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柯贤会

我一直弄不明白:“在城里工作安家落户三十多年了,为什么每年都要情不自禁地回老家过年?”母亲说:“老家有你长眠地下的奶奶和父亲,你要回去给他们送纸钱。”妻子说:“老家有你岳父岳母大人,你要回去陪陪他们。”女儿说:“你是一个‘农村娃’,要回农村感受乡土气息。”我觉得她们说的都有道理,但还是没有说到我的“心坎上”。

时光在岁月里流转,不知不觉又到了今年腊月三十,我仍然毫不犹豫地回老家过年。老家在安康市汉滨区最东边的坝河镇,距安康城区38公里,我一边走一边看。一年没见,老家又变样了,原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已经变成了水泥路,原来步行需要四五个小时才能走完的路,现在坐车只需一个多小时。举目望去,公路两边的猕猴桃园区、富硒桑叶生态养鸡场、黄牛养殖场、红薯粉条厂、跑山黑猪养殖场、高山水稻种植基地等特色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建成,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强力引擎。原来土木结构低矮的瓦房,大部分被砖混结构的小洋楼代替,我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地方已被新型社区楼房占据,只有老家门前的小河依然在静静地流淌,依稀勾起童年的斑驳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腊月三十早上,乡亲们好像还有买不完的年货,纷纷涌向镇上的商店,抓紧时间买东西,一时间,从镇政府到桥头,人头攒动,绵延数里,宛若一条长龙,煞是壮观。 商店里的东西比平时更多、更全,肉类、蔬菜、对联、挂历、鞭炮、衣服,应有尽有。平时省吃俭用的乡亲们,此时格外大方,买几条鲤鱼,称十斤八斤牛羊肉,给媳妇买一身时髦衣服,给孩子买几挂鞭炮,一个个脸上笑容荡漾,满载而归。

“龙飞凤舞迎新岁,福禄双全贺佳节”“瑞雪纷飞迎福到,花香鸟语送春来”“春满神州千里秀,岁逢盛世万家欢”......一幅幅贴在门口的春联和挂在大门两侧的红灯笼,如同给每家每户涂上了口红、搽红了脸蛋,整个乡村洋溢着喜庆气氛。记得从上高中开始,只要我在家乡过年,家里的春联,从写到粘贴,全部由我包办。当年,喜欢上了写毛笔字,连握毛笔都不太会,就不知天高地厚地写起了春联。左邻右舍也让我写,为乡亲写春联,成了我寒假的“必修课”,心里美滋滋的,比领到“奖学金”还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进村子,炒菜炖肉的香气便扑鼻而来,柴火吊罐炖猪腿、菜油炸鸡肉、铁锅煎块鱼、鱼香茄子、金黄色的藕夹、溜圆的丸子,伴随着吱吱啦啦的热油声,从锅里捞出来,争先恐后地挤到盆里,等待主人的分享。

“噼里啪啦,咚!”中午过后,鞭炮声渐渐响起来了,亲人们开始“团年”了,在外求学的、外出打工的,都回到村里,平日宁静的村庄,一下子热闹起来,家乡的年味开始发酵了。

到了晚上,整个村子灯火通明。各家各户的电视上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擀饺子皮的,包饺子的,谈笑风生。最悠闲的要数孩子们了,他们嗑着 瓜子,嚼着糖块,追逐打闹放鞭炮,直到父母再三督促,才恋恋不舍地钻进被窝。窗外,鞭炮声不绝于耳,直到天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亲们人过年最爱喝的是甜杆酒,那是老家人“自己的茅台”。它以甜杆为原料,清水伴曲发酵,人工制作蒸馏,性温祛寒,适量饮用有活血、开胃、助消化等功效,没有白酒的刚烈,没有红酒的娇柔,口味纯正,平淡而不失韵味。“无酒不成敬意,无酒不成宴席”,而甜杆酒便是当地人招待知己客人的上乘之选。到了老家,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每天都要炒上数盘自家种的菜,热上一壶滚烫的甜杆酒,边品边聊,甜杆酒特有的香甜由唇、舌尖向整个口腔弥漫,淡淡的,纯纯的美酒与浓浓的乡情、友情一起灌进胃里,沁入五脏六腑,享受着人间的美味,感受着浓浓的乡情。

拜年是老家春节不变的主题。天还不亮,乡亲们就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吃完水饺,开始拜年。当然,拜年首先要到老爷爷、老奶奶或者爷爷、奶奶家去,通过拜年,表达尊敬、联络感情、送上祝愿,体现的是对亲情、友情和礼仪的重视。在老家,拜年还是乡里乡亲关系的“调解员”“润滑剂”,乡里乡亲不管平时闹得再不可开交,通过“拜年”“回节”,在嘘寒问暖声中,积郁心中的怨气便会烟消云散。

年味最浓是故乡,心安之处是老家。在老家过年,就会感受到老家的脉动,连接到老家的亲情,聆听到长辈的教诲,接受到精神的洗礼,找到继续在外打拼的信心、勇 气和力量,这也许是我每年回老家过年的原因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