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角落,小规模学校如点点繁星散落。

不管乡村陷入如何萧条的境地,总会有一方天地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哪怕身处于此的学生资质并不突出,也依然需要老师去倾力付出。

这些老师也许很长时间都默默无闻,只因为需要奉献就会义无反顾的扎根贫瘠山谷。

有的甚至拖家带口,在追名逐利的社会乱象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我们曾经八个多月没拿到工资,需要透支信用卡来维持日常生活,但并不会给班级学生透露出半点忧愁。

因为孩子是无辜的,不管是贫困的家境,还是不太完美的身躯都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

我要做的就是不放弃每一个留守儿童,既然他们选择了我,就要全身心的教授他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虽然有时严厉了点,但面对连家长都没办法的孩子,如果我们都不管了,那学校就会在他们整个人生当中丧失教育功能,而我也会因为没能试着挽救他们的人格而追悔莫及。

当我满怀信心引导他们变好时,现实往往会给我当头一棒。

“老师,我就是个傻子,你为什么要管我呢”?

对啊,我为什么要管,我和他们非亲非故,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图什么呀?

他们的前途或许早已注定,但我并不相信努力拼搏改变不了原本既定的命运。

至少我希望他们可以去试一试,哪怕微乎其微,哪怕四处碰壁、身心疲惫。

因为逐梦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只要永不放弃就会有奇迹的大驾光临。

每一个孩子都担负着光大门楣的重任,虽然这个事情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起。

但他们从出生那天起,父母就开始幻想以后将会步入怎样的辉煌。

有些家长受了一辈子的罪,吃了一辈子的苦,只希望孩子们能够有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好家庭,从此衣食无忧。

而家长愿意把见证学生成长、培养他们成才的唯一机会交给我,我便觉得“老师”这个身份便不再平凡。

只要上课的铃声还在响起,教育的使命就要有人默默肩负。

我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期盼年轻一代心中有信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才会有更大的希望。

虽然,与我所带的这些学生而言,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太过遥远,但我希望他们以后不要为私欲而活,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讲文明、懂礼貌”,往小了说就是注重个人卫生,往大了说就是在构建和谐社会。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爱国的表现,并不是奔赴疆场才算热血报国。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举手之劳就是奉献、就是敬业。

生活当中每一类人都不可或缺,都在无形中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基层落实当中。

我希望我的学生就算没能成为国之巨匠,也要活出精彩的人生,不要陷入自我怀疑与批判的视角。

青春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所以乘着年少的心躁动,乘着好奇的心还在,跟着老师指引的方向无畏前行。

一些家长也曾无意间谈到孩子上大学的场景,哪怕从出生时就已经落后不少,但依然憧憬着他们体面的生存。

所以,懵懂可能并不是看起来无知那么简单,在我看来是一种行为与习惯的肆意迁就。

所有的幸福生活都来源于奋斗,而奋斗本身就倍感煎熬。

“人生的痛苦有很多,而学习并不在其中”,这个道理我也经常告诉他们。

只有自己看得起自己,只有自己先振作起来,人生才会有更多的出路与选择。

贫穷限制不了想象,身残的现状也应带有不屈的意志。人若没有靠山,就得挺直脊梁、活出个人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