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有一位朋友问我有没有糯香的碎银子,她想买一点。我问她,买碎银子是想自己喝还是送朋友,她说:“送朋友”。

有时候遇到这样类似的情况,我也不知道该不该给对方一点小小的建议,说了担心别人觉得自己多事,反而惹得对方不开心;不说的话,我自己又觉得良心不安,尤其是认识多年的茶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用了“良心不安”这个词,并不是代表碎银子就都是不好的茶,而是担心信任我的茶友会掉坑。

首先,碎银子一类的普洱茶,我自己是不会轻易喝的,也不推荐我周围的朋友喝。至于原因,我想从老茶头说起,让茶友们一次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老茶头?

老茶头是普洱熟茶中的一种,它是在熟茶发酵过程中茶叶自然长结而成的小疙瘩,是熟茶发酵中的副产物。

为什么会有这些小疙瘩呢?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刻意生产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洱熟茶在发酵过程中,有部分茶叶的条索比较紧细,发酵的过程更是让茶叶紧紧挨在一起,同时茶叶又被菌丝蛋白粘连,整个过程中菌丝蛋白一旦变性固定,就会结块形成茶头。

所以,老茶头是在熟茶发酵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老茶头是不是一开始就有市场的呢?

早期并没有单独售卖老茶头的,甚至它还成为了“累赘”,被认为是熟茶发酵的损耗。但是直接丢掉又很可惜,当时大多数厂家都是把茶头切碎,和其他的熟茶拼在一起做成紧压茶的。

后面慢慢地越来越多人在喝茶过程中,感觉老茶头的耐泡度很高,而且口感比正常发酵的熟茶还要更甜醇,时间长了就有更多的人喜欢老茶头的口感,久而久之,也就有了“老茶头”这个单独的品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有朋友可能会觉得疑惑,既然这么多人喜欢老茶头,有市场、有需求,那多做一些不就好了吗?

老茶头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点是自然形成的,第二点就是产量不可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好比大家都喜欢的一个东西,你告诉我没货了,或者说有人给你一个订单,你回复对方没办法确定产量,那这生意还怎么做?

于是,“碎银子”、“茶化石”便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碎银子”“茶化石”?

上文提到,老茶头由于口感甜醇,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喜欢,但是产量又不可控,每次发酵熟茶也不确定能有多少茶头的产生。

“碎银子、茶化石”就是为了填补这一市场需求出现的,但是与老茶头的自然形成截然不同,它们是人为刻意生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普洱熟茶发酵过程中,在大量微生物出现后,通过压力设备,刻意把发酵中的熟茶压缩成紧块。等到发酵结束后,就会形成大量外形接近的茶头。然后再通过设备打磨,就成了“碎银子、茶化石”了。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产量可预测、外形可控的产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工刻意生产“碎银子、茶化石”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就像我们平时吃的一个食品,用标准化生产一样的逻辑。

但是如果“碎银子、茶化石”在生产过程中,用了劣质的原料,或者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糯香、枣香等添加剂的话,这就要考虑一下了。毕竟压得那么紧,无论你泡多长时间都是不会散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不是所有的老茶头、“碎银子、茶化石”都是不好的呢?

答案:不一定,具体看原料的情况,以及发酵的工艺技术。

我们不能以偏概全,直接给这一类茶下定义,可能也有好茶,但是,如果不是你非常信任且认可的渠道,还是建议不喝!这也是我不愿意和朋友推荐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对老茶头、“碎银子、茶化石”是怎么看呢?评论区留言分享一下吧!

我是雅楠,来自云南普洱,很高兴能成为您的茶事分享好友。习茶之路,与您同行,让我们一起边喝茶边涨知识!

文案原创:雅楠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