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意外,《清史》审核果然是未能过关,从2004年正式启动的《清史》编纂工作,距离付梓尚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虽然据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已经六易其稿,但是其中涉及到史观的争议,而且有太多的事件难于评价,懂的都懂。
《清史》这项规模浩大的修史工程,一言难尽。
事实上,鉴于《清史稿》的主观倾向过于严重,而且疏漏之处数不胜数,所以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董必武就提出了重修清史的建议,随后周总理在1959年委托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牵头起草清史编纂计划。
吴晗作为当时史学界重量级人物,自然是有资格、也有能力担此重任。
但是,这边的编纂工作尚未开始正式启动,海峡对岸就坐不住了……
01
在蒋介石败走台湾之后,始终不肯面对失败的现实,一直以民国正统自居,方方面面都要争一个名头。
在得知大陆即将开始重修清史之后,台湾马上有了“敦促政府速修清史”的提案,而此时蒋介石正被美国搞得焦头烂额,主要是因为蒋介石是反台独的,完全不配合美国搞“两个中国”,所以美国试图扶持陈诚上台。
而编撰《清史》对于蒋介石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政绩,可以获得声望点的加持,于是很快就同意了“速修清史提案”,建立清史编纂委员会,挂靠在“国防研究院”之下。
委员会主任为张其昀,副主任为萧一山,总编纂为彭国栋。
清史编纂委员会总计有委员23人,同时还从哈佛大学、香港大学等外聘多位专家参与其中。
按理说,这个阵容确实还是可以的,虽然主任张其昀属于行政官员,时任中央党部宣传部长,总编纂彭国栋之前则是行伍出身,挂中将军衔,但这两个人都是属于书生官员,史学功底极深,而且彭国栋此时已经退役,在中国文化大学担任史学教授。
当然,真正的学问担当肯定还是副主任萧一山,其作为清史研究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尤其是在太平天国历史研究方面无人能及,而编撰《清史》必然是要将太平天国运动列为重头戏。
更主要的是,在蒋介石败走台湾之际,带走了海量的明清内阁大库档案,而且都是精华部分,至今仍藏在“台湾国史馆”。
可以说,台湾编撰清史是具有一定禀赋条件的。
02
但是,事情就坏在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上。
1961年10月10日是一个特殊日子,因为正值辛亥革命50周年。蒋介石非常需要在这个时间节点拿出一个重量级的成就,以用于献礼。
而后朝修前史,显然是一个非凡成就。所以,要求编撰委员会在1961年10月10日之前需将《清史》定稿且付梓。
问题是:编撰委员会成立时间是1960年3月9日,所留给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一年半……
当年朱元璋定鼎天下之后,为了笼络遗民以及招抚割据势力,所以火急火燎的在洪武元年即任命宋濂为总裁官修《元史》,历时一年半就定稿了,这也是《元史》粗制滥造、为人诟病的源头所在——时间太仓促了。
元朝统治时间实际不足百年,而清朝统治时间却历经了296年,中间发生了太多的大事,所以一年半时间实际也就只够拟定一个大纲的吧……
对此,编撰委员会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想要另起炉灶时间肯定是不可能够的,于是就决定以《清史稿》为蓝本进行修订与补充完善。
这就很尴尬了——之所以要重修清史,就是因为《清史稿》不够客观、不堪其用。
轰轰烈烈的组织起来了编撰委员会,最后却搞这么一出。果然,岛就是岛,不管什么都是小家子气……
03
当然,上百人废寝忘食的苦干了一年半,肯定还是能做出成绩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清史稿》当中的主观笔法做出调整,包括用词、思想倾向等。因为《清史稿》是满清遗老遗少搞出来的东西,所以主观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不但称明军为“寇”,还称武昌起义为“乱逆”,称孙逸仙为“贼”。
甚至将杀害革命烈士,称为“伏诛”。
翻开之前的《清史稿》,通篇基本都是这样(赞美《清史稿》,也不知道都是一些什么人才)。
只要是清朝的,全都歌功颂德。至于官场腐败、鸦片战争与甲午战争挨揍、割地赔款等,黑不提白不提的……
而在台湾版的《清史》当中,则全都做出了修改,统一以客观笔法进行描述,并加入批判部分。
人民英雄纪念碑“武昌起义”浮雕
第二,更正了《清史稿》当中多达四千七百多处错误,包括时间、人名、地点、职官等。
在赵尔巽统筹编撰《清史稿》的过程当中,因为前期这些老先生都是过于闲散,拿着袁世凯每月5万银元的经费磨洋工。后期袁世凯泥菩萨过河,失去了经费来源,于是赵尔巽等又火急火燎的进行并口,导致核对不严,谬误颇多。
对此,台湾版的《清史》都根据史料进行一一更正。
第三,增补大量史实,包括纪、表、传等,而且还增订有《大学士年表》、《疆臣年表》等。尤其是增补了南明、郑成功、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这些都是原《清史稿》所刻意遗漏的内容。
其中的《洪秀全载纪》、《郑成功载纪》等都是具有非常重大价值意义的史料,这主要是得益于副主任萧一山,此外台湾在研究郑成功方面也确实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南明纪》更是引用了多达五十多种史料,是南明史研究的集大成。
第四,增加了辛亥革命的史料部分,比如《革命党人列传》;此外,还将《清史稿》当中关于溥仪退位之后赐封遗老遗少的封号、谥号剔除。
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溥仪退位之后已经失去赐封资格,完全属于他们一帮人的自娱自乐。而《清史稿》编撰者却恰恰就是这帮人,所以夹带了太多的无意义私货。
04
总体来看,台湾版的《清史》本质上属于改良版的《清史稿》,距离合格的《清史》还差得很远,根本就不能算是国史。
对此,台湾清史编撰委员会主任张其昀在序言当中也做出了说明——“完成理想中之新清史,则寄厚望于后来之家”。
但只要对台湾版《清史》稍有了解的,不管是批评态度还是肯定态度,都一致认为要明显优于《清史稿》。
如果说是用于参考研究,那肯定还是够格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