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读:用十场文学艺术漫游,为困惑的年轻人开出一剂“妙方”。

文|三木

许多学者认为,进入现代化的一定阶段后,必然伴随社会风险的增长。如今,我们一边享受着科技发展、信息爆炸带来的便利,被排山倒海的短视频轰炸所填满,一边又陷入到未来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焦虑。而近期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播出,由湖南卫视曹怡佳团队担纲制作的《湘行漫记》恰如其分地为困惑的年轻人开出一剂“妙方”,主动融入年轻人视角,用与十位文学艺术家的十场漫游、十次深入漫谈,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节目线索人、芒果新生郑方一所言,“我们希望通过节目告诉大家,这种充满着人文素养的诗意的生活方式,是值得追求的。”

到底是怎样充满着人文素养的诗意的生活方式?在与郑方一交谈后,或许可以用著名作家韩少功在《山南水北》中叩问生活的意义后所做的尝试,来同样概括这档节目——“扑进画框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韩少功的“不相信”,《湘行漫记》秉持着现如今对文学艺术少有的「笃定」,相信文学艺术以年轻态的表达能够引发观众的触动、引领大众的审美、调动人们理性的思考。这在国内现有的人文纪录片中,是「难得」所见的视角够独特、气质够新颖、野心也够大胆的节目,让观众芜杂的思绪在围坐而谈中平和下来,更在文学艺术作品里,探寻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

观察:真实自然的年轻视角

《湘行漫记》创造性开辟了说走就走的Citywalk风格,不管是拍摄场景还是限定路线,都释放着真实的质感,不拘一格的叙事视角令触动在自然中发生。

“完全没有经验”,初次担当一档节目的核心人物,对此全然陌生的郑方一直到正式录制前都很紧张,“我不确定我在镜头里应该怎么表现才是导演组想要的,同时又能让嘉宾进入节目当中”。与此同时,对于即将对话的对象作为一个个在各自领域熠熠闪光的人,也让郑方一更加诚惶诚恐。

但恰恰是这份“诚惶诚恐”与节目想要的真实质感不谋而合。

即便前期尽可能做足了准备,但在真正交流的过程中仍然会因为不了解对方的说话方式、语言习惯,不了解他的节奏而慢慢摸索。在郑方一看来,每一次“湘行”的交流,都像是一个与陌生人相识,但极速进入相知的过程。因此,“郑方一”的加入不只是完成节目的线索,更是真实的人,“对于观众来说可能是同学、朋友,对嘉宾来说我就是一个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节目组也为郑方一预留充足的发挥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大家通过交谈尽可能“无限”地了解一个人、了解这个地方背后的文化,更突显节目的真实自然。

但对于郑方一而言,这档节目最真实的地方还在于节目整体营造的“置身感”。相比于坐在镜头前、待在书房里,《湘行漫记》真正把嘉宾拉回到与他们的作品、人生相关的地方去,从而打开从现实世界“进入”文学艺术作品的通道,引导着节目的层层递进。

比如在“从山南水北到海角天涯”一集里,就展现了节目将人们置身于场景中的触景生情,充斥着久别重逢带来的真实美。当韩少功坐在茶楼里谈到《天涯》杂志的创刊过程时,《天涯》杂志前几代主编惊喜出现。起初,众人围坐桌前,闲散地讨论着《天涯》杂志的创刊往事,逐渐带到那段记忆里后,大家打开了话匣子,一起回想《天涯》曾引领的文学风尚,回忆年少时期的意气风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时候你被突然打动,或者感受到充满力量的瞬间并不是来源于鸡汤,也不是来源于说教,可能就是因为一些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因为一些真实的人在真实的生活环境里的自然呈现。”郑方一说道。而这种真实也得以让观众真正逐渐进入到嘉宾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青涩的表达、真诚的对话,天然的环境、陌生的对象,让情感自然流淌的同时,也让《湘行漫记》中的每次对话既有盎然趣味,也值得默默品味。正是这样强调自然的叙事节奏,让《湘行漫记》从一众文化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在真实不做作的态度中感受生活、感受治愈瞬间,为观众带来一系列难得的震撼与触动。

引领:触碰诗意的人文美学

自然舒缓的节目调性,时而松弛、时而辽阔,打破传统人文纪录片的严肃性;而《湘行漫记》指向的主题、讨论的话题也如一场场漫谈,从文学、雕塑、建筑、音乐、舞剧等类型丰富的当代艺术项目作品,朝着更多元、更辽阔的方向延展开来。

“坦诚地讲,时下年轻人对真正的文学艺术的了解是有限的,包括我在内。”在郑方一看来,即便是流行度较高的音乐门类,人们对音乐作品本身或许并不陌生,但其背后的创作背景、作曲者却知之甚少。因此,《湘行漫记》首先实现的便是为当下的年轻人进行文学艺术的科普。

没有人不知道矗立在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但很少有人知道雕塑家黎明在创作过程中,用“方圆结合”表现精神的飞扬,用雕塑脖子上的“霸蛮筋”,隐喻青年毛泽东深切的期盼。而对于“建筑学”来说,这个词在拉丁文中的含义是“巨大的工艺”,其背后蕴藏的美学规律,却少有人能够深入剖析。通过建筑师魏春雨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建筑也可以有“人情味”,“它是石头的史书,承载和记录了我们的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他们的作品出发,这些文学艺术家和他们对各自文化艺术领域的理解共同构成了《湘行漫记》最稳固的主体。他们跨越年龄、阅历、流派,因为热爱而笔耕不辍、创意不息,在节目中向观众诉说着自己的创作理念、艺术思想,共同绘就一个诗意盎然的文学艺术世界;他们的作品承载着最绵柔的温情,在行走漫谈间把真实的、多面的自己置于镜头前,让观众进入文学艺术背后鲜活而立体的人。

正如郑方一所说,“‘知道’是尊重、喜爱的第一步。”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去探讨文学艺术之于普通人的意义,“即使观众对作品本身没那么感兴趣,但这些作品的背后,很多创作者的人生态度,他们的形象,甚至于他们的谈笑风生,总是能够给年轻人提供一些情绪价值和情感出口的。”

从“永远热爱永远风华正茂”的豪情壮志,到“无双毕竟是家山”的“吾家如山”;从“只等一人”中感受作曲家心目中的《边城》,到在“如何是好”里思考“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十二期节目、十位文学艺术家,观众随着他们创作历程一边回望,一边思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网友都说,站在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下面不知道怎么就哭了。节目组在拍摄之初也探讨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会情不自禁的哭?制片人曹怡佳表示,“就是尺度拉开了,雕塑的伫立可看做是一个宏大的‘秩序’,当人们置身现场,就会突然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而感慨。”

曹怡佳认为,节目中对罗霄山的呈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每年的固定时节,都会有成群的候鸟飞过鸟道,无论陆地上的人类如何,它们始终一往无前。因此,再回过头看自己,就会感到生活中的那些琐事、焦虑、迷茫,只是微点里的微不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少功在《地图上的微点》里写:“那些平时看起来无比巨大的幸福或痛苦,记忆或者忘却,功业或者遗憾,一旦进入经度与纬度的坐标,一旦置身于高空俯瞰的目光之下,就会在寂静的山河之间毫无踪迹——似乎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也永远不会发生。”在浩阔的地貌中,在宏大的秩序前,我们往往会感到一种平静。

可见,从文学文艺创作到人性人类社会存在发展,讨论的话题虽然逐步升级,却并未让观众感到晦涩难懂。《湘行漫记》通过近距离感受文学艺术家们的真实生活,让观众去感知生活里那些充满“诗意”的生动瞬间,引领大众文化,实现对大众审美的提升。

升维:在地文化的当代表达

毋庸置疑,作为一部以在湖湘大地上成长起来的文学艺术家为核心的人文纪录片,满满的湖湘味道使《湘行漫记》成为湖湘文化的一个极致缩影。

从节目本身看,“湘行”的足迹遍布湖南人文景观、山水胜地的不同角落。从长沙橘子洲头、岳麓山下,到岳阳洞庭湖、湘西惹巴拉、罗霄山脉,还有以长沙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为代表的洋湖湿地建筑群等拍照打卡圣地……跟随《湘行漫记》,观众得以感受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也对“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纵观整季的十二期节目,《湘行漫记》不仅以湖湘文学艺术代表品读湖湘文化、述说湖湘精神,更在此基础上大胆地实现了在地文化的当代表达,呈现出国内文学艺术在地全球化的视野高度,节目的疆域也更加通透豁达。

比如《鹤鸣罗霄》这期节目中,郑方一与当代艺术家冯放老师来到罗霄山,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候鸟,聆听它们微波荡漾的心旌,也观察它们的翱翔、着陆与栖息。而罗霄山候鸟围猎事件更成为冯放创作的灵感起源,通过《鸟殇》《鸟道》等一系列创作,透露着对自然生态的现实观照,不断唤醒着人们对于候鸟命运的关注,引发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再如《只等一人》这期,作曲家杨天解用音乐向人们述说着那些古老的、传统的、民族的、闪着光的故事,也在身体力行,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用音乐结合湘西音、调创作真正属于湘西、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的的舞曲,将交响乐与传统民乐相结合,让我们的交响乐也走向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国艺设计院院长谢天曾表示,在地全球化是在地文化的一种当代表达。所以,《湘行漫记》并非一档目光只局限于湖南的、文学艺术漫谈节目,它构造了一个人们理想的文学艺术世界,虽然没有具体规则,却能让每位观众拥有“自由的想象空间”。

可以看到,作为一次文学艺术漫游,《湘行漫记》唤活了文学与艺术的神采,让深厚的文学底蕴浸润到普通人的心中。而谈及首次深度参与一档文化纪录片的收获,郑方一首先想到的是韩少功为他留下的十个字——“心中想大事,手上做小事”,“这十个字看起来很朴素,但其实有时候能解决很多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网络视听作品“5秒就要快速吸引关注”的今天,《湘行漫记》依然不急不缓地为观众带来治愈。这种治愈,始于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停留,成于每个人都有对“扑进画框”里的生活的热望:《湘行漫记》的十次漫谈,唤醒了当代人对于文学艺术家的尊敬、对文学艺术的崇尚、对现实生活的感知、甚至于对人类命运的思考。由此,节目也试图让观众看到“文学艺术有什么意义”的答案,就是或许我们终其一生无法成为文学艺术大家,但却能在“人均迷茫”的风险社会里多一丝“笃定”。

希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画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