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说他是“天下第一教头”,

他说,叫我吴老头就行。

作者:许晔

作为中国武术界泰斗级人物,吴彬身上的光环很多。

他培养了李连杰、甄子丹、吴京等一众功夫明星;他的学生在各类武术大赛中拿过超百枚金牌;许多美国人也曾折服于他的魅力,称他为“Master Wu(吴大师)”。

但他很低调。“说实在话,我只是个武术教练,有幸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做过一点儿贡献。大家叫我吴教练,我就很高兴了,现在大部分人都叫我吴老头。”他笑呵呵地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比起别的“老头”,87岁的吴彬更显精神。“我心脏各方面都没问题,现在还能爬山呢,跟我同年龄的那些武术老师都没我身体好!”

他对此颇为得意,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从柜子里拿出3大本相册,任凭记者随意一指,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述那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吴彬向环球人物记者讲解老照片。(侯欣颖 / 摄)

当记者好奇他的养生秘诀,他反应奇快,幽默作答:“(靠)基因。”这也让记者瞬间理解了吴京为何曾将他形容为“坏老头”——“这个‘坏’是褒义词,是一种智慧,他会化解很多东西,和他走近了会发现,他是一个老小孩。”

环球人物

,赞33

挖到“好苗子”李连杰

1970年,在北京什刹海业余体校(简称“什刹海体校”)当教练的吴彬意识到,自己过去几年“走错了路”。

招生时,他招的都是中学生,一个星期只能来练习两三次,光压腿时间都不够。到了初三、高三,许多学生要准备升学考试,干脆不来了,一切前功尽弃。

“这给我了一个教训:学武术的小孩还是得从小学‘抓’,学校还得离我们体校近,方便他们放了学就来练。”

他开始在附近的北海小学、皇城根小学、厂桥小学等学校物色学生。第二年,他终于挖到了一颗“好苗子”——8岁的李连杰,短跑速度快,跳远可以跳2.2米,不仅爆发力强,柔韧性也好。

·童年李连杰(中)。

那时,每天武术训练结束后,吴彬就会骑着一辆二八式自行车,前面带着小学生唐来伟,后面坐着小学生李连杰,穿过老北京的一条条胡同,把他们安全送到家。

可是对年幼的李连杰来说,这样的温情还不足以抵消训练时的痛苦。他曾在节目中坦言,起初曾想放弃武术,母亲知道后,也心疼他训练辛苦,对外说是她不让孩子继续练了。

吴彬理解李连杰母亲的想法。“李连杰2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5个孩子生活,李连杰是家里的老小。他母亲当时就是怕孩子万一武术没练好,再把身体练坏了。”

为了挽回“好苗子”,吴彬有空就往李连杰家跑。他觉得,人都是讲感情的,去了问问人家家里有什么困难,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尽力打消李连杰一家的顾虑。

有一次临走前,他把李连杰拉到一边说:“你很聪明,长大了做什么都可能成功,也不是非得要练武术,但是记住一句话:做人呐,要做英雄,不要做狗熊。”这句话非常打动李连杰,他决定回体校继续练武。

事实证明,吴彬的努力是对的,什刹海体校的孩子们很快在武术比赛中取得亮眼成绩,李连杰更是其中佼佼者。

1974年,11岁的李连杰在中国武术比赛中获得少年组第一名以及全能冠军;同年,他跟随中国代表团访美,到白宫表演;次年,他参加第三届全运会,拿下武术套路比赛的全能冠军。

·1975年,北京武术队合影。从下往上,第一排右二为李连杰,第二排右一为吴彬。

那次访美期间,还有个至今令人津津乐道的名场面——武术表演结束后,尼克松对李连杰开玩笑说:“小朋友,你的功夫让人印象深刻,长大了给我当保镖好吗?”李连杰说:“我不想去保护一个人,我想保护亿万中国人。”一旁的基辛格说:“我的天,你小小年纪,说话已有外交官的架势了。”每次谈起这段往事,吴彬都忍不住感慨:“李连杰特别聪明!”

眼瞅着李连杰这一批学生都上五六年级,即将要上中学了,吴彬又开始犯愁:业余体校是不是很难留住这些“好苗子”?思来想去,他找领导提建议:“咱们是不是该成立北京武术队了?”

就这样,日后创造无数传奇的北京武术队成立了,吴彬成为这支队伍的首任总教练。

中国功夫片背后的人

从练举重到练武术

很多人不知道,吴彬其实是“半路出家”学的武术。

他1937年出生于浙江湖州,“七七事变”后,父母带着他举家逃难到上海。7岁时,他上学经常路过一个小店,小店门口的书摊上摆着很多小人书、连环画,很多都是武侠题材的,让他看得入迷。长大一些,他开始看武侠小说。

“我家里没人喜欢武术,周围也没有练武术的人,所以我对武术的初印象就是从这些书上来的。”吴彬说。

但那时,他并没想过自己会走上武术之路。他喜欢体育,高中时担任校队的足球队长,因为个子矮、力量小,体育老师建议他去练练举重,没想到成绩也还可以。

高三毕业前夕,班主任说要建议学校保送他去上海师范学院念体育系。吴彬十分高兴,结果骑车回家路过上海交通大学时,看到门口的横幅写着“中央体育学院(现为北京体育大学)招生”。他一琢磨,不如放弃保送,考中央体育学院!这一考,他还真考上了。

·1月27日,吴彬在北京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侯欣颖 / 摄)

当时,举重、摔跤、拳击、击剑、武术在一个系。吴彬被安排在举重班,主修举重,辅修摔跤。乐呵呵地练了一年多,有人提醒他说:“你以后要是想去中学当老师,中学可没有举重和摔跤这些项目,得考虑练练其他的,比如武术,在中学里就比较好开展工作。”

吴彬觉得这话不无道理,但真正下定决心转学武术,是在1960年。“因为1959年办了第一届全运会,比赛结束后我们学校搞庆祝会,武术班的同学们都上台表演,我看完感觉真的太棒了,就写申请转去学了武术。”

转到武术班后,吴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柔韧性不够。每天早上5点,他就跑到离学校不远的圆明园,练习上千次踢腿、劈叉。

3个月后,他踢腿能踢到脑门了,劈叉也能完全劈下去了。又练了一年多,他参加北京市的武术比赛,查拳和棍术拿了冠军,剑术和枪术拿了亚军。

在外界看来,吴彬是天赋型选手,但他很谦虚:“也不是天赋,既然练这个,就是要下功夫。”

毕业后,他被北京市体委分配到什刹海体校当武术教练,秉持着对武术的热爱,不断精进水平,挖掘人才,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向海外推广中国武术

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首部电影《少林寺》打破了华语电影中国内地票房纪录,也掀起了“武术热”“少林热”。

·《少林寺》被评价为“一个时代的功夫记忆”。

鲜少被人提及的是,这部片子成功前,内地武术界和香港电影界曾有过一部磨合之作——《塞外夺宝》。当时,在统一安排下,包括吴彬在内的北京武术队部分成员赴港协助拍摄该片。由于人手不够,吴彬还临时上阵救场,剃了光头,扮演一位护送舍利子的老和尚。

“我现在想想,感觉当时可能是在拿《塞外夺宝》做实验。毕竟我们武术队的人不懂电影,也不太会电影里的那些打法。大家就不断磨合,看拍什么、怎么拍、怎么用人才合适,等实验结束,就开始拍《少林寺》了。”吴彬说。

拍《塞外夺宝》的那段日子让吴彬感触良多。他意识到,电影既是向世界推广武术的好路子,也能成为武术运动员退役后的一条出路。尽管他后来并未投身电影圈,但电影圈里处处是他的影子。

·1月27日,吴彬在北京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侯欣颖 / 摄)

甄子丹是他收进北京武术队的。

两人初见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吴彬带队去美国波士顿交流,甄子丹的母亲恰好在当地开武馆。借此机会,甄子丹表演了一番,吴彬看后表示:“这孩子如果回北京,肯定在武术方面有发展。”

甄子丹的父母听进去了。《少林寺》电影大获成功后,他们带着甄子丹和他妹妹到北京找到吴彬,希望让两个孩子进入北京武术队训练。但因为妹妹没有基础,吴彬只留下了甄子丹一人。

·1983年,吴彬(左二)为李连杰(右二)、甄子丹(右一)进行武术训练。

那时,甄子丹已年近20岁,和吴彬当年转班后面临的难题一样,腿太硬。“我当初是玩命儿练出来的,他也得经历这个过程。后来我看他硬练还是有一定难度,我就让他跟女队一起训练,先解决柔韧性的问题。”

之后的故事大家就不陌生了:甄子丹从北京回到美国后,赢得美国武术冠军,后来也成为了知名功夫影星。

·甄子丹出演《叶问》。

吴京走上电影路同样和吴彬有关。

他6岁进入什刹海体校学武,后考入北京武术队。当时,队里很多人都出去拍戏了,他也想去,吴彬让他先别着急,再多看看、多练练。他就去书店里买了好多电影方面的书,没事就翻着看。

·1995年,吴彬(中)、吴京(左)去美国交流。

“他对拍电影这事特别上心,我一看这样,就跟《少林寺》的导演张鑫炎说,我这儿有个小队员,你看看他想拍戏行不行。看完,张导觉得可以,说回去要根据吴京的形象量身定制一个剧本。”

吴彬回忆道:“结果等一年多后剧本出炉时,吴京的身高已经从1.5米窜到1.65米了,不像剧本里的小孩子了。张导只能改剧本,最后改成了《少林小子闯情关》。”

·吴京出演《少林小子闯情关》。

·吴京与谢楠结婚时,吴彬担任证婚人。

2005年,吴京在电影《杀破狼》中客串一个反派角色,和甄子丹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打戏。吴京拿刀,甄子丹拿木棍,两人现场打断了4根棍子,这场戏至今被网友拿来对比两人的功夫。

·《杀破狼》中吴京和甄子丹对打。

而在吴彬看来,不论是李连杰,还是甄子丹、吴京,三个人都对自己的专业很下功夫,“学武术是武术,拍电影是电影,都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弟子们也都没忘记吴彬的师恩。有一回,吴京和甄子丹在聚会中相遇,师兄弟立马合体给吴彬发来视频:“吴头儿,我和您另一个徒弟在一起呢,我们在这儿给您送祝福!”最近,吴彬收到了李连杰寄来的新书,笑着打趣:“这小子出书啦!”

·从左至右:李连杰、甄子丹、吴京。

曾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的张耀庭,亲笔写过六个字送给吴彬:“天下第一教头。”面对如此高的评价,吴彬连说“不敢当”。

但成绩不会说谎。除了培养出功夫影星,他筹建的北京武术队自成立后,12年间包揽了11届全国武术比赛团体冠军,唯独没拿金牌那一届,是因为那年他们全队出访美国。每每说起这些荣誉,吴彬便一再强调:“这其实是所有队员和教练共同努力的结果。”

吴彬将许多精力投入到在海外推广中国传统武术上。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1974年,他随中国少年武术团访问日本时,遇到了宗道臣。在活动中,宗道臣说:“我年轻时曾到中国学习少林寺拳法,回到日本后组织成立了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如今,我把正宗少林寺拳法在日本发展起来了,但中国已经没有了。”这话让吴彬心里十分不舒服。

“我们中国是武术的发源地,怎么会没有少林寺拳法呢?”吴彬憋了一口气,但也没说什么,只是让孩子们上台表演了正宗的中国功夫。“当时观众都起立鼓掌。等我们离开日本前,宗道臣讲话就变了,说中国少年武术团的表演非常成功。后来,他还多次率弟子到中国来交流。”

·中国少年武术团访问日本前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合影。

这些年来,吴彬经常去国外授课,还专门编写了易于当地受众掌握的武术教材。他希望“武术入奥”,也清楚地知道这件事的难点:中国功夫很有名,但如何能让大家认可它作为奥运会的一个竞技项目?

“刀枪剑棍,拳打脚踢,手眼身法步,这些东西我们中国人懂,但很多外国人不知道怎么回事。裁判规则、打分规则他们更是搞不明白,这样就很难办了,所以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向海外人群介绍、宣传中国武术。”

·吴彬(右二)和人切磋武术。(侯欣颖翻拍自旧照)

吴彬还很支持武术进学校。他认为,武术不仅仅是体育,也是文化,“忠义礼智信,武术文化里讲究的这些东西是很好的”。武术也可以理解为制止暴力、冲突的能力和技巧,“止戈为武,让小孩子们学学武术,有一个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建设保卫国家”。

7年前,在80岁寿宴当天,吴彬送给每名钦点的徒弟一把特制的剑,上面刻有“精、气、神”3个字。他觉得,人就得活出“精气神”来,基因之外,这或许才是健康长寿的良方。

·吴京(左)和李连杰(右)参加吴彬80岁寿宴。

监制:张建魁

主编:许陈静

编审: 苏 睿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