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出名将,更出枭雄,十六国南北朝作为史上最大的乱世,名将辈出,枭雄并立。

一、刘渊

刘渊十六国第一个政权的创立者。

初为匈奴五部留滞洛阳之质子,父死子继为匈奴左部单于,然居邺城名不副实,八王内讧托名援邺,被准许西还,召旧部二十日聚众五万,离石起兵反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大陵之战败司马腾,拔上党、太原,又据河东,陷蒲坂、平阳,降上郡四部鲜卑,其势更盛,晋朝内贼王弥、氐族酋帅单征、羯族头领石勒慕名而降。永嘉二年称帝建汉,史称后汉。

刘渊久居中原,仰慕汉化,以汉朝后嗣自居(据传冒顿单于娶汉朝公主,后代皆以刘姓),他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称汉以怀人望;他倡导中原仁义,宗室刘景克黎阳,淹杀三万汉民,由大将军贬为杂号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在位后期,见胡汉之间仇恨难泯,又复匈奴旧制,行胡汉分治。

刘渊命祚虽短,却深化了民族融合,功过参半。

二、石勒

刘渊,奴隶起家,自比刘秀的后赵天王。

出生时赤光满堂,居地草木有“铁骑之象”,幼年流落街头,曾倚洛阳东门长啸,晋仆射王衍惊异以为祸患。太安年间沦为奴隶,后在赵地领十八骑起兵,八王之乱投靠石勒,又单人独骑俘乌桓酋张伏利度,并其军,封平东大将军,持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率军攻晋,擒魏郡太守王粹,斩赵郡都尉冯冲,又连陷钜鹿、常山二郡,冀州百余坞堡请降,兵众达十余万,加安东大将军、开府,自置官吏。

刘聪继位后,石勒受命攻洛阳,渑池一战败十万晋军,后又在宁平城之战中轻骑突进,半日奔袭三百里,灭王衍及甲士10万多人,盖棺西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13年,石勒诱杀征东将军王弥,袭斩幽州刺史王浚,败冀州刺史刘琨,拥整个河北。318年刘聪暴卒,汉赵内乱,石勒趁机在襄国称王,史称后赵。十年后又更进一步称帝,号大赵天王。

三、冉闵

冉闵,冉魏武悼天王,颁布杀胡令的民族英雄。

字永曾,小名棘奴,少时随父被石勒所俘,及长,善谋策,勇力绝人,石虎待之如孙。后随攻慕容鲜卑,诸军皆溃,唯冉闵一军独存。梁犊叛乱,冉闵又为诸军先锋,所向披靡,胡夏诸将莫不惮之,功名大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及石虎死,石遵废石世自立,冉闵拘杀石遵,废黜石鉴,屠胡灭石,建魏称帝。

然“杀胡令”使冉魏四面树敌,又加连年征战,民不思稼,国内糜烂,最终与魏昌一战,众寡不敌,马又无故而死,兵败被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主慕容儁责之:“汝奴仆下才,何敢妄称天子?”冉闵怒答:“尔曹夷狄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俊怒,鞭之三百,押送龙城,斩之于遏陉山,史载,山左右七里木悉枯,蝗虫大起,七月不雨。慕容俊大惧,遣使祀之,谥曰“武悼天王”。

四、桓温

桓温,字元子,东晋权臣。

年十五,父为奸人所害,桓温枕戈泣血,至十八,假扮吊客,混入丧庐,手刃仇家三子,时人称焉。及长,尚南康长公主,累迁徐州刺史。后参与庾翼北伐,屡有战功,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和二年,桓温擅自发兵灭成汉,晋廷忌之,然无力对抗,又加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临贺郡公。

后殷浩北伐惨败,被逼废,为竖威望以代晋,桓温三次北伐,第一次擒前秦将郭敬,退淮南王苻生,入关中,复长安。但困于粮秣不继,携三千户撤军。第二次伊水之北大破姚襄,收复司隶、豫、兖州四州之地,光复洛阳。他上书晋室移都洛阳遭拒,无奈班师回朝。第三次被慕容垂大败于枋头,死伤数万,惨败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晋军受损,桓温实力却更长,郗愔的京口兵被他收入麾下,一向不睦的豫州刺史袁真降燕,刺史之位亦落入桓温长子桓熙手中。

太和六年,桓温拥兵入朝,擅行废立,又诛庾氏,戮帝室,清除异己,操权柄,实似帝王。病逝前曾想加九锡,受制于王谢,未能如愿。

五、慕容垂

慕容垂,十六国第一战神,后燕开国之君。

原名霸,小名阿六敦,少时断齿,改名垂。得父宠,却为兄所忌,结发妻被害。后奔袭速胜敕勒,保境安民,又枋头之战败桓温,立保国大功,然皇帝猜忌,被迫流亡前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秦后,被王猛“金刀计”陷害,虽侥幸存活,然骁勇嫡长子慕容令死于非命。

淝水战前,力主苻坚出征,前秦兵败,慕容垂趁机东走复燕,后兵围邺城,苻丕求救于晋,刘牢之往援,慕容垂诱敌深入败之,又台壁之战吞并西燕,称霸中原。

暮年,太子慕容宝参合坡大败,慕容垂老兵出征,途中发病加重,在退军时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拓跋珪

拓跋珪,北魏道武帝,一代雄主。

出身代国皇族,但出生数月,父拓跋寔就以身护父,与刺客格斗,伤重而死,六岁时祖父拓跋什翼犍亦被夺位亲子所杀,代国灭亡,拓跋珪流落街头。后驱率遗黎,奋其威武,于代地复国,又克剪方难,败贺兰、铁弗、高车、柔然诸部,与后燕、后秦争霸于中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登国十一年,慕容垂于征魏途中病亡,拓跋珪趁后燕内乱尽取其地,又攻取后秦河东之地,擒官员四十多名,俘二万余人,称雄北方。

可惜,晚年湎酒色,忌臣下,刚愎自用,终被亲子拓跋绍所弑。

七、刘裕

刘裕,刘宋开国之君,个人武力值爆棚,是正史中仅次于项羽的猛将。

小名寄奴,幼家贫,投身北府军为将,孙恩乱起,刘裕初显身手,独驱千人,一战成名。后平定卢循起义,桓玄叛乱,又灭豫州刘毅、西蜀谯纵、荆州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尽吞荆扬,统一南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又两次北伐,先破南燕,再败后秦,以却月阵大败北魏铁骑,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可惜在破长安后匆匆南返,留守人员安排不当,错失统一良机。

回朝后,总揽东晋大权,拜相国、扬州牧,以二十郡封宋王,并受九锡殊礼。元熙二年刘裕代晋称帝,东晋灭亡。

八、尔朱荣

尔朱荣,北魏权臣,一代军事奇才。

契胡人,世为部落酋长,幼聪慧机敏,遇事果决。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胡太后秉政,天下大乱,尔朱荣招合义勇,给其衣马,随李崇北击入侵魏境的柔然,以四千勇士败之,追至大漠。又灭乞扶莫于秀荣,破斛律深井于洛阳,驱逐费也头至河西,功封镇北将军,晋爵博陵郡公,持节。后北方六镇起义,尔朱荣借平叛之际,广络人才,大肆招兵,都六州军事,晋大都督,成为一方军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28年,业已成年的孝明帝与母后闹僵,密诏尔朱荣进京,途中闻孝明帝被胡太后毒死,改为勤兵拥众,杀奔京师。入京后溺杀胡太后、幼主元钊,以及宗室数百、百官千人,造“河阴之变”。

后立元子攸为帝,挟帝自重。随后数年,又平定河北、击破南梁、荡平关陇,扫平宇内,加九锡,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尔朱荣骄横跋扈,滥杀凶残,最终被女婿诱入内宫,毙于帝刃,年39。

九、高欢

高欢,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

汉人,小名贺六浑,累世北边,习同鲜卑,幼时穷苦。及长,风姿俊美,娶娄昭君得骏马,为边镇队主。后从六镇起义,先属葛荣,后投尔朱荣。邺城一战,劝降葛荣军中七王、一万余人,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任第三镇酋长、晋州刺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尔朱荣被孝庄帝诱杀后,叛尔朱氏,拥孝武帝元修,后灭尔朱氏残余,以大丞相秉政。孝武帝西奔宇文泰,又立元善见,迁都邺城,史称东魏。

此后,与西魏连年征战,败多胜少,然专擅东魏16年,内有勤政治民,法令严肃,外有南和梁国,北怀蠕蠕、吐谷浑,堪为一代雄主。

武定四年(546年),率军围攻西魏玉壁,起土山,掘地道,苦攻50天,昼夜不息,在西魏大将韦孝宽固守下,终未克。遂忧愤成疾而终。

十、宇文泰

宇文泰,西魏权臣、北周王朝奠基人。

源出南匈奴,后融入鲜卑宇文部,世居武川。初随父兄六镇起义,父兄战死,从葛荣,因与尔朱荣部将贺拔岳有旧,又归尔朱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欢掌权后,命秦州刺史侯莫陈悦借议事为名,宴杀贺拔岳,宇文泰接管贺部,袭杀侯莫陈悦,又平定秦、陇,被孝武帝封关西大都督、开府仪同三司。

后孝武帝与高欢争权不敌,西走长安。宇文泰趁机挟帝自重,与高欢对抗。十二年中,三败高欢,尤以潼关之战、沙苑之战、邙山之战胜得最为酣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政上,宇文泰知人善任,提拔李弼、独孤信等于戎伍,又擢苏绰、卢辩于儒士。他锐意改革,上三十六新制,禁贪污、裁官员、实行屯田,创立府兵,执政二十余年,海晏河清。

然东魏拥富庶之关东,底子远超残破之关西,终其一生未能灭东魏,统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