游日”的要求。2009年12月04日,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了设立“中国旅游日”的相关工作。2011年0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中注释:

黄仁宇(1918年6月25日-2000年1月8日),美籍华人,教授、学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8年6月2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黄仁宇考入南开大学理学院电机工程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黄仁宇辍学参军,1940年自成都中央军校毕业后,任陆军第十四师排长及代理连长,1943年加入驻印远征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1946年赴美求学,获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余英时),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中,享年8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汴京残梦》等。

编辑|卧阑听鱼

文献资料|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