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马云的一篇言论,说是让阿里的35岁以上的员工尽早离开阿里,因为他们已经很成熟了,掌握了很多行业先进的知识和理论,换句话说把人才还给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的35岁了以后就这么被嫌弃么?阿云2022年失业的时候因为怕父母担心,不敢告诉父母,公公婆婆,和失业的同事聚集在一间18平的小房间里一边找工作一边商讨可以创业的项目。虽然没有收入,但是觉得有归属感,那个时候阿云和妈妈说:好难啊,现在这个社会,该怎么办?阿云还记得,妈妈说了一句话,“难,就过去!”这句话一激励着阿云,一旦遇到想退缩或者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想起这句话,人生那么长,低谷只是一段时间,难就熬过去!

随着退休年龄的延长,想想现在35岁的年轻人,还有差不多30-40年的工作时长,但是放眼整个职场,已经很多单位把招人的年限设置在了35岁?35岁的年轻人有车有房有孩子,资本家们觉得他们已经不是合适的牛马了。

过年期间,小敏回到了乡下,遇到了因为孩子读书而放弃事业的姐姐,但是因为钱难挣,也在想办法开源,接近40岁的她准备尝试抖音直播,问小敏的意见,小敏和姐姐说可以尝试,但是不一定做的好,但是万一呢?是呀,万一呢?利用家乡的资源优势,小敏觉得总会有机会的!同时,小敏也劝说姐姐去学一门手艺,因为小敏觉得手艺是永远不会抛弃姐姐的,只要姐姐有这个手艺,就不至于饿死。

之前张学松老师在网上因为“文科都是服务业”这样的言论被起诉,对于像笔者这样的文科选手,到了35岁之后也深感力不从心,当被问到你有什么不可取代性时,竟然一时语塞,谁都可以,为什么是你?35岁以后是时候考虑下这个问题了。

笔者也建议大家多尝试下职业的多样性,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大厂员工失业以后,在好几个小公司做着类似顾问的工作,一方面可以维持之前的资源不被浪费,另外一方面也确实能够帮助到企业,也不会让企业觉得负担不起,毕竟大厂员工之前的高薪会让小企业望尘莫及,但是用小成本的形式也能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对于公司和员工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双赢的生意。

如果现在的你35岁,正处于gap的阶段,可以允许自己放空一段时间,好好想想接下来的路要怎么做,毕竟还要打工那么久,也可以认真的思考下接下来要做什么,是从事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但是可能没那么赚钱的,还是继续做为职场人做着一份自己不那么喜欢但是收入可观的工作?

人生的路有很多条,现在的你或许在谷底,越过去,会是不一样的风景。愿我们在顶峰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