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这么说:“夏目漱石之于日本,相当于鲁迅之于中国。”

夏目漱石,在面对日本当时的腐败和黑暗时,以辛辣地讽刺和批判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和孤独,称“要以维新志士那种生死搏斗的勇猛精神来从事文学”。

而鲁迅希望借文学的力量,来唤醒国人,誓要“我以我血荐轩辕”。

夏目簌石通过一只猫的犀利吐槽来讽刺人间的荒唐,人们的虚伪。

而鲁迅在《狂人日记》,同样借由“狂人”的口吻,来从“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字缝里看出了“吃人”两个字。

两人的相似之处有许多,难道这些都是巧合?

当然不是,其实夏目簌石是鲁迅极其推崇并且喜爱的作家。在鲁迅日记中也记载过,他直至逝世都仍在读《漱石全集》。

夏目漱石是一位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家。他的许多作品,无一不触及到日本明治时期的某些本质问题,对现实生活中的庸俗、丑恶现象,以及日本"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作了尖锐的讽刺和深刻的批判。

在他的创作后期,有三部作品最为引人注意,《春分之后》、《行人》、《心》被称为“后爱情三部曲”,虽然表面是讲的爱情故事,但其意义却远超于爱情的范畴。

《心》这部作品在1914年出版时,夏目漱石先生亲自为预售写了句话:“我要向欲认清自己内心的人,推荐这部剖析人类心灵的作品”。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段以明治时代末期为背景的爱情悲剧,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先生和我”、“父母和我”、“先生和遗书”,借用第一人称“我”的旁观视角来展开对“先生”不幸爱情的描写。

《心》这部作品确实是有些特别的,这最大程度体现在它的人物数量上,在上篇部分,可以说出场主要人物只有仅仅三人,即我、先生、先生的妻子。三个人若是要撑起一本书,其背后必然有着不为人知的隐秘故事,而这一点,注定了《心》的故事内核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

中篇部分,讲述了我毕业后回到老家,与父母的一些生活片段。因为父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我也一直推迟了回东京的计划。

先生身上与众不同的气质吸引了我,而与众不同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过往呢?下篇中,在老家的我收到了先生一封厚厚的书信,没想到这竟是先生的遗书,谜底就在信中一点点被揭开了。

01.人类内心隐秘的欲望,那就是窥探与被窥探

“我”在度假的海滩偶遇先生,被神秘莫测的先生深深吸引。于是与先生成为了忘年之交,虽然相识很久,但是先生却仍旧像一个谜团。

首先,他对人的态度总是冷冷淡淡,既不疏远,也不热情。

其次,他明明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学识极好,可是却不外出工作,只自己在家看书思考。

第三,先生每个月都有一天独自去杂司谷给一位逝者扫墓,年年如此。可是逝者是谁,以及为何要每个月都去扫墓他却讳莫如深,就连自己的妻子也不曾告诉。

第四,先生看似温和,可是却抱有一些激烈的观点,比如 " 爱是罪恶 ",比如 " 一看到钱,任何正人君子都马上变成坏人 ",比如多次强调“我”要在父亲临终前让父亲处理好遗产问题。

第五,先生明明是爱太太的,可是他们之间似乎总隔着一层东西,太太也弄不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只知道先生悲观厌世,不相信任何人,包括所有的世人,包括最亲的太太,也包括他自己。

可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先生自弃至此呢?

看到这,你是否和“我”一样,对先生更加着迷,想要窥探究竟?这就是人性的一个特点,人总是喜欢窥探别人的秘密。

喜欢窥探别人的人,其实他们的人格是不成熟的,他们的欲望被过度压抑、或者自己比较空虚和自卑,需要在和别人比对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有一个词语称为“窥探文化”,是一位多伦多的作家兼社会评论家提出的概念,在窥探文化中,既有窥探者,也有被窥探者。

有一些人通过被窥探来实现自己的一些心理需求,比如在被窥探后获取别人对自己的自我认知,或者在被窥探中获得认可和尊重,甚至在别人窥探自己的需求中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望,并且希望窥探者保持对她相对的注意力。

我们在网络上随处都可以看到那些“有话就说,有图就秀”的人。其实,这种“过度分享”也存在很多问题,人们会在线上线下泄露过多的个人信息。

02.自私又不足够自私,造就了人生的悲剧

“先生”的信为我们揭开了他神秘的过往,“先生”结识并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同时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却因年少时曾受到叔父的欺诈而对他人时存戒心,迟迟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

后来,“先生”好心地帮助失意的好友K,邀请他住进了房东家里。但是没有想到的是K也爱上了小姐,直率的K向“先生"表白了自己的心事,“先生”在表面上批评K“不求上进”,背地里却偷偷地向房东太太提出要和小姐结婚。

知道了这一切真相之后的K在绝望中选择了了结自己,同时K的死也留给“先生”一生的不安和自责,最终走上了同样的道路。

正是因为“先生”的善良,好友K才能够住到舒适的房间里,才能够认识好客的房东太太和小姐,却没想到K却变成了自己的情敌。

当个人利益受到威胁时,先生内心自私的一面展现出来,他不但用言语来刺激K,还做出了背叛兄弟的事情。

当个人的利益一旦受到威胁,原本善良的人也会选择利己的行为,也会变成自私又狡诈的人。正如先生所说“平时都是好人,可是一到关键时刻,有可能突然变成坏人。”

K死后,先生被愧疚感所折磨,每年都去祭拜。他变成了自己曾经最憎恨、最厌恶的人,这样的自己,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接受的。

“原本早该死,何必活今日”最终无法走出心中的阴霾的“先生”选择结束生命。

先生虽然做了不对的事,但却让人无法讨厌,他一直深受自己良知的惩罚,这又何尝不像我们自己呢?

谁没有过曾经因为一时的贪利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呢?内心总是受到良心的煎熬。我们不能否定,我们自私自利,却又心怀良知。

而当善良却不足够善良,自私却不足够自私,人性中这样的矛盾造成了数不清的悲剧和遗憾。

03.利己主义者获得的是短期的利,长期的害

作为明治时期的大学生,“先生”已经是知识分子、时代精英,然而最终还是被私心打败。

夏目簌石出生于明治的前一年,可以说是拥有明治时期特色的一代人。当明治天皇去世,明治时代宣告结束,这对于夏目簌石来说是极具冲击力的大事。

夏目簌石对于西方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感到担心与害怕,曾经习惯的“初心”是理想的、传统的,而与西方倡导的“自我”、“利己”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他认为,“中国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在内,培养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人虽然智商高,却世俗虚伪,尤其善于利用体制来达到目的。如果权力掌握在了这些人手中,给国家带来的危害比一般的贪官污吏还要大。”

什么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指的是经过精心打扮甚至伪装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的追求和品位,一切活动的核心是利己。高智商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最大特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人群正在不断扩大,这给那些还未成年的年轻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少人甚至将其看作真理。为了追求物质、名利,竟然将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全部抛弃。

很多时候,我们都容易受到“利己”观点影响,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自我。这种方式的“利己”,是缺乏人情味的表现,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而所谓的“精致”,也只是披着合理外衣的绝对利己主义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夏目簌石的《心》,在今天仍然具有相当的警醒和启示意义。

白岩松在一次演讲中说过:“伟大的作品都具有一个共性的特点,是因为拥有太多人人心中有、处处笔下无的伟大细节,诠释了那些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名著绝不是因为它的主题伟大”

夏目簌石的《心》虽然没有规模宏大的主题,却在平静的细节中“于无声处听惊雷”效果也是惊人的。从头至尾,书中有很多人生哲理深入浅出地在人物对话中得以表达,人物的情感也在对话和自白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你不明白为什么夏目簌石的照片可以被印在1000日元上,不明白为何鲁迅如此推崇他,为何丰子恺说:“夏目漱石真是一个最像人的人!”

当你读完《心》也许你就会感受到它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