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沪苏浙两省一市自然资源部门,正式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体检评估报告(2023年度)》。

这是首次对国务院批复的示范区总规实施进行的全面体检,标志着示范区总规实现编制、审批、实施、体检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从“一图观示范区”转变到“一图管示范区”,将有力支撑跨省域法定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

体检评估报告认为,示范区揭牌成立以来,两省一市严格落实示范区总规要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持续优化,区域一体化空间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基本构建成型,有力支撑了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评估范围

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全部行政区域,总面积2413平方公里。

五大主要成效

跨区域空间协同治理机制取得新突破

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交通、生态、水利、产业、文旅等八个重点专项规划、水乡客厅等重点区域详细规划先后编制完成并批准实施。

建立了一套跨区域空间协同治理机制,首创理事会、执委会、开发公司、开发者联盟四位一体、高效协作的运行模式,实现了跨省域空间治理的垂直传导和横向协同。

自然资源本底保护呈现新态势

示范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了66.5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确定了76.6万亩耕地保有量,2022年现状耕地规模比保护目标净增9万余亩,与2020年相比净增2.66万亩。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43.32平方公里,经体检评估生态保护红线内无违规新增建设行为。

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不断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截止2022年底,实现建设用地总规模净减量12.55平方公里。

国土空间格局展现新风貌

示范区成立四年来共推进145个重点项目。全面推进“一河三湖”等重点生态工程,太浦河共保联治先行工程、淀山湖堤防达标及岸线生态修复工程扎实推进,元荡生态修复及功能提升工程基本实现全线贯通,跨域一体的生态格局进一步锚固。

加快构建立体化、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沪苏湖铁路、沪苏嘉城际、轨道交通17号线西延伸等工程加快建设,“轨道上的示范区”加速形成。

东航路—康力大道、复兴路—曙光路等省际断头路建成通车,跨省域要素流动更加通畅,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的城乡布局与发展体系加速构建。

绿色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示范区建立双碳工作体系,加快推进水乡客厅近零碳社区、方厅水院超低能耗等项目建设,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提升至3.81%,单位建设用地地区生产总值提升了19.6%。

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成立,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加快部署,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等平台加速落地,嘉善东方科脉等一批牵引性产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成为生态绿色发展样板。

一体化空间协同稳步提升

示范区推进高品质公共服务共享,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曲水善湾美丽乡村、沉香共同富裕聚落等公共服务项目已投入使用。

沉香共同富裕聚落项目

截止2022年底,已发布3批共建共享公共服务清单,涉及45项便民惠民政策。加强城乡风貌管控,建立了重点区域总规划师制度,保护自然景观格局,塑造“江南韵、小镇味、现代风”的新江南水乡风貌。

同时,报告提出了需要关注的相关问题

包括跨区域一体化规划管理体系还需持续完善、底线管控与刚性约束还需深化落实、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格局及空间功能品质还需优化提升、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仍需持续发力和一体化空间协调还需持续推进。

报告更多内容,一起来看↓↓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内容综合自浙江日报、长三角示范声、嘉善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