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素问》记载:“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

肝为“风木之脏”,具有东方少阳升发向上之气,肝脏的生理特性也符合春木的柔软新嫩、生机勃勃。

所以,春季是养肝的好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学理论中的“肝”,处于人体中焦(腹部中间位置),是一身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主疏泄全身气机、血液、津液等。肝疏泄功能正常,是保持肝脏本身功能以及其他脏腑功能协调有序的重要条件。

所谓“百病始于气”,肝气郁结也是很多疾病的“根源”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肝气郁结易生结节

气机阻滞,会导致脾胃运化水湿、津液的功能下降,生湿生痰;身体里血液的流动依赖气机推动,气滞状态下,身体内部就会出现气滞血瘀;瘀堵时间久了,产生郁热,郁久化火、炼津为痰,会使人体产生痰湿

武汉颐年堂中医门诊部夏振信教授说这些都是导致疾病的病理因素,尤其是容易出现结节、增生等为问题。

图源来源于网络,请勿擅自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来源于网络,请勿擅自转载

气滞、血瘀、痰浊会随着人体经络跑到身体各处,就会在不同脏器长成结节。

痰浊血瘀随着肝经循行到喉咙,搏结于颈、留而不去,则成甲状腺结节;聚于乳络,就是乳腺结节;痰湿互结、痹阻肺络,就是肺结节。

因此,调理各类结节,中医一般都是从肝入手。疏肝理气,是结节增生人群一定要重视的事情。

日常如何疏肝理气?

想疏肝理气,不仅可以找专业中医师辨证论治,还可在日常生活中重视“一根、两花、三处穴”。

"一根":萝卜

萝卜,属于传统药食同源的食材,在中药上多属消导类药物,可化痰止咳、下气宽中、清热畅通、消肿散瘀等,日常食用可以适当配一点油荤肉类,如排骨萝卜汤、牛肉炖萝卜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教授提醒大家,萝卜熟者味甘性平,适合大多数人群,但生萝卜味辛性凉,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群。

"两花":合欢花、玫瑰花

这两种花也是药食同源目录中有明确记载的食材,尤其推荐给爱喝花茶的人群。

合欢花,解郁安神、理气活血,可改善心神不安、胸闷、视物不清、失眠等情况,可制成合欢花茶、合欢花粥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玫瑰花,行气解郁、和血止痛,对于肝郁犯胃、胸胁胀痛、呕呃食少、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等的人群都有不错的缓解作用,日常煮粥、泡茶、做饼等吃法多样,老少皆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处穴":膻中、行间、太冲

揉按穴位也可以帮助顺通肝经中的气血运行,对疏肝理气有好处。

【膻中穴】

膻中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它是任脉上的穴位,其实是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也就是脏腑之气汇聚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情不好或者生闷气的时候,按下这里会有痛感。在这个膻中穴的位置上点按,以能感受到酸麻胀的力道为佳,每次揉按几分钟,就能简单改善胸闷烦躁的情况。

心情好了、气顺畅了,肝气自然舒畅也就能进一步改善结节等问题。

【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足背上方,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的中间交界处的凹陷。

“行间”也就是表明肝经的水湿风气从这里顺传向上,循行入经。它是调理肝经的常用穴位,可疏肝泻火、疏利胸胁,推荐肝郁气滞而导致肝火旺盛的人群多多揉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冲穴】

沿着行间穴往上不远就是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属足厥阴肝经。中医上经常把太冲穴比作“人体出气筒”,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疏散郁结在内的肝气。

以上两个穴位还可以搭配揉按,没事就可以按一按,一开始可能按上去会痛,坚持揉按放松,会慢慢减少酸痛感,“通则不痛”

以上内容仅作科普讨论

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