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141”工作体系 网格层面解决率达90%以上

渝中区人大代表视察大溪沟街道社会治理中心暨“141”基层智治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讯(记者 唐孝忠)2月28日,渝中区人大大溪沟代表组视察社会治理中心及“141”基层智治工作,记者从该活动中获悉,大溪沟街道已构建起党建统领的基层治理“141”工作体系,1,指一个基层治理指挥中心,4,指将街道“10办7中心”、100余名干部职工纳入拉通使用的“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四个板块,1,指一个网格。

渝中区大溪沟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具备“五室一端一中心”,即矛盾调处室、法律门诊室、心理服务室、数字城管室、群众接待室、指挥调度中心、智慧监控分析系统,还有大溪沟派出所罗家院社区警务室。大溪沟街道推动制度体制系统重塑,由班子成员轮流担任指挥中心轮值指挥长,抽调3名年轻干部组建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工作专班,完善“1+3”日常运作体系,统筹推进多跨、突发事件处置。

“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和“平安法治”四个板块拉通使用后,结合校园周边安全隐患突出、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难等实际情况,按照“固定岗位+特色岗位”形式划分岗位22个,设立固定岗位20个和“校园安全”“河道巡查”特色岗位2个,制定岗位职责清单。推动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税务所等派驻机构全部纳入“四板块”管理,平安办、司法所常驻,进一步整合辖区资源力量,强化条抓块统,体系作战。

打造智治网格,延伸治理触角

大溪沟街道以网格为单元核准人房地事物,强化数智赋能,推进“线下网格”和“线上网格”协同,细分网格扁平治。持续深化“党建扎桩·治理结网”集成改革,将扁平化管理作为网格设置重要依据,优化调整89个居民网格、3个专属网格、404个微网格,配齐配强“1+3+N”网格力量495人。目前,共处置网格事件8803件,网格层面解决率达90%以上。

立足网格化治理、“五社联动”等社区治理机制实践,以地区基层社会治理联合会为依托,吸纳国家电网渝中分公司等70余个社会成员单位和组织共同参与网格治理,推动打造罗家院社区第七网格“e电养老”和红球坝社区第十一网格大礼堂“国潮文化体验和演艺空间”等9个示范网格,营造各方力量主动融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聚焦城市运行、社会治理、便民服务、应急管理等多跨协同领域,结合辖区教育资源丰富、老旧小区众多等特点,在核心业务事项梳理基础上提炼“一件事”场景,加快推动“一件事”典型应用破题见效。对街道现有城市管理、公安“雪亮工程”、消防预警平台等多个系统进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将有条件的系统在指挥中心进行功能整合,目前已实现“一平台多系统”展示和数据统计。参与市级重大应用在基层贯通落地,主动对接承接、积极先行先试、力求实战实效,全面做好承接试点运行准备。目前,已实体化运行“渣土车监管”一件事,正承接试点“消防车通行保畅”一件事、“城市内涝治理”一件事。

参与视察的渝中区人代表纷纷肯定大溪沟街道社会治理中心的功能以及“141”基层治理体系的高效,并提出相应建议,助推该体系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