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听过“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说的是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这两个人是一对好友,不仅感情深厚,而且互为知己。所以后世用“管鲍之交”形容醇厚的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管仲鲍叔牙都是杰出的政治家,一起治理齐国。事实上,齐桓公之所以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外事靠管仲,内事靠鲍叔牙,自己则安逸享乐,风流快活。所以西晋时期的李密认为齐桓公刘禅是一个类型的君主,信任贤臣就会有所作为。诸葛亮就常常以管仲自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管仲一开始的命运非常坎坷,多亏鲍叔牙对他不离不弃,可以说没有鲍叔牙,管仲就没有日后的业绩。管仲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困,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总拿利润的大头,鲍叔牙不以为意,因为知道他的处境;管仲不仅拿大头,还要出主意,结果全办砸了,鲍叔牙不责怪他,说生意有赔有赚;管仲三次做官都被撵回家里,鲍叔牙不说他无能,安慰他时运不济;管仲三次上战场三次逃跑,鲍叔牙不说他懦弱,因为知道他有老母要供养。管仲不仅感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襄公在位期间暴虐无道,为了避祸,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出逃到外国。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则辅佐公子小白。后来齐国发生内乱,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回国争夺国君之位。管仲带人拦截公子小白,一箭射到他的带钩上,公子小白赶紧装死。公子纠以为已经除掉对手,放慢速度,结果公子小白提前回到齐国继位,即齐桓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桓公找管仲算账,要杀掉他。鲍叔牙赶紧劝下齐桓公,并且要求齐桓公重用管仲。齐桓公虽然毛病一大堆,但是胸怀很宽广。他听从鲍叔牙的话,拜管仲为大夫,管仲因为鲍叔牙的缘故,不仅免除杀身之祸,还走上政治的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管仲得了重病,此时他已经展现了自己的才能,辅佐齐桓公称霸。齐桓公对他言听计从。他去看望管仲,并且询问谁可以接替管仲的位置。管仲不说话。齐桓公问他鲍叔牙可不可以。管仲回答:“鲍叔牙是一位君子,黑白分明,嫉恶如仇。然而正因为如此,他无法执政。”不过后来鲍叔牙还是做了齐国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