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和诸葛绪各率三路大军伐蜀,最终,在钟会十余万主力的牵制下,邓艾趁机偷渡阴平,灭亡了蜀汉。
蜀汉被灭,邓艾和钟会本来是魏国最大的功臣,然而,两人都死于非命,被司马昭除掉。
邓艾死于被钟会的污蔑,钟会诬告邓艾有反心,司马昭下令钟会将邓艾收押,押往洛阳。后来,在押送途中,监军卫瓘派和邓艾有仇的将军田续追上邓艾的囚车,将邓艾父子杀死。
钟会死于叛乱,灭蜀后,钟会手握二十多万大军,野心越来越大,随即挟持手下的将士反叛司马昭,进而夺取天下。最终,因为人心思归,部下都想回到京城领赏,不愿再为钟会卖命,激起了兵变,钟会被胡烈的儿子胡渊率军杀死。
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在钟会伐蜀,反叛司马昭之前,钟会的哥哥钟毓曾私下里提醒司马昭说,他弟弟钟会这个人,喜欢权术,野心很大,不可专任,说不定以后要搞出大事情。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毓曾密启司马文王,言会挟术难保,不可专任,故宥峻等云。
而司马昭听了钟毓的话后,表扬了钟毓的忠心,并笑着当场表示,如果以后钟会真的搞出事情,他不会祸及钟氏家族。
《汉晋春秋》记载:文王嘉其忠亮,笑答毓曰:"若如卿言,必不以及宗矣。"
司马昭说话算话,钟会反叛后,司马昭没有将钟会灭族,只是将钟会收养的两个养子处死,其余钟氏家族的人,全部赦免,而且,还官复原职。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会兄子邕,随会与俱死,会所养兄子毅及峻、辿等下狱,当伏诛。司马文王表天子下诏曰:"峻等祖父繇,三祖之世,极位台司,佐命立勋,飨食庙庭。父毓,历职内外,幹事有绩。昔楚思子文之治,不灭斗氏之祀。晋录成宣之忠,用存赵氏之后。以会、邕之罪,而绝繇、毓之类,吾有愍然!峻、辿兄弟特原,有官爵者如故。惟毅及邕息伏法。"
有个疑问,钟会的哥哥钟毓,为什么要司马昭防备弟弟钟会呢?
为什么钟毓作为哥哥,不向着自己的弟弟,反而向着外人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
钟家是汉末三国的世家大族,其父钟繇担任过太傅,和司马懿的官职一样,在魏国享有极高的威望。
钟毓和钟会从小就很聪明,长大后,都为司马氏效力,只是,弟弟钟会的野心大一些,而钟毓的头脑要务实一些。钟毓非常了解他弟弟钟会,不甘人下,野心勃勃,早晚要出事。
《世说新语》里面记载了一件事,就说明钟会这个人,心很大,遇事也不给司马昭等人的面子。
司马昭和陈骞、陈泰一起乘车出行,路过钟会家门口时,司马昭喊钟会一同乘车,随即驾车离开。等钟会跑出来时,车子已经走远了。钟会赶到后,司马昭嘲笑钟会说:“和别人约定时间一起走,你为什么迟迟不出来?大家盼着你,你却遥遥无期。”钟会回答说:“矫然出众、懿德实才的人,为什么要和大家合群?”司马昭又问钟会:“皋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钟会回答说:“比上不如尧舜,比下不如周公和孔子,但也是当时的懿德之士。”
这里面,大有文章,钟会的父亲是钟繇(音遥)。陈骞的父亲是陈矫,司马昭的父亲是司马懿,陈泰的父亲是陈群,曾祖父名陈寔(音实)。钟会在回答司马昭的问话时或者直用其名,或者用同音字,以此来报复他们三人。
由此可见,钟会遇事也是不给司马昭的面子的,连司马昭他都硬刚到底,这样的人,不出事才怪。
钟毓担任过廷尉,曾审问过征西将军夏侯玄一案,夏侯玄作为当时的名士,也担任过太常,威高极高,中书令李丰和皇后父亲张缉曾打算诛杀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最终,事败被杀,灭三族,而负责此案的人,就是钟毓。
钟毓很清楚,造反是不会成功的,一旦失败,将会灭族,于是,他只能提前预判,做到未雨绸缪,提醒司马昭,以换取司马昭的特赦。
参考资料《三国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