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26年登上权力巅峰后,蒋介石的领袖地位并不稳固。
尽管他指挥国民革命军打垮了北洋军阀、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尽管他通过蒋桂战争、蒋唐战争、蒋冯战争、中原大战打垮了各大藩镇,维持了中央政府的军事优势。.
但那些被他打垮的军阀依然不服他,一有机会就搞事,比如桂系死灰复燃,阎锡山重新掌晋,冯玉祥不甘寂寞,到处策划、怂恿旧部进行反蒋活动。
盟友张学良,有着很大的自主权,蒋介石只能与之商量而不能指挥。
次一级军阀对蒋介石阳奉阴违,比如山东的韩复榘、河北的宋哲元、陕西杨虎城等,更次一级的石友三、孙殿英等,也是反复横跳。
在南方,福建事变、两广事变都是挑战蒋介石权威的重大事件。至于云、贵、川、藏、新等地,更是蒋介石权力的盲区。
在国民党内,很多小团体和元老对蒋介石也不买账,比如西山会议派、改组派,比如胡汉民、汪精卫、孙科等,以至于经常有国民党元老另立中央,公开反对蒋介石。
军阀们反蒋,本质上是因为北伐时期,国民政府采用了“入股加盟”的方式,各地方实力派只要改旗易帜、参加北伐,就成了自己人。
地方实力派带团队入股参加北伐,短时间内极大地增强了北伐军的力量,北伐军不到两年就打垮了北洋军阀。但副作用也很明显——打垮了北洋军阀,出现了更多的新军阀,且新军阀比北洋军阀还厉害。
所以,北伐后蒋介石又不得不打新军阀——北伐太顺了,打天下哪有那么容易,太顺意味着根基不稳、隐患太多。
这个问题也不单单是针对蒋介石的。刘邦短时间内打败了项羽,登基后还要多次亲征,逐一扫平割据的异姓王。一样的道理。
另一方面,蒋介石个人资历太浅、声望不高,也是军阀、元老们敢于挑战他的重要原因。
1925年7月,广州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后,蒋介石的职务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广州卫戍区司令、长洲要塞司令(还有一个他并不认可的国民革命军总监)。
这些职务都是军职。在党政方面,蒋介石没什么地位。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也就是1926年7月,蒋介石就成了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军人部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成了掌握最高权力的人。
简直就是权力暴发户!
小弟骤然变大哥,大家肯定不服气。在一个公司,后进来的小辈爬到老员工、老领导头以及众多元老的头上,当上了CEO,这些人心理肯定不舒服,要么消极抵抗不听命令,要么积极抵抗抱团造反。
蒋介石不是创始人,没有绝对权威,没有理论解释权,压不住元老们和大股东们。国民党的权力游戏规则,又不允许胜利者对失败者进行肉体消灭。所以反蒋失败者可以屡败屡战,国民党派系斗争此起彼伏。
派系斗争的问题以后再论,本文简单说说一年时间,蒋介石是如何攀上权力巅峰的。
02
1923年孙中山决定联俄容共,遭到大多数国民党元老反对,但孙中山意志非常坚定,元老们无奈,主动或被动离开了权力中心。
元老们靠边站的同时,新的权力圈子逐渐形成,它由孙中山的文武幕僚及亲戚组成,比如胡汉民、汪精卫、陈友仁、孙科、宋子文、孔祥熙等。此外,粤军总司令许崇智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实权人物。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最有资格接班的候选人有三: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
孙中山是军政府大元帅,胡汉民是代帅,类似于皇帝外出期间的监国,是第一号继承人,立场偏右。汪精卫是国民党宣传部长,是孙中山最信任的心腹,立场偏左。廖仲恺是左派,长期管财政,与苏联顾问关系很好。
这三个人谁能接班,某种程度上不是由国民党决定的,而由苏联顾问决定,特别是鲍罗廷。鲍罗廷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顾问,掌握苏联援助的分配权,对国民党内一切重大决策和人事安排都有极大话语权,且“其发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1925年7月,酝酿已久的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以汪精卫为主席,汪精卫、许崇智、胡汉民、谭延闿、林森为委员,胡汉民任外交部长,许崇智为军事部长,廖仲恺任财政部长。
为什么酝酿已久?因为这实际上是一次权力洗牌,暗流涌动。
在鲍罗廷的支持下,汪精卫成了接班人,胡汉民出局,廖仲恺虽然只是财政部长,但他是鲍罗廷的坚定盟友(两人都会英语,事事商量,关系密切),实际权力甚至高过汪精卫。
除了汪精卫和廖仲恺之外,许崇智势力也很大,是军事部长兼广东省政府主席、粤军领袖。
但鲍罗廷不喜欢许崇智,认为他是旧军队不可靠,对他的个人作风也不爽,一直想把他搞掉。
鲍罗廷一心扶持以黄埔系为主的党军,这是按照苏联模式打造的样板部队,也是苏联援助的最优先对象。他曾说:如不培养黄埔势力,一切将成空谈。
因此,他积极扶持蒋介石抑制许崇智,以党军来压制粤军。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遇刺身亡,打破了刚刚形成的权力平衡。
在鲍罗廷的主导下,国民政府成立了特别委员会,指派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三人为特别委员,授予政治、军事、警察全权,专门处理廖案及时局。鲍罗廷为特别委员会顾问。
这实际上形成了汪、许、蒋三人共同处理军国大事的权力格局,鲍罗廷垂帘听政,掌握最终拍板权。
在查办廖案的过程中,胡汉民的弟弟胡毅生被发现有嫌疑,胡汉民因此受到牵连并遭软禁,不久被送往苏联,实际上是被驱逐了。
梁鸿楷、梁士铎等粤军将领也被查出卷入了廖案,许崇智很尴尬,下令逮捕二人,但随后又有一些粤军将领牵涉其中,蒋介石借口粤军不可靠,派黄埔学生军“保护”许崇智,并将忠于许崇智的粤军包围缴械。
完成这些步骤后,蒋介石打电话劝许崇智暂时离开广东,等问题查清后再回来上班。
许崇智见大势已去,又轻信蒋介石复职的许诺,黯然离开广州去了上海。
许崇智这一去,再也没能回来——过气了。
03
在处理廖案的过程中,蒋介石和汪精卫结成了同盟,两人配合默契:蒋介石支持汪精卫驱胡,汪精卫支持蒋介石倒许,两人都达成了目标。
1925年9月,陈炯明残余反扑广东,粤南的邓本殷响应,国民政府组织第二次东征,鲍罗廷力挺蒋介石出任总司令。
在蒋介石的指挥下,国民革命军先灭了陈炯明残部,转手又灭了邓本殷,基本统一了广东。
东征归来,蒋介石威望猛增。据他自己讲,东征以前,有许多黄埔学生都敢来劝他、责备他,东征胜利后,这样的学生一个都没有了。
1926年1月,国民党召开二大,蒋介石做军事报告时,全场代表欢呼雷动,风头之强劲,使得汪精卫等人为之失色。
二大上,汪精卫成了国民政府主席、政治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蒋介石则成了实际上的二号人物,掌握军权。
这样的结果,也是鲍罗廷所希望看到的——他想通过汪、蒋这一文一武掌控国民党局面,维持党权与军权的平衡。鲍罗廷自信地认为:汪蒋合作的局面,不会因为外间的挑拨而产生破裂。
汪精卫虽然顶着四个主席的头衔,但若没有军权做支撑,地位依然不稳固,所以他逐渐把手伸向了军队。而蒋介石在掌握了军权之后,自然想更进一步,挑战汪精卫的地位。
汪蒋合作的局面,只是鲍罗廷的一厢情愿。
二大闭幕后不久,鲍罗廷离开了广州,对外说是回国述职,其实是回国寻求高层支持。
在鲍罗廷的调教下,国民党走向了正轨,各项事业稳步推进,鲍罗廷获得了巨大的威望,与此同时,鲍罗廷与苏联同事们关系却益恶化——鲍罗廷与苏联驻华全权代表加拉罕、军事顾问团团长季山嘉、第三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等,在多个重大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鲍罗廷离开后,广东方面失去了统摄人物,汪蒋迫不及待开始斗法。
蒋介石认为广东已经统一,应当立即北伐,苏联顾问团团长季山嘉公开宣称准备不足,北伐必败,两人见面时,季山嘉多次当面讥讽蒋介石。
蒋介石很郁闷,向汪精卫提出辞职,他向汪精卫抱怨说:不准备我辞职,就把季山嘉搞走。他还提醒汪精卫不要让实权落在外人手中。
汪精卫转头就把蒋介石的话告诉了季山嘉,蒋介石这才明白:汪精卫和季山嘉搞在了一起,两人要联合起来整自己。
更让蒋介石不能忍受的,汪精卫在拉拢自己的第二师师长王懋功,此举获得了季山嘉的支持。
蒋介石立即扣留了王懋功,任命亲信刘峙为第二师师长,但他紧绷的心不仅没有放松,反而越来越疑神疑鬼,在日记中,他感叹:单枪片马,前虎后狼,孤孽颠危,此吾今日之环境也。
总之,鲍罗廷走了之后,蒋介石在汪精卫、季山嘉的压迫下,极度缺乏安全感。
04
1926年3月20日爆发的“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与汪精卫、季山嘉矛盾的总爆发。
“中山舰事件”的谜团,直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搞清楚。据历史学家杨天石在《中山舰事件之谜》一文中分析,这是一个偶然事件,被国民党右派利用,然后蒋介石借题发挥,打击汪精卫及苏联顾问。
大致经过如下:因有商船在海上被土匪劫持,黄埔军校办公厅打电话让管理科派一艘巡逻船前去保护,恰好管理科无船可派,接电话的科员自作主张,向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请求派船。
接到报告后,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主任欧阳钟,前往海军局协调。海军局局长李之龙外出,欧阳钟于是留下了话:奉蒋校长命令,有紧急之事,派战斗舰两艘开赴黄埔,听候蒋校长调遣。李之龙回来后派出了中山舰。
此时,在广州考察的苏联布勃诺夫使团提出要参观中山舰,李之龙打电话给蒋介石,请求将停在黄埔待命的中山舰开回去,让苏联使团参观。
蒋介石很懵:我没有要你开去,你要开回来,就开回来好了,何必问我做什么呢?
接完电话后,蒋介石感到事情很蹊跷。
不久前,汪精卫曾几次问蒋介石:你今天去不去黄埔?什么时候去?
同时,蒋介石收到了伍朝枢等人的密报,说苏联人得知蒋介石与季山嘉不和,断定蒋介石是反革命,要派船把蒋介石捉到莫斯科受训。
前面说了,蒋介石疑神疑鬼,极度缺乏安全感,他这几件事情联系到一起,推断这事是冲他来的,目的是把他劫持到中山舰上,强逼他去海参崴,而幕后黑手就是汪精卫和季山嘉。
实际上,这是失势的国民党右派搞的一个阴谋:欧阳钟矫令调出中山舰,然后伍朝枢等人向蒋介石散布军舰有异动的假消息,刺激蒋介石动手,目的离间蒋介石与苏联顾问、共产党的关系,拆散广州的局面。
蒋介石越想越害怕,他的第一反应买票逃离广州去汕头——东征军总指挥部就在汕头。
去码头的路上,陈立夫劝他:你跑什么,有兵在手上为什么不干?
蒋介石思考良久后,决定先下手为强。
20日,蒋介石下令省城戒严,派兵解除中山舰的武装,逮捕李之龙及各军党代表50多人,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又命令警察包围苏联顾问的住宅(当天下午就是撤去了包围)。
当天下午,何香凝去质问蒋介石:你想干什么?是不是发了疯,还是想投降帝国主义?
情绪高度紧张的蒋介石再终于绷不住了,竟然像小孩子一样趴在写字台上哭。
由此可知,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后,蒋介石心里也没有底,惶惶不安。
很快,汪精卫也收到了消息,他又懵又气:我是国府主席,又是军事委员会主席,介石这样的举动,事前一点也不通知我,这不是造反吗?
汪精卫表面上称病躺平,实际上暗中联系谭延闿、朱培德、程潜、李济深等将领(这些将领都对蒋介石擅专不满),密谋组织反蒋联盟,调兵和蒋介石干一下。
05
调兵和蒋介石干一下,汪精卫说了不算,甚至季山嘉说了也不算。
掌握最终决定权的,是布勃诺夫使团,就是要参观中山舰的那个使团。
布勃诺夫使团级别很高,团长阿·斯·布勃诺夫是联共中央委员、苏联红军政治部主任,使团来华的主要目的考察政治军事形势,评估各方力量对比,确定北伐大计。
布勃诺夫使团拥有巨大的权力:(在中国)可以不经批准就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可以理解为先斩后奏的钦差。
布勃诺夫使团派人问蒋介石:你搞出这么大动静,是针对个别人,还是针对苏联?
蒋介石回答:针对个别人。他还表示,希望鲍罗廷快点回来。
布勃诺夫使团大舒一口气,决定留住蒋介石,争取恢复他与汪精卫的关系,同时撤掉季山嘉、鄂利金、罗家乔夫等与蒋介石相处不愉快的苏联顾问。
布勃诺夫认为,这件事的主要责任在苏联顾问,顾问急于求成,简单粗暴,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宽,引起中国将领们反感,激起蒋介石暴动,他要求顾问们不要越俎代庖,发号施令。
3月24日,布勃诺夫使团带着季山嘉等人离开广州,蒋介石前去送行,与布勃诺夫谈了两小时,相谈甚欢,蒋介石解释了之前不愉快的事,双方就北伐问题达成了共识。
使团回国后向苏联最高层做了汇报,最高层认为:使团对中山舰事件的处理是得当的。
可见,保住蒋介石,维护广东的团结局面,是莫斯科的意思——蒋介石还有重大利用价值(打击右派,领导北伐),如果和蒋介石决裂,不仅实力上无法打倒蒋介石,而且多年投资打水漂,得不偿失。
斯切潘诺夫接替了季山嘉的职务,他要求苏联顾问们对蒋介石处处迎合,处处让步。
对此,汪精卫又气又失望,彻底萎了。他不辞而别,失踪了。
意志软弱,遇到困难就跑路,这是他的一贯作风,也是一生都斗不过蒋介石的重要原因。
4月16日,蒋介石当选为军事委员会主席。
这时候,鲍罗廷回来了。
鲍罗廷何等精明,蒋介石是莫斯科支持的人,他不想犯和季山嘉一样的错误。
鲍罗廷的策略是向蒋介石做最大限度的让步,换取蒋介石打击右派,同时尽可能帮助蒋介石获得更大的权力,推动北伐大业。
当共产党人计划反击蒋介石时,鲍罗廷竟然说:现在是共产党应该为国民党当苦力的时代。
当然鲍罗廷也留了一手,他说:将蒋介石哄出北伐,以便我们能在广州来个自己的三·二〇(“中山舰”事件),在前方倒蒋。意思就是利用完后就把蒋搞掉。
5月12日,蒋介石以“整军肃党,准备北伐”以及减少两党冲突与纠纷为由,与鲍罗廷商量“党务整理办法”,其实质是想把共产党员排挤出国民党中央机关,全面控制国民党党权。
鲍罗廷虽然不爽,但最终接受了蒋介石的主张。
二届二中全会,整理党务决议案顺利通过,蒋介石的盟友兼导师张静江当上了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张静江上台后,提议蒋介石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军人部长。
张静江和蒋介石当选,获得了鲍罗廷的大力支持,鲍罗廷说:这是革命的需要。
6月,国民党中央党部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本来,蒋介石有点不好意思,想推辞一番,但鲍罗廷说:你不当总司令,我就卷铺盖回国。
蒋介石只能笑纳。
7月6日,张静江为树立蒋介石在国民党中的威望,力辞去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提名由蒋介石担任,蒋介石不再谦虚,笑纳之。
至此,蒋介石的职务有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组织部长、军人部长,国民政府委员,国民革命金总司令,登上了权力巅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