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东魏和北齐,昏君迭出固然是一方面,但治理观念的落后以及因人废事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才是主因。从高洋后期开始国力不断衰退,最终被西魏赶超,这也可以看成是宇文泰对高欢的胜利。

最后,在外交能力上,仍然是宇文泰胜过高欢不少。

宇文泰在西魏建立之初,就努力与柔然以及后来的突厥修好,为西魏文帝迎娶了柔然公主大郁久闾氏,柔然和突厥始终在西魏一边,专门进攻东魏,极大地牵扯了高欢的精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魏与南梁的关系也一直很好,史书中西魏及北周与南梁互相“来聘”的次数远多于东魏,除了最后看准侯景之乱猛下黑手外,在此之前,西魏没有和南梁发生过一次战争。

当然这也和南梁偏重东南有关,但别忘了,以前北魏和南朝在巴蜀和汉中地区可没少大规模开战。

而高欢在这方面反应是比较迟钝的,直到玉璧之战前才向柔然示好,迎娶了柔然公主小郁久闾氏,且与南梁的战事一直没有停过。

也许是高欢自认为家大业大,实力超人一等,不屑为之。

但高欢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本就应该尽最大可能去团结大多数,从而集中精力解决西魏这个最大的敌人,就像战国时秦国明明已经实力高于东方六国,还要孜孜不倦地用连横去瓦解合纵一样。

可惜高欢没有做到,这在外交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综上所述,宇文泰在个人能力和成就上,的的确确超过高欢不少。

三、性格和感情特点。

性格和感情是不能分什么谁高谁低的,只能总结各人的特点。

高欢为人,最大的特点是——机变,也就是头脑反应快,并能根据形势需要做出恰当的反应。

为了将尔朱兆手里的六镇降兵骗到手,不惜对贺拔允饱以老拳;

为了得到六镇降兵的拥护,在信都城外上演苦情戏码;

为了笼络高敖曹,即兴流泪抱头痛哭;

为了让崔暹更好地为他效力,各种礼遇不嫌肉麻等等等等,堪称北魏末年第一影帝。

其次是人情味重,非常念旧。

高欢年轻潦倒时得到过怀朔镇将段长的鼓励,一直记在心里,后来富贵了就对段长的儿子厚待有加;

对当年的老朋友始终如一,为司马子如捉虱子,为尉景洗手,为万俟普拨牵马,对可朱浑道元、蔡俊、侯景一直宽容亲厚,从来没做过任何对不起朋友的事情,更不要说诛杀功臣了。

对北方蛮夷阿至罗部,所有人都认为这些人反复无常,只有高欢始终坚持招抚,赐给财物,后来果然为高欢出力巨大。

所以很多人会不远千里万里去投奔他,终生为他效命。

当时西魏有很多大臣的家眷都留在了东魏,比如独孤信全家,比如宇文护的母亲等等,高欢基本没有开展过清洗运动。

唯独因为邙山大战时被贺拔胜逼入绝境,九死一生,才杀掉了贺拔胜留在东魏的儿子。

此外,除了因为孝武帝西迁造成政治上极度被动,盛怒之下杀了几个朝臣,几乎找不到高欢在非军事行动中杀人的记录。

作为一个政治领袖,高欢可以算得上比较“宽仁”了。

再次是感情比较丰富。

史书上对高欢“大哭”、“大笑”、“大喜”、“大怒”的记载极多,有些是演戏,但大部分是发自真心的。所以我对《北史》说高欢“终日俨然”的说法不太赞同,要换到宇文泰身上倒是很合适。

又比如高欢对初恋情人韩氏念念不忘,多年以后听说她守了寡还是坚持娶她,也可见高欢的情意。

而宇文泰其人,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理智”,用四个字形容,就是“极端理智”。

高欢对孝武帝元修耍性子相当有耐心,陪他书信往来,拉拉扯扯不亦乐乎。而宇文泰却没兴趣陪他玩“一二三,木头人”,直接一杯毒酒搞定。

为了联合柔然,宇文泰逼文帝废掉恩爱多年的皇后乙弗氏,迎娶柔然公主,又为了安抚柔然公主,逼文帝赐死了乙弗氏。

文帝的太子,也是宇文泰的女婿元钦继位后,不满宇文泰把持朝政,授意尚书元烈谋杀宇文泰,事情泄露,宇文泰也是一杯毒酒,毫不犹豫地把女婿毒杀。

宇文泰命于谨攻取江陵,城破之后将江陵数十万百姓迁回关中。由于人数太多,行进太慢,宇文泰下令将数万老人、儿童全部屠杀。

贺拔胜从关中来投,初时对宇文泰并不服气,宇文泰旁敲侧击,予以警告,好在贺拔胜见机得快,作出了妥协,否则我毫不怀疑宇文泰又会一杯毒酒搞定。

李虎心向北魏,宇文泰就让他身为柱国但长期冷藏,所以李虎自从攻拔灵州后,再无任何建树;

独孤信与他资历相若,威望极高,又对北魏心存留恋,宇文泰就把他按在陇右长达十年之久。

包括在同州因为册立世子问题,李远敢于向地位在自己之上的独孤信拔刀相向,扬言诛杀,要说背后没有宇文泰的授意,我是不太相信的。

甚至宇文泰死后,他的贴身仓头宇文盛告发赵贵、独孤信谋反,导致两大柱国惨死,其中有无宇文泰的意思在其中,也难说得很,但至少这非常符合宇文泰一贯的“霹雳手段”。

宇文泰做事,极端务实,从不被所谓的“仁义道德”束缚,只要有利于西魏的事,他会毫不犹豫去做。

他不会无缘无故杀人,但该杀人的时候他从来不会心软。

他就像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只会做出他认为最合适的决定。

宇文泰也会大笑,也会与你握手言欢,但不管他的笑容多么热烈,态度多么热情,我相信他的眼神永远是冷的,内心永远是淡漠、理智、冷静、从容的。

这也可能是因为他背负的使命太过沉重的原因吧?

应该说作为鲜卑化的汉人高欢和汉化的鲜卑人宇文泰,都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政治人物,他们固然各有各的缺点,但都值得被铭记,至于该不该被歌颂,就看各人的认识吧。

我个人还是比较愿意歌颂他们的。

最后说一句,如果要选择一位领导,我希望是宇文泰,因为他的英明睿智,绝不会埋没人才;

如果要选择一位朋友,那还是选择高欢比较好,因为他更有趣,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