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月2日的清晨,美军指挥部陷入了一片惊慌之中。就在刚刚,美第七师炮兵部队遭受了猛烈的炮击,七百多名士兵伤亡,精心构建的防御设施化为废墟。美军不禁怀疑,难道是志愿军掌握了某种神秘武器?
最终,美军的疑惑得到了证实。重创他们的,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21师。这支神秘的部队,拥有一种威力强大的苏联武器——“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是二战时期苏联研发的一种火箭炮,标准名称为BM13多轨轮式自行火炮。它的口径为132毫米,每辆炮车上都装有16枚火箭弹,每一枚的最大射程可达8500米。该武器采用电气发射,可以在瞬间发射出大量弹药。这种火炮具有口径大、火力密度大、发射快速等特点,同时在战场机动性也非常出色。
在苏德战争中,“喀秋莎”火箭炮曾让德军闻风丧胆。德军给它起了很多绰号,比如“斯大林的管风琴”、“地狱管道”、“一百公顷管风琴”等等。“喀秋莎”凭借强大的火力,从莫斯科打到柏林,亲手埋葬德国法西斯政权。在远东战役中,苏军的“喀秋莎”,也让日军关东军吃尽了苦头。
1950年,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开始了。党中央早就看中了“喀秋莎”火箭炮的非凡威力,于是便向苏联方面交涉,希望可以得到这种武器。在朝鲜战争开始之后,苏联开始大量向中国提供武器,“喀秋莎”就是其中的一种。
1950年11月,刚刚完成赣南粤北剿匪任务并取得胜利的四野第48军143师,北上至辽宁阜新,在接收了120辆“喀秋莎”火箭炮车后,被改编为火箭炮兵第21师。师长由吴荣正担任,政委和副政委分别为刘禄长和吕琳。
143师是一支英雄的部队,著名的战斗英雄董存瑞就出自这里。然而,火箭炮与以往的任何一种武器都不同,掌握起来并不容易。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我军请来了苏联的专家,对部队进行指导。尽管专家教导认真,官兵学习刻苦,但这种电气化的新武器对文化素质要求较高。为了追求更高的打击效率,官兵们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的很长时间里,都在加紧训练,未能踏上战场。
第21师如此谨慎小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经济问题。当时,苏联给中国提供武器都不是免费的,需要我们付费购买。当时的人民币并没有什么国际地位,想要买武器,只能用大批的粮食、蔬菜,或者真金白银去换。“喀秋莎”的价格不菲,光是一枚炮弹就需要六两到八两黄金!而国家的黄金储备不多,所以我们的炮兵必须要珍惜每一颗炮弹。
就在第21师加紧训练之际,志愿军已经悄然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在第一次战役到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的穿插、包围战术大显神威,将战线从鸭绿江畔推回了三八线以南。然而,美军的炮火优势也给各级指战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时,美军的一个师拥有近千门火炮,其中包括72门榴弹炮、120门各种直射炮,以及各种口径的无坐力炮、迫击炮等等。美军在朝鲜的7个师和一个第8集团军总部共拥有6049门各种火炮,其中568门为大口径榴弹炮。而志愿军的第一批入朝部队,4个主力军才有三千多门各种火炮,其中的大多数还是老旧的小口径的山炮、野炮,甚至是迫击炮。7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仅有190门。后入朝的非主力军,火炮的数量则更少。
在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炮兵火力不足的缺点,直接导致了战役结果不如预期。当时,一部分志愿军在副司令员邓华的指挥下,向东线敌人发动了攻势。凭借前几次战役打出来的威慑力,起初的志愿军势如破竹。然而,当他们攻击到砥平里时,却吃了大亏。砥平里驻扎了美军第2师第23团、法国的一个营、一个坦克连,还有一个重炮营,总兵力超过了六千人。这些部队有环形防御阵地的保护,志愿军的武器很难对他们造成有效杀伤。1951年2月13日,8个团的志愿军,对砥平里发起进攻。由于缺乏重武器,我军始终无法攻克敌人的防线。最终,攻击砥平里的战斗未能取胜。而这次战斗的失利,也让一场本可取得的胜仗变成了平局。志愿军对重火力的需求,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1951年7月,第21师终于准备就绪,携带“喀秋莎”火箭炮进入了朝鲜。尽管此时的志愿军已经接收了大量苏联重武器,但在装备上仍然与美军存在相当的差距。尤其是美国的空中优势更是不容忽视。“喀秋莎”虽然火力凶猛,但总体体积太大,一旦被敌人的侦察机发现,必然会遭受集中攻击。因此,为了做好隐蔽,“喀秋莎”一直都是在小路上行进。进军途中,炮身都被严密遮盖,车头、车顶也都用松枝伪装。这也就造成了一些误会:很多志愿军战士都误以为这些卡车是运输架桥钢架的。
时间很快到了1951年9月1日,“喀秋莎”火箭炮终于等到了出手的机会。根据侦察员的情报,志愿军首长得知,美国第七师的炮兵阵地就在附近。于是,21师第203团奉调出征,他们用384枚火箭弹,瞬间消灭敌军七百多人!美国人惊呼:志愿军这是扔了原子弹吗?
初战告捷之后,志愿军在东线再次发动攻势。21师203团来了一次齐射,消灭五百多名敌人;一个月后,第21师202团,又在天木洞重创敌军,收割了美国骑兵一师的八百多个人头。志愿军的局部火力之强,隐隐有了超过美国的势头。美军司令官李奇微甚至感觉,苏军已经直接介入了战争。
随着战斗的进行,“喀秋莎”的威力似乎变得越来越大。正如同志愿军喜欢打夜战一样,“喀秋莎”也经常昼伏夜出。在白天,部队往往在非常逼真的伪装之下,静静等待机会;夜幕降临后,他们就会悄无声息地运动到指定位置,向着既定目标打出一到两轮齐射,然后迅速撤走。这套战术,被称为“快去、猛打、快回”。美军虽然后来对“喀秋莎”的参战有所察觉,但由于夜间无法进行空中侦察,始终未能找到志愿军火箭炮部队的确切位置。
为了最大限度杀伤敌人,“喀秋莎”部队还联合其他炮兵部队,开发了“假延伸”战术。在阵地对峙阶段,敌人必然会躲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工事中,消耗我们的火力。想要发挥“喀秋莎”的威力,必须要“引蛇出洞”。因此,我军的炮兵一般会进行一轮短促射击,然后将炮火渐渐向敌人后方延伸。炮火停止后,我军便会吹响冲锋号,制造步兵即将冲锋的假象。此时,敌军必然会从工事中探出头来,组织防御。而此时,正是“喀秋莎”大显身手的时候。
上甘岭战役爆发后,第21师209团紧急参战。在攻打597.9高地时,我军动用了24门“喀秋莎”火箭炮,与15军的104门火炮相配合,打了一次很经典的炮战。战斗开始后,炮弹已经有了很大盈余的炮兵部队,先是对敌人的阵地进行了一次猛烈地炮击。炮火延伸之后,冲锋号响起,敌人立刻从工事走出来,进行防御准备。此时,所有的“喀秋莎”突然来了两轮齐射,在13分钟内将敌人阵地化为火海,消灭了数百名敌人,为之后的攻击做好了准备。
不过,在战斗之后,志愿军的副司令员陈赓将军,却对第21师提出了批评。原因很简单:他们使用弹药的数量太多了。当时,中国还无法生产“喀秋莎”的炮弹,一切都要依靠进口。一枚炮弹六两黄金,实在是太贵了。虽然齐射的战果显著,但是对弹药的消耗量太大。老是这么打,我们有些打不起。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陈赓将军似乎有些吹毛求疵。但是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也能看出,当年我们的开国将领,对于战场效果的严格要求。其实,以弹药的消费比上来看,志愿军已经远远领先于美国。但是,这仍然没有达到将军们的要求。中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也正是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1953年10月,第21师火箭炮兵成功完成作战任务,光荣地返回祖国。他们在两年半的战斗岁月中,与12个军密切合作,在其他炮兵部队的支援和步兵的协同之下,参加了三十多次各种规模的战斗,消灭了敌人超过了十万人。他们摧毁了56辆坦克、230余辆汽车、30余门火炮,并且击落、击伤了24架敌机。
此外,第21师的官兵之中,共有2322人获得了“人民功臣”称号。他们优秀的表现,赢得了志愿军司令部和步兵的广泛赞誉。每一次战斗结束后,步兵都会向着21师官兵大喊:“炮兵万岁!”他们谱写的英雄篇章,必将永载史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