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要不要奖励?孩子要是做错的时候要不要惩罚?
其实在问这个问题之前,很多父母在生活中跟孩子互动的时候,已经开始践行了,比如有孩子刚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说,你今天表现得好了,妈妈就给你一个小红花。
甚至是到了初高中的时候,父母也会说,你这次考得好了,妈妈就给你买一个手机。
有一个妈妈,她的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了,然后就跟她说,妈妈这一次期末考试,如果我考好了,你就给我买一个手机。妈妈就很诧异,说你为什么会要手机呢?孩子就说,你看每次我考好的时候,你不都得要给我一个相应的奖励吗?这时,这个妈妈就很苦恼了。
到底要不要给孩子买一个手机呢?那孩子如果考好了,如果我不奖励,那孩子是不是就考得不好或者没那么大的动力呢?
我认为,不管孩子做得好或者不好,我们父母都不应该奖励或者惩罚,为什么呢?我们先来说奖励和惩罚对于孩子的危害。
大家设想一下,如果孩子把事情做好了,父母会给孩子另外一个物质上的奖励,那请问这个孩子努力的动力是源于这个事情本身,还是说他的目标,他的物质的需求,他对哪个更有动力呢?
我相信答案一定是对他想要的物品更有动力,而不是对事情本身。但我们父母希望的是通过物质奖励,让孩子对这件事本身有动力,结果却没有达到我们最开始的初心和目标。
惩罚也一样,我们说如果你这件事情没有做好,你这次考砸了,我就不会给你买手机,然后就会没收掉你的手机,那么孩子也不会对这件事情有动力,反而是对那个后果产生了一些恐惧,感受到一些威胁,所以他不得不做。
我们的教育目标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是希望不管是惩罚或者是奖励,我们还是希望孩子对这个事情本身更有内在的动力,不是吗?
如果不奖励,那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我怎么来跟他互动呢?难道父母就什么都不做吗?当然不是,父母只需要把孩子那个好的行为给他放大,不断的来说他那个做的好的行为,孩子知道他那个行为是有价值的,他心里就会有价值感,这个感觉是要高于物质的奖励的。
如果孩子真的做得很好,我们也可以通过庆祝来代替奖励。比如,这次成绩很好,我们全家都非常开心,那我们一起全家到附近郊游,或者我们一起去吃大餐,都会让孩子觉得因为他做的很好,让全家都非常的开心,这也是他彰显价值感的一种形式。
所以如果父母一定要所谓的奖励,用庆祝来代替奖励。
当孩子做的不好,我们要不要惩罚呢?当然也是否定的。当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孩子本来就已经很自责、很失落了,这个时候你去惩罚他,只会让他雪上加霜。我们不要做雪上加霜的父母,我们要做锦上添花的父母,甚至是雪中送炭的父母。
当孩子做不好的时候,我们要给孩子一份温暖,一个感受到爱的孩子,自然就会做得更好。
所以当孩子没有做好的时候,父母要跟孩子在情绪情感上面连结,可以说,嗯,这次你没有做好,你自己一定也很失望吧?妈妈特别能理解。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我们做一件事,要么成功,要么成长,这次虽然咱们没有成功,那我们不是成长了吗?妈妈帮你做个复盘,我们看看下一次怎么做能做更好。
孩子感受到了父母这种无条件的爱,接纳,理解和支持的时候,自然就有勇气有能量继续往前行。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孩子要不要奖励和惩罚?答案是不的。我们讲既不惩罚也不奖励,因为奖励和惩罚都会对孩子造成一些心理的危害,然后甚至对这个事件丧失了相应的动力。
那我们要做的用庆祝来代替奖励,把孩子好的行为夸大,对于孩子不好的行为,我们用连接的方式帮孩子总结,让孩子感受到爱,带着这份爱继续前行。
那么,对于孩子做得好和不好时,父母该不该奖励和惩罚这件事,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看法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