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电影《英雄儿女》中的那一幕经典场景:

是战士王成直面敌军,仰天长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他手握爆破筒,义无反顾,跑着冲向敌人。

如一尊雕塑般,长久地矗立在观众的记忆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著名的老山战役中,也有这么一个人,被誉为“老山王成”

他为了守住阵地,将所有的武器炸弹堆在自己周围,手握步话机,大声喊道:“向我开炮!快点开炮!”

视角转移,我们再来了解一个与之大相径庭的角色——“台州老娘舅”。

说起台州工商系统,有一个调解度高达98%的“老娘舅”,他是众多消费者满意度最高的人,“这老哥细心热情,是真的为我们消费者着想”,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想必大家都认为这两个人之间风马牛不相及,一个能上战场奋勇杀敌,一个能够完美处理家长里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这是同一个人。

既英勇无畏,又体贴暖心,都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杨启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壹:退隐山林

1996年,退伍的杨启良拒绝了县级机关单位的工作岗位,来到了台州乡镇的工商系统,勤勤恳恳工作,不曾提起自己曾是一等功臣。

一直到2010年3月,台州经济开发区成立了消费者协会,上级领导看到了杨启良的能力,任命他为消费者协会的秘书长。

杨启良性格爽朗,刚上任第一年就处理了近四百件大大小小的投诉,解决效率又高又快。

后来,他离开了秘书长的职位,成为消费者协会里一位再普通不过的职工,即便如此,他也不曾懈怠工作。

2011年,有次杨启良受理了一个关于车主投诉4S店的案件,车主在异地发生交通意外,却谎称是4s店没有修理好汽车的原因,要求索赔。

杨启良经过实践调查和多方核实后,发现是车主撒谎骗取理赔金,决定不予支持此投诉案件,没想到车主直接带人来多次辱骂杨启良。

这位在战场上见过血雨腥风的老兵没有与之计较,而是依然选择和和气气地解释,最后终于顺利解决,杨启良以前的战友都惊呆了。

“这要放以前,老杨可是要大发雷霆骂回去的,没准还能动个手呢!”

面对着每天近百近千件的投诉案件,只要是杨启良受理的,他一定会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设身处地地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为他们争取和保护自己的权益。

和他相处过的同事都说道:“老杨往往下了班,还想着工作呢!”

还有一次杨启良接到了一起消费投诉,投诉人声称自己在超市买的面粉里有虫子导致自己和家人吃坏了肚子,要求超市马上赔钱。

但是超市认为不是自家面粉的事情,不愿意支付赔偿金,投诉人便一通电话打到了台州消费者协会那里。

杨启良知道后前往调解,他让那位投诉人仔细地说一遍事情经过,“我买面粉回家包饺子吃,吃坏了肚子,我这一看,面粉里居然有虫子,我这才找到超市要赔偿。”

杨启良看着面前眼神闪躲,却一口咬定是面粉问题的男人,随机问了几个问题,“你包了多少个饺子?用了多少斤面?”

那人支支吾吾,最后说了句,“15个饺子,用了……用了1斤面。”

包饺子的时候没发现面粉里有虫,开水煮出来的饺子反而吃出了虫子,更何况包15个饺子压根用不了1斤面。

这下,杨启良马上确定了他是个职业举报人,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故专门挑刺商家商品索取赔偿金的。

被揭穿后,那个人恼羞成怒,恶狠狠地叫嚣道:

“你等着!我绝对饶不了你,我会让你丢了这个饭碗!”

杨启良没有与他纠缠,准备离开,谁料那人居然上前准备动手,杨启良一个眼神瞪过去,

“我可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敢与我动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场的人都被他的眼神震住,那男人也不敢上前叫嚣,而是灰溜溜地离开了。

他的同事们追着问,终于磨不过大家的好奇心,杨启良与他们讲述了当年的情况。

大家这才知道,杨启良是从真的战场上退伍下来的一等功战神。

平时,杨启良更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好大哥,很难把他与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战士联系到一起。

印象中的杨启良似乎都没有发过脾气,面对再怎么难缠的投诉者,他都能非常有耐心地劝解,也不曾怠慢过任何一位人民群众。

这一切,还要追溯到那年老山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贰:忆往昔峥嵘岁月

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一直持续到了1989年。

而杨启良,怀揣着保家卫国的信念,应征入伍,因表现优异,担任步兵第1师2团3连班长。

1984年,杨启良得到上级指令,需要他组成一个敢死队,前往166高地完成严峻任务:

攻下高地并坚守到大部队前来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启良和十多位战士毅然决然地前往战地,他们穿过茂密潮湿的丛林,埋伏在满是各种蚊虫叮咬的地方,等待时机出击。

他们整个队伍密切配合,经过几晚的浴血奋斗,大败敌军,赢下了166两处高地。

但他们没有放松警惕,在杨启良的带领下,他们躲进了高地上的一个猫耳洞里,时刻注意敌人的动态。

此时队伍伤员较多,整体状况较差,尤其还在潮湿阴暗的猫耳洞里,伤员也得不到有效的救治,还感染上了烂裆病。

与此同时,不甘撤退的越军发起了多次反扑,想要趁机夺回阵地,均被杨启良及时察觉,成功粉碎了越军偷袭的计划。

为了夺回166重要高地,越军集中炮火,166高地周围如末日般昏天黑地,到处都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杨启良带领的敢死队损失惨重,但为了完成任务,依旧苦苦坚守着,众士兵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誓与阵地共存亡!

当晚,越军突然改变进攻重点,把目标放到了166高地西侧的哨位,杨启良带领还能行动的五名队友立即前往。

他们共击退了三次敌人的进攻,但牺牲了三名战友,重伤两名,此时哨位上只剩下了杨启良。

他也身负重伤,但他望着死去的战友,心中悲痛不已,他咬牙取出大腿上的子弹与弹药碎块,随便用纱布缠绕一圈,便开始收集起还能用的所有弹药。

“放心吧,我绝对不会让你们白白流血!”

杨启良想到牺牲的战友和即将到来的部队,硬是扛住了身体的伤痛,四个多小时里,凭一己之力,击毙了十八名敌人,拖延住了敌人想要发起多次进攻。

杨启良望着远处密密麻麻即将进攻的敌人,他毫无畏惧之色,一边投弹一边拿起步话机和上级传话:

“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步话机传来团长的声音,“你一定要压制住他们!预备队马上到来!”

后来,想象中的壮烈牺牲并没有发生,杨启良似乎望见与自己擦肩而过的一枚枚子弹,精准地射向了不同角度想要偷袭的越军特种兵。

我国的炮兵展现出了神乎其神的炮术,他们以杨启良为中心,开启炮火压制,将杨启良保护在内。

而杨启良也好似一尊雕像,坚挺地矗立在1号哨位,不曾退缩。

部队的支援很快到了,他们在远处与杨启良并肩作战,166高地被坚守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之后杨启良有了个响当当的外号,“老山王成”,他所带的敢死队也获得“坚守英雄连”的称号。

但此时战争并没有结束,各处高地急需火速支援,撤退的越军迟迟没有完全离去,我方预备队只好先前往下一个支援地。

不幸的是,杨启良因体力不支、失血过多晕了过去,与部队联系的步话机也不知何时被炸毁了。

没人注意到奄奄一息的杨启良,还停留在他坚守的哨位上,战斗至最后一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叁:后记

就这样,大部队以为杨启良牺牲在了那场战役中,而他也不曾擅离岗位,而是依旧选择坚守在此。

在阴暗湿热的猫耳洞里,一守就是一年。

直到一年后,双方休战期间,一个满身污泥看不清面貌的人,闯进了一支停下休整的部队。

“你是谁?”队伍里有人问道。

大家看着那个不停比话着,嘴巴里支支吾吾的“野人”,面面相觑,没人听得清他说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后来,有人才听清了他口中念叨的名字,那位“老山王成”,杨启良。

原来,当年与部队失联后,杨启良没得到命令,不敢擅自离开166高地,依旧选择坚守在阵地上,没有任何物资,还要提防可能随时折返的越军。

他一个人在猫耳洞里,与蛇鼠虫蚁作伴,没有人说话,语言功能也早早退化。

饿了就吃野果,渴了就喝雨水,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一个人,硬生生守了一年。

当年独自击退四次越军、击败敌人十八名的战神,却成了如今这个样子,队伍里的士兵不禁潸然泪下。

到了1989年,持续多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也逐渐平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开部队的杨启良被授予一等功,安排到县级机关单位,可他却拒绝了,而是选择到一个小乡镇里。

那一年的苦难坚守没有击垮杨启良,他还是那样热爱生命,热爱工作,热爱人民。

疫情那年,他依然战斗在第一线,不曾忘记军人的使命。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杨启良的身体状况也愈来愈下。

身体里还有几处没有及时取出的子弹,与触目惊心的伤口,似乎一直在提醒他那段艰苦岁月。

各处旧伤在阴暗潮湿的天气里总会泛起疼痛,时不时的噩梦总将他带回那年战场,他与炮火共存亡的惊险时分。

“受过的伤其实不算什么,只是现在夜里睡不好,脑子里都是枪林弹雨,一辈子跟着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建军节的前夕,台州市市场监管局代表前来慰问杨启良,更为详细地了解记录下了他的英雄事迹,将其放在了宁溪名人故事栏中:

“人民功臣杨启良,在战争年代保家卫国孤身一人灭敌十八人,立下赫赫战功,硝烟散去深藏功与名,保持初心继续为百姓谋福祉,真乃英雄也。”

让我们对英雄致敬!

【文|糕糕

【编辑|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