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瀛和(广州)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郑盛平

《追梦人二》系列报道

采写|陈榆洁 图|受访者

郑盛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盛平

人物名片

郑盛平 中共党员 籍贯广东茂名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和文学学士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硕士

澳门科技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兼职导师

北京律师法学研究会研究员

东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与评估专家

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东莞市行政复议委员会首届非常任委员

广州大学不动产研究院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法治评价与研究中心专家

东莞警校首届优秀客座教官

东莞市东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党支部书记

澳门法学社理事长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法者,往往给人以专业,严肃面貌示人。但一番交谈过后,深谋远虑、谈吐风趣,浅显易懂的形象荡然回存。

作为东莞广播电视台法治一线常驻律师团队,郑博士创办的第一家律师事务所——广东瀛亘律师事务所在众多听众中都较为熟悉。凭借近人专业的法律知识,普及大众法律常识,瀛亘所的趣味法律一直在路上。

从业十余载,凭借着一番兴趣驰骋在法律道路,身兼数职,总是以能者居上笑对殊荣,一如既往深耕法学、维护公正与善良。他,就是北京瀛和(广州)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郑盛平。

以梦为伴 志存高远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但是理想的生活一定不是躺平得到的。”郑盛平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五院四系”的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来到广东东莞进行专业研习。起初,在东莞行政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并在工作期间完成法学本硕的学习任务。“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他认为,法学要深入群众基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结合东莞当时的法学环境与个人的观察实践感悟,郑盛平研制出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探索。根据面授对象不同,开展菜单式教学、行进式教学、模拟法庭等等。2010年,郑盛平获得东莞警校首届优秀客座教官称号;郑盛平策划和执行的沉浸式教学专题《模拟法庭》获得广东省党校系统精品教学优秀奖等荣誉。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2017年,郑盛平成功考取澳门科技大学法学博士。“做人就得要奋斗。首先要有梦想,要为之付诸行动,遇到困难险阻的时候要有为之坚持的信念。”这是郑盛平深耕法学的不懈动力。

郑盛平受聘为东城街道两新组织党建讲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盛平受聘为东城街道两新组织党建讲师

专业服务 创新发展

“瀛,心怀宽广,情通四海;亘,智圆行方,延亘千里。瀛亘律所,既要专业,又要长远发展。”作为一家新晋律师事务所,郑盛平在品牌的规划和打造上“两手抓”。“专业主义是稳根基,长期主义是谋发展。”创立以来,郑盛平严格落实“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尊重并发挥每一位律师专长;其次律所高度重视青年律师的培养工作,并把培育年轻化团队放在律所的重心之重。郑盛平还为此事亲自规划和部署青年律师成长计划,并将其提炼为青年律师“1+2+3+N”的 成长书籍清单和“七个有机统一”青年律师专业建构路径,涵盖了法律业务、法律服务、个人能力等多个实践内容。“律师的未来事业版图将紧紧围绕党务法律化、政务法律化、校务法律化、商务法律化、生活法律化的有机统一。”

郑盛平(左三)与瀛亘所青年律师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盛平(左三)与瀛亘所青年律师合影

“互联网+”是政企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之一。2012年“互联网+”概念在北京提出,同时也在悄然改变各行各业的发展,法律正是其中之一。2013年,总部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进行了“互联网+法律”的创新,以互联网精神为发展导向,打造一套独具自身特色的法律服务体系。作为东莞成员所,瀛亘为每一位律师都打造属于自己的数字化名片,包括了律师个人的基本信息、专业领域以及律所的相关情况。“客户可以通过平台,像超市一样挑选到自己所需要咨询的律师。而我们也可以在客户咨询之前,获得企业的信用报告,以及与咨询案例相类似的25个类案检索报告,进一步提升客户的体验感,提升律所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广东瀛亘律师事务所前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瀛亘律师事务所前台

“律师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疫情三年,几乎全行业都存在停滞不前的问题,而瀛亘则逆流而上。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瀛亘所承接了东莞市法学会的课题《共享用工法律问题研究》,郑盛平率领精英团队,深入企业调研,把脉共享用工法律问题,确保东莞共享用工行稳致远。该课题成果形成了共享用工法律服务全流程方案,助力东莞市政府人社部门,顺利推行了全国首创的共享用工人力资源互助调剂模式。

2020年7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和《朝闻天下》栏目先后报道了东莞市共享用工的成功实践。东莞市已有2万多名员工参与共享用工实践,未产生一起因共享用工的劳动争议。与此同时,750多家参与共享用工的企业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了用工灵活度,而员工的收入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9月30日,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共享用工指导和服务的通知》,推广东莞方案,鼓励企业之间开展共享用工,进行用工余缺调剂合作,促进共享用工有序开展。

郑盛平指出,通过共享用工模式,人力资源得以实现流动,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也恢复了一定的社会产出水平。共享用工在暂时劳动力过剩的传统餐饮业与暂时劳动力紧缺的新兴电商零售平台之间激发了劳动共享,传统餐饮企业、电商零售平台和员工三方都解了燃眉之急。

在淡季时,如果要保持旺季时的人力规模,企业用工成本会增加;在旺季时,可能面临无法迅速组织员工的困境。对企业用工需求而言,灵活用工的模式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灵活用工将是未来中国人力资源供给的一个重大变化。”郑盛平提到,通过政府主导、推动和市场实践检验,东莞“共享用工”模式在“前疫情”的“缺人”阶段的积极重要作用已经初步显现,为东莞市多个重点企业和项目解决了人力资源需求。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东莞“共享用工”模式能够打破传统“僵化”劳动关系的弊端,在人力资源供需“冷”“热”两极矛盾中,为待岗员工、停产企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为抓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东莞方案,作出了突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抱朴求新,奋楫扬帆

法是公正与善良的艺术。唯有抱朴求新,才能奋楫扬帆!2023年9月5日,郑盛平作为筹建负责人的北京瀛和(广州)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瀛和广州分所)喜获广东省司法厅批准设立。2023年12月12日,瀛和广州分所举办开业庆典,正式营业。郑盛平认为瀛和广州分所正是依托瀛和广州中心的资源链接优势而成立的。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枢纽城市。瀛和广州中心是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机遇下的重要设计与安排,笃志于做一家行业专业化、平台赋能型、幸福驱动的粤港澳大湾区律所。瀛和广州中心将以数字化和产品化作为发展战略,与总所、各地分所等形成合力,整合优势资源,为律师执业减负和赋能,使党建数字化、工具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财务数字化、市场数字化真正落地,为“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覆盖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辐射“双核一廊两区” 的数字产业集群和数据驱动型产业体系打造全价值链数字化运营服务体系,贡献瀛和新征程的科技力量和法律智慧。

郑盛平(右三)在北京瀛和(广州)律师事务所开业庆典仪式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盛平(右三)在北京瀛和(广州)律师事务所开业庆典仪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