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粱到酱酒的发酵旅程,
要经历反反复复的八次。
那么,少几次行不行?
甚至,能不能一次酿好?
不是省时又省力吗?

不行。
整粒的高粱蒸煮后,
需要多轮次糖化发酵才能够把里面的支链淀粉转化为酒精
即便把它煮开花,
减少了轮次,
淀粉糖化发酵不完全,
产酒就少了。
浪费了不是?
此外,每轮次出酒的口味不同,
轮次少了也就少了一些特殊的香味。
那......能不能无限增加发酵的次数?
不就多来点风味?
不能!
淀粉已经转化完了,
酿个锤子出来?
那可不可以设法加快糖化发酵?
比如给高粱脱皮,或者粉碎?
粉碎自然可以,这办法叫“碎沙”。
但酿出的酒淡了,
也少了酱香的层次感。
脱皮自然也可以,
但去掉了高粱皮富含多酚类化合物,
比如单宁,
也就去掉了相当一部分的香味。
更何况高粱皮中果胶(白酒中甲醇的主要来源)的含量很低,
也含有一些天然酵母和酶,
酱香酒酿造当中的宝。
因此没人去给高粱脱皮,连试试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