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由金朗(阜新)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柔直电容器产品一次性通过国家级检验,从源头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难题,结束了该项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实现了柔直电容器产品的“阜新制造”“中国制造”,填补了此项技术的国内空白,不仅进一步增强了该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为阜新制造注入了发展新活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阜新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速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做文章,以科技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市工信局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着力破解企业创新发展难题。2023年,该局做好向上争取工作,积极推动《阜新市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兑现,从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专精特新”发展、技术改造升级、争创“单项冠军”等方面,帮助企业争取省、市资金支持2419万元;该局向省工信厅推荐的53户先进制造业企业,享受工信部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3182万元……一系列政策支持,有效地调动了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

在全市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的同时,各类创新平台也正在加快培育。2023年,在市工信局的全力推动下,我市“徐工机械”等4户企业的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数量在全省排名第四位,在辽西北排名首位;“众辉生物”等6户企业的企业技术中心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数量创历年之最,在辽西北排名首位;“金凯生科”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项目获得2023年度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创新与平台建设方向支持;34个创新产品被列入“省工业企业创新产品目录”,21个创新项目被列入辽宁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此外,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2023年新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55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称号获得数量为历年之最。

为助力企业攻克“卡脖子”难题,市工信局围绕企业技术需求出实招、下真功,积极帮助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23年,除金朗(阜新)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柔直电容器产品取得成功之外,市万达铸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高速动车组转向架铸铝联系枕梁也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

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提质扩量增效方面,市工信局深入实施“用数赋智”,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目前,“阜新伊利”利乐冠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等10余个数字化改造项目均在实际生产中取得减员增效、提质降本等明显成效。2023年,“阜新伊利”获评省级智能工厂,“清稷升”“力达铸造”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阜新伊利”依托设备运行优化场景,成为我市首个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的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突破,折射出阜新市不断优化创新服务、狠抓创新发展的新气象。新的一年里,市工信局将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持续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提升突破,为阜新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