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方小土豆”这个叫法火了。各种打着“南方小土豆”标签的短视频、旅游文案铺天盖地,可是争议也随之而来。

所谓“南方小土豆”原本代指的是来东北旅游的南方人,他们身形较东北人娇小,爱穿浅色羽绒服,让人容易一眼辨认出是来自南方的游客。

但网络上逐渐出现对这种叫法的反感,认为“南方小土豆”的叫法暗含地域歧视,甚至涉及性别歧视。

那么这种说法是不是隐含着一种冒犯或是歧视呢?

首先得说明一点,就是“南方小土豆”这个叫法本身,并不带有直接的、明确无误的主观恶意。

换句话说,当人们使用南方小土豆的时候,表达的是喜爱而不是贬低和歧视。

可以对比一下,比如美国人说“黑鬼”“基佬”“红脖子”,这些称呼就明显带有主观恶意,具有贬低和歧视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一些人会对这个称呼感觉不爽呢?因为他们解读出了这个词隐含的意思。

为什么说隐含地域歧视呢?因为小土豆这个词是对南方人身材的形容——矮小。

为什么说隐含性别歧视呢?因为小土豆这个词主要针对的是女游客,并透露出一种宠溺感——把对方物化、幼态化、无能化。

当然,这些隐含的被歧视感并不像那些直接的歧视那么一目了然,它需要被发现,被解读。

这也就是争议所在了。很多人会认为,你们是不是过度解读了?本来很欢快的一件事非被你们上纲上线,结果搞得大家都很尴尬。

但问题也在于这里,那就是面对同一件事,我们每个人的主观感受、理解程度、接受程度都是不同的。

所以当一个词语出现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欣然接受,有人就会感到被冒犯。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又该怎么办呢?我的观点是,应该尊重被冒犯者的感受。

举个例子。去年有家长举报,要求全面下架《伊索寓言》,理由是这本书里的故事比较残忍,不适合孩子阅读。

这个家长的问题就在于把自己的感受当成是所有人的感受,然后打算直接剥夺所有人的选择权。

你觉得《伊索寓言》有害,你别让自己孩子看就是了,凭什么让我们的孩子也看不到呢?

“南方小土豆”的问题也在这里,就是当我们使用这个词语时,是无差别地面对所有南方人,而不是具体指代某个人,这就会带来有人接受有人不接受的结果。

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用这个词。

这时候如果强行为这个词或自己的动机辩护,就多少有点儿“爹味儿”了。

黄晓明的那句名言: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然而一个词是不是会冒犯到别人,还真就得“你觉得”,不能“我觉得”。

和“南方小土豆”比起来,“广西小砂糖橘”就没有啥歧视性。

因为首先这个词具体指代了一群小朋友,而不是无差别地形容所有广西人。

另外形容小朋友用一些可爱的词汇毫无问题,关键是这些小朋友穿着橘红色的大衣,真的和这个词很搭配。

所以,给别人起一个(你以为)可爱的昵称,最好要尊重别人的意愿,人家不愿意,那就别叫了。

可能还有朋友会说,“南方小土豆”这个词是南方游客自己给自己起的,又不是我们发明的。

但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一个词用来自嘲没问题,但用来形容他人就冒犯了。

比方说前面提到的“黑鬼”这个词,其实黑人内部也会拿这个词彼此开玩笑。但是他们自己说可以,其他人说就不行。

说到这想起在豆瓣上看到的一个段子。有人猜“南方小土豆”这个词会不会上春晚?

然后有豆瓣网友就给编了一段小品:

除夕夜,潘长江扮演的游客走进马上关门的餐饮店:“有人吗?我想点菜!”

“不好意思收摊儿了。”蔡明从后厨走出来。

“你这不还没到点儿吗,收什么摊儿。”

“好吧,小土豆,你想吃什么?”

潘长江立马不高兴了:“什么玩意儿小土豆,我是正宗东北人!”

然后蔡明回话:“我也是东北的,你东北哪的呀?”

“海口的。”

“哦~南方小槟榔,那你想吃点啥。”

“不是,什么槟榔啊,你接待游客能不能好好接待,把人叫得稍微高大上一点,别整天跟风把人当吃的叫,再说我也不是南方人。”

“好的,东北小姚明。”

你看,这个段子好笑而不是让人反感的前提是,蔡明只针对潘长江一个人,而我们都知道,潘长江不会感到被蔡明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