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林中尉」级

「伊林中尉」级

自1900年始,沙俄普季克夫公司强大工业能力一直与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德国的克虏伯并称三强,而它的造船工业自完了跨时代的「诺维克」级唯一一艘【诺维克】号后,一直充当着技术图纸提供方的角色,在接下来的第一代「无礼」、「幸福」和「俄耳甫斯」三个级别的17艘的改进型中,普季克夫船厂竟然没有获得一艘订单,其中大部被科尔皮诺钢铁、黑海海军船厂和瓦顿船厂瓜分。

跨时代的「诺维克」级【诺维克】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跨时代的「诺维克」级【诺维克】号

1912年在吞并完毗邻的普丘船厂,开始升级自家船台、泊位、厂房和各种辅助设施,一年半后普季克夫船厂已经具备同时建造战列舰和巡洋舰的能力,成为俄国北方最为大型的一座造舰基地。那么这只位于圣彼得堡且如此强大的工业怪兽,沙俄军方自然不能让其赋闲。

早在1902年普季克夫集团的工业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1902年普季克夫集团的工业广告

1913年初,在给了科尔皮诺钢铁公司八艘「俄耳甫斯」级的建造任务后,海军便开始着手「俄耳甫斯」级的改进型建造计划,此时的普季克夫船厂便成为候选厂家之一。新舰的要求是航速不低于35节,改善前型试航中出现的横摇问题以及加大续航能力等。

1913年6月1日,以纪念第五次俄土战争时,在爱琴海切什梅(又译:切斯马)湾战役中率领纵火舰夜袭土军战舰,封锁整个海湾使俄军大胜的德米利特·谢尔盖耶维奇·伊林中尉的英勇表现,普季克夫船厂承建的八艘新式驱逐舰正式命名为「伊林中尉」级。该级其余舰艇也均以历次俄土战争中有着英勇表现的舰长们的名字命名。

俄海军大捷的切什梅湾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海军大捷的切什梅湾战役

「伊林中尉」级,共八艘,建成五艘,未完成三艘,全部交付波罗的海舰队使用:

【伊林中尉】

【伊兹梅尔耶夫上尉】

【别利上尉】

【科恩上尉】

【金斯贝亨上尉】

*【杜巴索夫中尉】

*【科农·佐托夫上尉】

*【科隆上尉】

【伊林中尉】和【伊兹梅尔耶夫上尉】在坞内完成度已经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林中尉】和【伊兹梅尔耶夫上尉】在坞内完成度已经很高

1914年由于一战的爆发,海外订购的设备或延迟或拒付,加之工人运动的影响,按合同本要在1914年8月15日试航的前两艘舰在11月底才堪堪下水。接下来的近三年时间里「伊林中尉」级在一战的鏖战和国内运动中缓慢的推进着建造工程。至1917年底,红色苏联成立后,「伊林中尉」级的第五艘也就是最后一艘成品舰才在沙尔政权的波罗的海舰队服役。而【杜巴索夫中尉】、【科农·佐托夫上尉】、【科隆上尉】号三艘则长期以不到一半的工程进度被封存在喀琅施塔得港内,最终遗憾的遭解体处理。

伊林中尉级建造舾装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林中尉级建造舾装指标
「伊林中尉」三舰和两艘「伊贾斯拉夫」级以轻巡【红色克里米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林中尉」三舰和两艘「伊贾斯拉夫」级以轻巡【红色克里米亚】
后方的【别利上尉】及其他三舰工程进度与前两舰相比落后较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方的【别利上尉】及其他三舰工程进度与前两舰相比落后较多

先后参加了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伊兹梅尔耶夫上尉】加入了苏俄海军,在1922年12月苏联成立后重新命名为【列宁】号。奋战于苏芬战争后以训练舰姿态加入二战之中,开战三天后因战事不利担心被德军俘获,本舰官兵自行将其炸沉于港内。后经两度打捞和沉没后于1953年最终解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沉于港内的【列宁】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沉于港内的【列宁】号
已更名为【托洛茨基】的首舰【伊林中尉】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已更名为【托洛茨基】的首舰【伊林中尉】号
2【号舰伊兹梅尔耶夫】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号舰伊兹梅尔耶夫】号
【别利上尉】和【挑衅者】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利上尉】和【挑衅者】号
【加里宁】(左)和【沃伊科夫】(右,原【伊林中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里宁】(左)和【沃伊科夫】(右,原【伊林中尉】)

「加夫里埃尔」级

「加夫里埃尔」级

为了增强本国的造舰能力,与普季克夫同时获得六艘新型驱逐舰订单的还有位于爱沙尼亚雷瓦尔(1918年后称,塔林)的俄罗斯波罗的海海军工厂,其前身是1910年从俄罗斯弹药制造协会分离出来的雷瓦尔机械和造船厂。

1920年代的波罗的海海军工厂鸟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0年代的波罗的海海军工厂鸟瞰

在普季克夫船厂开工四个月后的1913年11月,获得了全套的「伊林中尉」级驱逐舰设计图纸和修改方案的爱沙尼亚人开始他们自己的「伊林中尉」级——「加夫里埃尔」级驱逐舰的建造工程。

1915年在船台上的【康斯坦丁】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5年在船台上的【康斯坦丁】号

「加夫里埃尔」英文也译作「加百利」,是大天使的名字,寓意“上帝的力量”,但显然「加夫里埃尔」级的建造并没有受到神的加护。本就驱逐舰建造经验不足的波罗的海海军工厂开工不久就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使得各种舰用设备的建造时间、运输过程和交付节点都混乱不堪,雪上加霜的是工厂的工人有相当一部分还被征调去了前线,而新招募工人的请求又因担心受到布尔什维克党的影响被屡次驳回,因此1913年底开工的首艘【加夫里埃尔】号直至1916年底,历时整整三年才宣告服役。

1915年海军视察“柯蒂斯-通用-伏尔铿”锅炉涡轮动力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5年海军视察“柯蒂斯-通用-伏尔铿”锅炉涡轮动力系统

由于该型是依照「伊林中尉」级图纸建造,并未对舰体做明显修改,因此「加夫里埃尔」级也可以看作是同型的「伊林中尉」级。当然命运也同「伊林中尉」级极其相同,「加夫里埃尔」级共计计划建造六艘,开工六艘:

【加夫里埃尔】

【康斯坦丁】

【弗拉基米尔】

*【米哈伊尔】

*【猎鹰】

*【梅切斯拉夫】

然而有半数舰艇虽然下水却最终未能完成整备工作,以三艘服役结束了这个级别的建造。

左【弗拉基米尔】和右【米哈伊尔】,1916年5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弗拉基米尔】和右【米哈伊尔】,1916年5月

相较于「伊林中尉」级多数服役至二战结束,「加夫里埃尔」级服役的三艘命运更加坎坷。据早期苏联文献曾记载【加夫里埃尔】号舰长塞瓦斯季亚诺夫与另外两艘舰的舰长密谋1919年10月21日趁夜色向英国干涉军投降,然而当日夜里,三舰鬼使神差般的驶入了英军布设在科波尔湾附近的雷场,在共计485官兵中最终只有25人获救。

悼念这次战斗中牺牲的水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悼念这次战斗中牺牲的水兵
后世拍摄的水下情况和打捞的锚链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世拍摄的水下情况和打捞的锚链等
后世拍摄的水下情况和打捞的锚链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世拍摄的水下情况和打捞的锚链等

但经过后世史学家的探究,认为三舰并非是向英军投降而是在执行布雷任务,协助守城的红军阻止英军的登陆行动。因为执行任务时还有另外一艘「俄耳甫斯」级的【阿扎德】号,她目睹了凌晨2:48分后恐怖的一面,三分钟内三艘军舰几乎同时触雷,并引发了甲板准备布设的水雷一起爆炸。但这条航线是事前严格计划好的,如果是向英军投降那英军不会在该海域布雷或【加夫里埃尔】三舰应绕开雷场航行,况且经询问得救后的三舰船员也没有投降的相关传闻。也就是说「加夫里埃尔」级同时损失可能是苏俄建立初期最为严重的海军失败。

部分留存照片

部分留存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9年访问德国歌腾哈芬的「伊林中尉」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9年访问德国歌腾哈芬的「伊林中尉」级
穿过北极航线抵达迪拉沃斯托克的【伊林中尉】和【斯大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穿过北极航线抵达迪拉沃斯托克的【伊林中尉】和【斯大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操作舰艏粗大的102主炮,不得不将舰体外飘一部分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操作舰艏粗大的102主炮,不得不将舰体外飘一部分平台
「加夫里埃尔」级模型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夫里埃尔」级模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