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老谋子”的名头,看了2024春节档张艺谋导演的新片《第二十条》,有笑也有泪,个人认为很有意义。
说有笑,韩明夫妻密集的争吵无疑是最大的笑点,其中牵扯到的孩子教育、工作生活、家长里短都是真实而生动的。说有哭,就如2023年春节档的《满江红》,当借“秦桧”之口声嘶力竭吟诵出岳飞的“满江红”时,令人止不住热泪盈眶;而当检察官“韩明”在《第二十条》结尾慷慨陈词,强调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也确实让人心潮澎湃、眼含热泪。
为什么为哭?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很多的不公平吧,或者看到过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亦或者看到不公平的事情又敢怒不敢言或者说无力改变。影片通过三个案件一直强调要“公平公正”,那么这三个案件中又有什么“不公平不公正呢”?—— 一个是想要为当年的正当防卫行为讨说法的公交车司机,他见义勇为殴打性骚扰者也是施暴者而被判3年,一次一次去上访,没工作,最终在一次上访的路上死于一场车祸,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女儿;因制止校园霸凌而打伤施暴者的高中生,差点因为立案而失去借读名校的资格,老妈和对方家长理论时因为绊倒对方导致骨折而被行政拘留;对村霸忍无可忍的村民反杀了村霸而差点坐牢,聋哑老婆被“道貌岸然”的村霸一家逼得跳了楼……
我也有类似的“灰色记忆”:三十年前,我经历过校园欺凌,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因为成绩好经常被老师表扬就成为了几个“地痞流氓”的“眼中钉肉中刺”,在教室抽了烟然后让我帮他们把烟头丢出去,要不就动手……他们坐在课桌上恶狠狠地盯着我戏谑我的表情、画面至今历历在目。同学们都看到了,但是没有人敢吭,因为害怕他们,害怕他们转头欺辱自己;二十年前,当某村委会干部威逼利诱我父亲“换庄稼地”被拒绝后,那个“龇牙咧嘴”侮辱 父亲的嘴脸我也记忆犹新。很长时间里,个别村干部其实就是名副其实的“村霸”,大家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想惹祸上身而已。
但是,这些经历给予我的是,我当了老师、当了校长,在防范校园欺凌问题上“慎之又慎”,一再告知所有学生,如果被欺负、被恐吓可以直接找我反映,处理起来也“绝不手软”。以前是,现在是,将来还是,哪怕家长再牛逼,也都要给予学生追求“公平公正”的意识,否则,在他们心里也会留下“不公”的影子,让他们惧怕生活中所有的“恶势力”。
所以说,通过“不公平不公正”来唤醒“公平公正”的意识,普及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知识,这无疑是《第二十条》这部电影公映的最大意义。
在我们以往的经历及所见所闻中,像影片中所展现的,很多“正当防卫”者被判为“故意伤害”,为什么?一个是受传统的司法理念影响,司法人员也不敢适用刑法第二十条,影片中韩明翻找了许多故意伤害案件,他都一一读给吕玲玲听,“以前的案件都是这么定的”。现实中也是如此。第二,一直以来对于“死者为大”“谁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认识,客观上也对正当防卫制度适用造成了影响。就像影片中死者一方拉横幅、堵大门等一系列行为,对司法办案造成了一定压力,加上一些“黑白势力”的影响,那就会出现很多的“法,给不法让步!”。
《第二十条》这部电影最大的主题就是追求公平和正义,因为老百姓遇到了太多不公平的事,几乎每个人都有。而中国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的条文被称为是“沉睡”的法条,这部电影拍出了基层检察官的追寻正义之路、拍出一个让人感同身受的故事,这也是一部唤醒“沉睡”的法律条文的电影,一部为民请命的电影。
在中国的司法道路上,2018年的昆山反杀案,开始唤醒刑法关于正当防卫这样一个“沉睡条款”。2018年8月27日,“昆山龙哥”刘海龙驾车在江苏省昆山市震川路与骑自行车的于海明发生争执。刘海龙取出砍刀连续击打于海明,后被于海明反抢砍刀并捅刺、砍击,刘海龙受伤死亡。最终,检方认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不管是检察院迫于舆论压力,还是真的执行好了“第二十条”,这都是中国司法的进步。
我们再回顾一个案件,2006年11月20日,彭宇下车时,看到一位老人躺在地上。他毫不犹豫地扶起老人,将她送到了医院。但老人家属认为是彭宇撞倒了老人,要求彭宇承担医疗费、赔偿金等费用。在打官司的过程中,一个叫王浩的法官反问了一句话:“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去扶?”有人说,法官的这句话让我国的道德水平倒退了50年,让中国司法倒退20年,人们开始变得冷漠。最终,彭宇选择和解,赔偿老人1万元,撤案。“彭宇案” 的负面影响极其巨大,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察觉到会有这个风险,遇到此类事件就可能会袖手旁观,毕竟这样至少不会让自己摊上麻烦事,以免经历“不公平不公正”,这就是负面的影响,而《第二十条》中三个案件的最终结果,传递给我们的是“公平公正”,是正面影响。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电影中有这样一句台词,那么多法律条文背后就是四个字——公平公正。在电影中,无论是被村霸强奸欺辱的聋哑母亲郝秀萍,还是为当年正当防卫行为讨说法却意外出车祸的公交车司机,他们都是故事的悲剧者,我们为他们的遭遇感到悲痛,但与此同时,也对社会的“公平正义”多增添了一份沉重的期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2020年印发了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切实防止“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做法,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
《第二十条》,普及了法律知识,唤起了大家对“正义”的肯定和敬仰,对“公平公正”的期待和追求。同时,也警示我们,当“校园欺凌”、“恶意伤害”等发生时,如果我们能“敢出手”、“肯出手”,那么,我们的社会才能有更多的“正义”。
一句话,当我们司法水平和道德道德水平都提高时,我们的社会温度,将会持续提升,我们、我们的家人才能拥有更多的“公平公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