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搞清楚上班这个行为不光是打工者,也包括老板。你要是不承认,你去随便找个老板问问他每天出门是说“去上班”还是说“去赚钱”。

古话说:汝之蜜糖,吾之砒霜。放在老板和打工人在“上班的感觉”上,实在恰如其分。

那为什么大多数老板会觉得“不上班”更痛苦呢?

因为“上班”的结果对于老板们来说更有期待,不管结果是失败还是成功。而“不上班”的无聊,对于老板来说就如同“一眼望到头”的崩溃。

打工人为什么感觉跟老板的相反呢?

本质是因为打工人的“上班”是规律的,而且结果是可预测到的。没有了期待,打工人怎么会不感觉到痛苦?

而“不上班”带来的不规律生活和更多的不可预测,则是打工人最想要得到的期待感。

很多长期不上班的打工人,非生存原因地回到工作岗位。也是一样无法抵抗住无聊的“压力”。

就像有些老板继续经营公司的目标已经不是赚钱,而是为了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不让自己那么快地被“淘汰”成“社会废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上班”远比“上班”更痛苦。

因为“上班”必“不上班”占有两个明显的优势:选择更多和价值更多。

“上班”虽然规律和期待感少,但是依旧拥有更多“切换”身份角色的机会。“社畜”虽然很辛苦,但是一周之内总有1-2天拥有变成“宅男宅女”、“运动健将”或者“旅游达人”。

而“不上班”的大部分人,只拥有“宅男宅女”一个身份。根本无法享受身份切换出来的对比愉悦感。

真正痛苦的根源不在于自由和选择与否,而是自己放弃了营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