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王宇

有好兵、有孬兵,还有吊兵。

什么是吊兵按照部队通常的标准,就是那种人不笨,但小聪明多,作风懒散甚至拉稀摆带,做事情唧唧歪歪,吃饭喝酒十分得行,偶尔还去惹事生非,一批评马上跳起。

要说军事技能,他们其实不差,要说干事能力,他们其实挺强,但是有一点,就是不服管,120斤体重,有100斤反骨。连队干部对他们既喜欢又讨厌。

喜欢是因为他们在关键时候还真能挺得上,虽然平时水垮垮的,但是真正要拿本事的时候,他们也是能顶上去。讨厌是平时太不守规矩了,不是因为军容不整被纠察逮住,就因为不假外出被抓住,偶尔在连队还要和干部顶两句嘴。

这样的人,确实让人又欢喜又忧愁。

那么,对于一个团级单位来说,哪些单位的吊兵最多呢?或许更聚焦一点,在吊兵最多的几个单位中,包括汽车连、修理所和卫生队这三个单位中,哪个单位的吊兵最多呢?

这三个单位有三个共同特征,一是单位士官非常多,而且老士官多。王老兵以前在修理营的时候,二期士官都不算老兵,三期和四期士官一大把,你要是个义务兵,恭喜你,太稀奇了。而汽车连也一样,士官也非常多。

老士官多的单位,管理起来相对难度就大,因为他们服役时间长,对部队管理那一套太熟悉,想钻空子也就变得相对容易。

第二个特征是军事训练少。这个少,是相对于步兵连队而言,尤其是卫生队,里面还有不少是女兵,他们平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抓药打针,让她们哼哧哼哧去跑步,难度太大。

部队里面,只要闲下来,个人时间一多,那么管理起来就会增加难度。所以任何时候都要让大家手里有活干,让大家忙起来才行。而吊兵之所以从普通兵进化成吊兵,根本原因在于太闲了,训练不到位,没有累到位。

当每天累得只想睡觉没有一点时间东想西想的时候,吊兵自然就不吊了。

第三个特征是都很能协调处理事情。汽车连、修理所和卫生队的兵,绝大多数人都神通广大,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在这个单位,他们协调能力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在机关,甚至在团首长身边工作过。大家想想看,汽车连的驾驶员,一个个听到的掌握的都是一手消息,平时和团里各个单位都有联系,所以他们的协调办事能力都挺强。

因为能力强,所以更加有优越感,甚至当年很多团首长的驾驶员也穿着干部衬衫,不符合着装要求,也没人说什么。

那么在这三个单位里,哪个单位吊兵最多呢?

王老兵个人认为,修理所的老兵虽然都是老资格的士官,但是他们相对更“安静”,一般不会惹事,工作轻松,但是也很低调。

卫生队的战友,他们离团里的核心部门,尤其是机关单位还是比较远,虽然工作也很轻松,或许还管理不是很严,但吊兵也不是很多,这也与他们的工作要求有关。

所以,真正吊兵最多的是汽车连,尤其是汽车连小车班。他们有资源、有渠道、有自己的专业,还能说会道,个人空间时间都很多,这样一来,他们不吊谁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