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应该学习司马懿的,是司马懿还懂得羞愧,还明白所谓的道理道义,然而那些自诩为学到精髓的人,恐怕是永远不会明白了。

这些人的至理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认为,司马懿做事狠毒,不计道义规则,是个为了成功不顾一切的人,然后把这样的想法借代到司马懿身上,作为学习膜拜的偶像。

但是,很可惜:真实的司马懿,并非如此。

司马懿当然干过不少狠毒之事。如击败公孙渊后,把辽东老百姓的人头有次序地摆在一起,就是为了好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平陵时期在洛水前面表决心,说:只要放弃兵权,可以保曹爽无事。还派自己的心腹蒋济去游说,替自己作人证。

曹爽真的放弃了兵权,然后,几天之后就被屠3族。一家人整整齐齐,一个不留。而被当作工具的蒋济气得羞愧难当,一病不起,郁郁而终。

淮南三叛,王凌准备另立新君以扶魏室。司马懿一面调动军队,一面去书告诉王凌,说:只要你不做抵抗,我保证既往不咎。结果王凌真的来降了,故伎重施,白绫一缕,迫其自尽,屠光全族。

消除完骨干党羽后,把曹家皇族们集中在一起软控,牢牢把握住庙堂大权,为后代铺平了道路。史称西晋奠基者,遂被追封为晋宣帝。

可是,恐怕你不知道,这个做事狠毒,不计后果的司马懿,最终的结局却是被冤魂纳了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宣王薨毙的原因是做噩梦,梦见被自己害死的王凌、贾逹显灵作怪。于是惊惧万分、染上恶疾,与世长辞。这段史料取自晋朝自家的官史《晋书》,可信度极高!

你说司马懿有没有底线道德呢?如果没有,为什么会在大权在握的时候还如此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呢?不是说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吗?

恐怕你永远不知道,司马懿也是一位讲感情、懂回报、有胆气的人。

青年时期,司马懿是由名士杨俊荐孝廉才步入官场。若干年后,杨俊因与曹丕有矛盾而被找借口处死,在拉下去之前,是司马懿在一边苦苦求情,一直叩头,叩到血流满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最后起没起作用,扪心自问即使是在今天,为自己的老师、朋友、恩人做到这份上的,能有几人?

青年时的司马懿,的确是有胆气、讲感情、懂回馈,可是眼睁睁看见自己的恩师在面前横死,不可谓不小的刺激。

他认为,皇帝能因为小小的过错而随意摆弄人臣的生死,那换成是自己呢?要怎么样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乃至一家的生存呢?除了掌握更多的权力,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吗?

于是,是曹操操控汉天子后弃如敝履,代汉成功,为他提供了那条可以模仿的生路。

因此,司马懿绝不是天然的寡情薄义,而是在扭曲、异常的险恶中,迫于自我拯救和不懈的利益追求,一步一步变异而成的极端综合体。

在消除曹家党羽的过程中,司马懿碰到了这样的一位女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叫夏侯令女的曹氏遗族,丈夫因为受曹爽案牵连而被处死,家里安排改嫁以求活命,她却坚决不允,为了表示决心,说出了这么一段话:

从来没听说过仁义之人会因为家族的兴亡而改变志向,也没听说过勇敢的人会因为生死而丧失胆气。曹氏鼎盛时我未背叛,曹氏落入低谷了我若背叛,和猪狗有什么两样呢?

这个应该被现在很多人认为是傻子、窝囊、不懂变通吧?应该和他们所追求的阳奉阴违、表里如一格格不入吧?

很可惜,司马懿在了解情况后并没有为难她,而是大为颂扬,还批准夏侯令女庇护一些残留的曹氏遗族,根本不在意可能潜伏的问题。

私以为,司马懿在看到这样的女子的时候,一定会想起青年时期的理想、匡扶社稷的热情,命运多舛,不代表多年以后不会被一些人和事所触动,成全别人的仁义,也是寄予自己的初心。

他还是挺羞愧的,懂得什么叫道理道义,没有像一些人认为那样理所当然,把“性本恶”当成至理名言。哪怕是大权在握也时时杯弓蛇影,日日步步惊心,于是在临终时夜有所梦,被害死的人带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羞耻心,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司马懿的地方。而一些人就别按司马懿的棺材板了,你也配?你恐怕是要效仿的秦桧吧?直说嘛。别不好意思啊。

需要纠正的2个认识:

1、曹操时期的“狼顾鹰视”可信度极低。

司马懿出身世家,父亲司马防是引荐曹操的恩师,哥哥司马朗是丞相府的首秘文秘,同辈8个兄弟全部效力曹魏,个个官职不低。因此对于曹操来说,没理由不注意到司马懿这个人。

曹操死前,司马懿的官职虽低但都很重要,相府文案、曹丕陪读,如果一开始就被认为是城府极深、包藏祸心的人,曹操是傻吗?把这样的人安排在世子身边,是嫌自家江山埋地雷还不够多?

对于司马懿来说,没理由莫名其妙跟曹操过不去。22岁装病不出无非是仗着家世深曹操不会深究。到了29岁被逼无奈,他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出来做官。

2、曹丕时期的一块砖。

司马懿能成为后期重臣,和前期为曹丕的呕心沥血有直接联系。

进来当陪读,无非是曹操为曹丕配的辅政班子,常伴左右建言献策。后来曹丕即位,而顺势得到了重用。

曹丕并不是个好应付的主,先是把司马懿从武官调任文官——从督军升为尚书仆射——221年。

接着是第一次伐吴,又把司马懿改成军职——升抚军、录尚书事,负责留守。司马懿嫌麻烦不想干,曹丕就说:我即位以来日理万机,从来没休息过,现在提拔你是让你给我做事的,你不想干是什么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25年第二次伐吴。曹丕在前面浪,又让司马懿内守许昌统揽后方,对外则为前线足兵足食。出征以前,曹丕说:打仗很重要,但后方的朝政更重要。就像曹参虽然战功赫赫,但离开了萧何,麻烦的事情就会变多了。

之后回到洛阳,曹丕又说:我讨伐东吴,你就该统揽洛阳的大局。我回洛阳了,你就该做好东边的大事……

不过6年时间,需要适应8种领域的工作,前后8次调动,必须服从奴隶般的分配,怕累?不存在的,怕累就赐你去死。当成面粉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腹黑的魏文帝可不会跟你讲什么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这6年也成为了司马懿积淀功绩、能力和信望的时期。没有前期的积淀,哪来后来的一飞冲天。

无知者说:司马懿最牛的是修身养性、韬光养晦。有识者才会看到:司马懿“最该学习的智慧”是“5+2、白加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