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网络流行语,叫“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不老实,不老实就是欠收拾 ”,表达的就是人们对于“总有理”这类人的反感,甚至是厌恶。明明自己做错了事,还非要强词夺理,为自己寻找借口开脱责任。

比如在聊天群里发错了信息,被群主强令撤回时,人们通常都会主动撤回消息,如果情商足够,还会进行得当的致歉,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总有理”们却不会,他们因“羞耻心”爆棚,在这种时候会觉得特没面子,如果不强辞夺理一番,定会郁结于心。

所以“总有理”们在群里的回应,非但不是平息事件的致歉,还会倒打一耙,通过挑别人的毛病,来反证自己的正确。

“窝里横”更容易理解,就是那种“在家大灰狼,在外小绵羊”的两面派。他们通常在外面受到委屈后,却不敢当面指出,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回到家,然后对家人大声抱怨自己的不满,更有甚者,还会强横地要求家人替他出面讨回公道。

前面提到的“总有理”和“窝理横”,是天生性格所致吗?答案是否定的。吉塔·雅各布,在她的《0次与10000次:如何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简称《0次与10000次》)中告诉我们,“总有理”和“窝理横”的形成原因,可追溯至童年的成长环境,值得被每个父母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说:“我们童年和青春期的情绪状态就像正在沉睡的‘纠缠者’,它们会唤醒某些崬激或情境,然后我们就会被这种情绪状态左右。”

作为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吉塔·雅各布长年致力于图式疗法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相关的书籍,并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文字。

《0次与10000次》一书中,她通过“图式疗法”向我们解释了,“内在小孩”“内在审判者”是怎么在孩子们长大后,仍掌控着孩子们的人生,我们又要怎样才能摆脱它们的掌控,不走进人生的死胡同。

“总有理”和“窝里横”是“应对方式”出了问题

“总有理”和“窝里横”是“应对方式”出了问题

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人们,至今在遭遇“总有理”时,仍习惯这样反击:你以为你是墨索里尼啊?为什么是用墨索里尼这样一个法西斯主义创始人,来形容“总有理”们呢?虽然“总有理”们很讨人厌,也还不至于要和法西斯头目相提并论吧?

原来墨索里尼总会为侵略找到借口,本身就是个“总有理”!老人们的意思是墨索里尼曾经是意大利的总理,他“总有理”起码还有身份上的倚仗,普通人在没有任何倚仗的情况下,凭什么对大家“总有理”呢?

其实无论是“总有理”,还是“窝理横”,他们“蛮横”的一面,都不是因为有所倚仗,反而是因为身怀恐惧。

“总有理”们,在被否定后,内心的“羞耻感”或“悲伤”让他们恐惧;而“窝理横”们,在外受到委屈,又不敢直接表达,也难免内心充满负面情绪。无论“总有理”,还是“窝理横”,都因对负面情绪的恐惧,选择了“蛮横”来试图保护自己。

吉塔·雅各布在《0次与10000次》中,将人们处理负面情绪的方式称为“应对方式”,并将之分为三种:顺从、回避和过度补偿。

顺从,是指不顾自己需求地,去满足他人要求;回避,是指宁愿远离假定危险区域,也不去冒险实现自己的需求;过度补偿则,是指通过自己强势的表现,来补偿内心的羞愧或悲伤等负面感受。

原来“总有理”在强辞夺里时,是在用一种极富攻击性的态度,来补偿自己因被否定、拒绝,而产生的羞耻、悲伤和无助情绪;“窝里横”更是因为在外界只敢顺从或回避,而在让他感觉更放松的家里,才敢通过极强的支配行为,来缓解和补偿他们在外界时的无助。

“总有理”和“窝理横”们,都没有他们刻意表现出的那样强势,那是他们给自己的“缺乏安全感”穿上的外衣,这能让他们的无助感不再那么强烈,至少也能让他们完好地隐藏自己的无助,而不被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这样的应对方式,往往并不会让他们免于被拒绝,反而会让他们一次次地重复被拒绝,没有保护自己,反而让自己更受伤。

他们变身成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无数次的人,一次次在对负面情绪的恐惧中,选择了“过度补偿”这种错误的应对方式,也就会一次次为此受伤。

“总有理”和“窝里横”是父母亲手打造出的产物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孩子百依百顺。

“总有理”和“窝里横”正是对孩子百依百顺的父母们,亲手打造的。有人可能会反驳:被父母百依百顺宠大的孩子,怎么还会需要用“过度补偿”来满足自己?答案是,孩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家中被父母从小宠坏的孩子们,一旦从毫无规则限制的家中走出去,发现外面的真实世界竟然有无数的“规则”限制,难免手足无措,无法适应。

吉塔·雅各布在《0次与10000次》中说:“我们童年和青春期的情绪状态就像正沉睡的‘纠缠者’,它们会唤醒某些刺激或情境,然后我们就会被这种情绪状态左右。”

简言之,那些孩子们童年时期的经历,不会因为孩子的长大成人就离开他们,而会在他们的内心,随时等待被激活或唤醒。吉塔·雅各布将那些即使在孩子们长大后,仍将影响他们的童年经历,称为“内在小孩子”。

内在小孩可以分为幸福的、受伤的和被宠坏的,其中后两种将对成年后的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受伤的内在小孩,是因儿时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得到尊重的需求被长时间忽视而形成的;被宠坏的内在小孩子,则是因父母的过度保护,和某各形式的忽视,而缺少毅力、自律形成的,他们甚至会自以为,自己不需要和其他人一样遵守相同的规则。

“总有理”和“窝里横”的心中,显然都有个“被宠坏的内在小孩”,当然这还不够,还需要来自外在的“内在审判者”,给被父母溺爱的他们好好上一课,他们才会成为未来的“总有理”和“窝里横”。

《0次与10000次》中,将所有成长过程中,对孩子有影响的人,在孩子心中留下的“控制”和“管教”声音,称为内在审判者,他们不一定是孩子的父母,还可能是孩子的祖父母、老师、邻居、同学,或社会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被父母宠坏的孩子们,走出家门,受到外界规则的“审判”后,就会从“被宠坏的内在小孩”,变成“受伤的内在小孩”,委屈、无助,没办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

这时的“总有理”们受不了了,他们想起了父母对他们的宠溺,让“被宠坏的内在小孩”闪亮登场,以过度补偿的应对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窝里横”没有“总有理”那么大胆,他们在外界积累了大量负面情绪,回到家后在一向对他们百依百顺的父母面前,才敢变回“被宠坏的内在小孩”,同样以过度补偿的应对方式,将自己的委屈、愤怒在家里发泄出来。

通过这样的心理补偿,小“总有理”和小“窝里横”们才终于感到好受了许多。而父母的溺爱之下,长大后的他们,面对外界的挫折,找不到应对方式时,仍会调用童年时的方式,于是渐渐变成真正的“总有理”和“窝里横”。

这就是父母亲手打造“总有理”和“窝里横”的过程。甚至有些父母,在打造的过程中,还一无所知。也有些父母,看着自己家的,小“总有理”和小“窝里横”,意识到了什么,却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

请家长们对孩子,有原则地“爱”

请家长们对孩子,有原则地“爱”

吉塔·雅各布的《0次与10000次》,将儿童的基本需求概括为五类,即:与他人有稳定的联系、自信心和能力、表达需求和感受的自由,还有自发性、乐趣和玩耍,以及现实的界限。

1. 与他人有稳定的联系。即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让孩子能感受到自己是有家人可以依赖的。

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向我们讲述他在幼儿园经历的有趣事情时,作为父母的我们都是怎样回应的呢?是及时地回应倾听,还是因为工作,或玩手机正玩在兴头上,而随便找了个借口,将孩子支走了呢?

多次经历后者的孩子,因安全感的缺乏,在外受了委屈,就只能选择怯惴地忍气吞生;同时,为了引起父母对他的关注,就可能会以“补偿”的方式,变身“窝里横”。所以父母哪怕真的太忙,也一定要先停下来,和孩子约定在其他时间进行沟通,以免孩子缺乏安全感。

2. 自信心和能力。即让孩子知道具备力所能及的能力,体会来自家人的信任和赞扬。

父母,特别是祖父母,时常会在看孩子自己做事时,有太“慢”的感觉。于是他们的“急”脾气上来了,干脆不用孩子做,甚至连孩子力所能及的穿衣、吃饭,都要横插一手。

可是,被剥夺了尝试机会的孩子,在长大一些的时候,能力仍会处于较低水平,从而无法得到赞美,并从此对自己大丧失信心。

3. 表达需求和感受的自由。即允许孩子表达感情和需求,让孩子知道这不是自私和软弱。

用吉塔·雅各布的原话说: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个性和被真诚以待的需求。

让孩子明白,如果他的玩具被抢了,他能做的不只是哭泣,还可以要求对方还回来。特别是关于拒绝,孩子要明白他有拒绝别人要求的权力,否则虽然他不会成为“窝里横”和“总有理”,却有可能成为一个不会说“不”的顺从者。

4. 自发性、乐趣和玩耍。即让孩子明白,即使在他犯错后,仍会被接纳。

每个孩子都需要乐趣与玩耍,偶然犯错也不要紧。玩耍可以帮助孩子减轻压力,而犯错后的重新被接纳,可以避免孩子在一点点困难和挫折,就要悲观抑郁。

“总有理”和“窝里横”就是因为抗压力太差,太会在小困境面前,就需要用“过度补偿”的方法,来保护自己。

5. 现实的界限。即有为孩子设定边界,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行为和需要,才是合理的。

孩子要了解自己的边界,比如,要在九点之前睡觉,手机游戏每次只能玩半小时;也要认识到这些边界有时是由包设定的,比如不可以欺负其他小朋友,不能打人,也不该说脏话等等。

反之,如果孩子察觉到,即使他的行为再出格,也不会受到惩罚,甚至只要撒娇耍赖,或乱发脾气,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会肆无忌惮,无法为他人着想,也无法理解考虑另人的需求与感觉。

当孩子有了安全感、自信、能力,也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不怕犯错,更有明确的边界意识,他们就没有必要通过“过度补偿”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自然也就没有了成为“总有理”和“窝里横”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起两则报道消防员“破拆”的新闻:

其一,一位快临盆的孕妇,因家人临时有事外出,产生了自己被遗弃了的感觉,而将自己反锁在病房洗手间内,医护人员苦劝无果,担心孕妇出现意外,最后只得报警,请来消防员紧急救场。

其二,一名8岁女孩,因与母亲发生争执,趁家长外出,将自己反锁家中,叫门数小时无果,为防止发生意外,家长只能拨打119求助。消防员破拆后,却没能再屋里找到小女孩。后经仔细翻查衣柜,才发现躲在衣柜底下睡着了的小女孩。

事件中的孕妇和女孩,虽然不是“总有理”和“窝里横”,但却是三种负面情绪“应对方式”:顺从、回避和过度补偿的其中一种。而孕妇的童年,是否也做过8岁女孩做过的事情呢?

吉塔·雅各布,在她的《0次与10000次》中这样告诉我们:相同的“应对方式”,带来的结果非黑即白,没有中间不同程序的灰,要么从来不会带来痛苦,也就是0次的痛苦,要么永远带来痛苦,就是10000次的痛苦。

当我们的应对方式出了问题,我们就会在同样一块石头面前,吃亏10000次,跌到10000次,并受10000次同样的伤。

而《0次与10000次》刚好可以告诉我们如何改变这一切,治疗自己,为自己重新创造出全新的人生脚本,让痛苦从10000次,从此变为让人怦然心动的0次,不止是帮助家长避免让孩子变成“总有理”和“窝里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