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节

是腊月起拾掇忙活

是正月里飘香欢喜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

一年到头“烟火气”最重的时节

无外乎春节前后的日子

他们蒸年糕、掸檐尘、守岁、放花灯

一切约定俗成、井井有条

大街小巷、城郊乡野年味渐浓

惠山有哪些旧年俗

年俗如何“酿造”出年味

今天

惠小布带您感受“惠山年味”

腊月 蒸年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糕

在惠山叫作“呢歌(GE)”

那一口香糯绵软

是惠山人记忆里最甜美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近农历春节

惠山大大小小的年糕加工作坊热闹起来

街头巷尾飘着年糕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蒸笼

一股股热气呼啦啦地冒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人们忙把蒸熟的年糕分给孩子吃

孩子们狼吞虎咽

一块年糕几口就吃完了

那份儿时的美好记忆

瞬间涌上心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

年糕也有不少新花样

比如加入桂花、核桃、艾叶等食材

让味道更丰富

腊月十七、腊月十八 掸檐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七十八掸檐尘”

从腊月中下旬起至除夕

家家户户都会扫屋除尘

用鸡毛掸子掸掉

屋顶四角及墙上灰尘、蛛网

惠山人称“掸檐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掸檐尘是个颇为隆重的事情

家中的小孩是要一起帮忙的

“尘”与“陈”谐音

扫除家中的灰尘寓意着“除‘陈’迎新”

期盼着新年的万事如意

除夕 祝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夕这一天的下午,惠山人还会在八仙桌上摆放鱼、肉、酿面筋、蒸蛋饺、豆腐百叶、黄豆芽等,祭拜祖先,又称“祝飨”。“祝飨”这一世代流传的春节习俗经代代遵循守护,成为了惠山年俗最本土最朴实的元素。

大年三十 守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惠山人的年夜饭

食材并不一定要多珍奇

但是几乎每道菜

都有着美好的寓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肉圆是团圆的象征;蛋饺形似元宝,有招财进宝的美意;吃了笋干,寓意新年“节节高”;八宝饭谐音“吃饱饭”,是惠山人春节期间常见的主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天

大人小孩还要一起在家中守岁

守岁

即是对逝去岁月的留恋之情

也是对新一年的憧憬和向往

大年初一 开门炮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初一放的爆竹

叫“开门炮仗”

据说 “以驱疫疠”

在惠山

初一这天忌说不吉利的话

早上起床后

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会派发压岁钱

出门碰见街坊邻居,也会互相拜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早还要吃小圆子和“糕丝面”

寓意新年团团圆圆、健健康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惠山人还会赶早去寺庙烧香祈福

期望家人都能平安顺遂

大年初二 走亲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初二

各家开始走亲戚,拜年贺禧

俗称“走亲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惠山人拜年,礼物是必需品

带上礼物给亲眷拜年

传递着热情和敬意

平时大家都忙忙碌碌

此时联络联络感情

也是温暖无限

这个看似平淡的节庆习俗

也是年节最有年味的部分

大年初五 接财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间传说

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

这天

大家会打开大门和窗户

把“财神爷”迎进家

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

在新的一年里“发发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商人会选择在这一天“开市”

据说这一天“开市”的人

不管做什么生意

财运都会特别旺

正月十五 元宵观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宵

是春节的最后一天

也是最后的年味狂欢

这天晚上

惠山大地华灯璀璨、人流如织

大人们带着孩子点起花灯

赏月、赏灯

欢度元宵佳节

HAPPY NEW YEA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

无论是传统年俗还是新年俗

都是交织着生活的芬芳

寄寓着我们美好的愿景

只要我们带着热情

拥抱生活、珍惜时光

就能在其中感受到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