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正是高考,参加高考英语同学们都说那个陪伴高中三年备考时光的李华同志忽然隐退江湖了,社交平台上还颇多感慨感伤之心。同样都是大众名字,同样都是“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好同志,咱们晋代的这位张华大兄弟却似乎并不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虽然是骨鲠忠臣,却免不了身首异处。
张华,字茂先。史书上说他父亲是魏朝的郡守,按理说职分也不低了,但不知由于什么原因,父亲早死家境破败,张华小时候只能自己牧羊为生。不过张华非常勤奋,器宇宏达而且见识广博,从小时候起就喜欢读那些图纬方伎之书,这为张华以后成为著名的博物学家就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张华还是个通才,在文学史上谈到西晋的太康文学时期,张华是个经常提起的人物。他的文学成就、文学主张等都以繁缛和华丽著称,有时候不免也显得空洞无文,就像个吃饱等饿的富贵老太太。其实在他没有官居高位之前,张华的文章诗赋还是颇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魅力。
以一篇诗文而为自己在核心文化圈打出声名的例子在历史上还是不多见的,比如左思面壁十年写出“洛阳为之纸贵”的《三都赋》,唐朝也有李贺七岁当场在文坛巨子韩愈面前写下《高轩过》而博得天才儿童的美誉,直至清朝尚有黄仲则在一场同科举子的饭局里艳压群芳写下一首七古名动当时,太白楼上的白衣书生多年后还印刻在大学者洪亮吉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这种事儿张华也干过,不过肯定没李贺、黄仲则这种就在众多文人才子的面前当场秀操作来的爽快,估计跟左思一样在家憋着,像贾谊一样感慨自己才不得用,作了一篇《鹪鹩赋》,要像这个小鸟学习——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
可惜事与愿违,张华本人并未做到如此。由此赋而知名,开始了平步青云之路,到晋武帝受禅之时,已经是关内侯。
张华的主要工作一般都是在皇帝身边,掌管制诰之类的机密要事大事。张华早年博物多识的知识背景就为他提供了方便,那真叫个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有一回武帝和群臣谈论之时,提到了汉代宫室制度,说起了当年建章宫门户的事情,张华应对如流,千门万户若在指掌之间,说的兴起拿起笔就在地上画图来阐释,这番“画地成图”的本领让武帝和群臣都佩服这个移动百科全书。
然而,有人崇拜、有人喜欢、有人欣赏,那就免不了有那一起小人心中衔恨,觉得抢了自己的风头。在朝堂之上最和张华过不去的大臣就是荀勖,荀勖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一提起颍川荀氏大家就都想起来了。这荀勖就是自东汉以来就繁盛的颍川荀氏在西晋初年的代表人物。
那荀勖为什么跟张华合不来呢?一是世家大族看不起寒门小户的老戏码了。更关键的是张华深得帝心,主管中书制诰等机密事,这本来是荀勖的活儿,荀勖后来改任了主管文律之事的尚书令,虽然也是官职赫赫,但对于荀勖这样一个喜欢逢迎帝心的官员来说,不让他作为侍从之臣确实就像是抢班夺权一样。这么着,荀勖就恨上了张华。而且二人在重大事件上也持有不同意见。
晋武帝即位十多年后开始的平吴战争我们都知道,当时武帝与荆州刺史羊祜暗暗谋划商量有日,朝中大臣都曰不可,荀勖就是其中叫嚣不可的有力人选,只有张华与羊祜的意见相同。我们将羊祜的时候说过,羊祜奠定平吴大业的基础,但却早早谢世,两年后才由杜预、王濬等人亲自平定东吴。在其谢世之前,武帝还曾派人去问其遗策,这个派去的人正是张华。
后来张华继承羊太傅遗志,全心全力地投入平吴的最后准备,廊庙筹算、运漕量计等等事情都是度支尚书张华一手经办,在平吴稍挫之时,也是张华一人在朝中力挺,主张一鼓作气决战到底。幸运的是,平吴最终大获成功,武帝论功封赏之时特地以羊太傅和张尚书并称,食邑万户。
这荀勖、贾充等几朝老臣可就讨个大没脸了,就想着纠错把张华撵走,赶到方镇任职。
武帝朝后期还有件大事,就是立嗣的问题。武帝问张华:“谁可以托付后事?”张华骨鲠之臣,从国家大事计回答说:“从德行从血亲,齐王攸当之无愧。”武帝的弟弟司马攸确实是当时海内之望,但谁不想让亲儿子接位呢?这话暗戳戳地已经让武帝不太高兴了。荀勖是个逢迎的佞臣,就趁机说张华坏话,果然张华被派遣出任幽州去了。虽然张华有大功,且为人方正,但终武帝一朝,未尝封为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