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田没了,家也没了,以后我们该怎么办呢?”长江三峡岸边,一名面容沧桑的妇女推着残疾的丈夫,遥望着不远处的三峡大坝,眼神中不是因这项宏伟工程的喜悦,更多的是忧愁、迷茫,这便是张秉爱和丈夫如今的日常。

上世纪九十年代,历经40年争论的长江三峡大坝被敲定下来,一项人类史上最艰巨、庞大的建筑工程即将到来。如果成功建好三峡大坝,那么将会对能源、防洪等领域带来长远利益,怎么看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最让专家头疼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沿岸居民的搬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大坝规模庞大,方圆几十里内的村镇都将会被淹没,经过粗略统计竟牵扯到了高达113万居民。可能有人会纳闷,政府部门给村民们做好思想工作,给予足够的补偿然后帮忙搬迁,这不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吗?

按照最初的计划,这110多万居民将会在10年左右全部搬走,但凡事总会出现意外,阻碍计划的正常进行。

在全民响应号召搬迁时,偏偏冒出来了一家“钉子户”,面对政府给予的优厚补偿和安置房,说什么也不肯一起搬走,他们便是开头张秉爱夫妇一家。难道是嫌钱不够,安置房不够宽敞吗?张秉爱一把鼻涕一把泪,向人们哭诉道:“这跟钱多钱少没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为何大局当前,张秉爱要当“钉子户”呢?

在湖北宜昌秭归县桂林村,这里的村民受崎岖山路阻隔,常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主要靠耕作来养家糊口。每当说起张秉爱,同村的街坊邻居都忍不住感慨:“真是个苦命的女人啊,就没享过一天的福!”

村民口中的张秉爱,因长期辛苦劳作皮肤黝黑,面容沧桑,谁也没想到在二十多年前,她还是俊俏、活泼的女孩。原来张家家境向来清贫,一亩三分地勉强支撑到张秉爱念完中学,根本无力负担往后的费用,于是她便像村里同龄女孩一样辍学回家,等待父母媒人安排婚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一连问了几个男方家庭,一听张秉爱家的条件后纷纷闭门谢客,都担心她会成为自家孩子的累赘。唯有村里一个名叫熊云建的残疾男人,他早年外出务工不小心伤了一条腿,干不了重活累活,也早已对谈婚论嫁失去了希望。二人在媒人的撮合下,都觉得自己条件已经够差了,如今又有什么资格嫌弃对方呢?

嫁到熊家后,张秉爱比以往变得更加勤快能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饲养牲畜,然后扛着锄头到田里耕作,熊建云则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妻子分担压力。特别是二人有了孩子后,张秉爱不愿让孩子跟着吃苦,干活更加卖力,一度成为村子里的劳动模范。

可随着丈夫病情渐渐恶化,大多数时间只能卧床休养,她也意识到了光靠种田根本不足以养家,于是便砸锅卖铁凑出了承包土地的钱,因地制宜发展水果种植。没想到丰收的第一年,张秉爱家的果园就因品质优良,立马卖出了好价钱,夫妇俩脸上洋溢着幸福,开始期盼着好日子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在这紧要关头,搬迁的通知打破了一家人的计划

这天张秉爱这在果园里忙活,看到周围的村民放下工具,纷纷往大队告示栏那边凑过去,心中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难道要发生什么大事?她也跟着凑过去,听到了村干部的话:“政府打算修建大坝,咱们和周围几个村都要搬走,不过放心,政府会给相应补偿的。”

听说有补偿,大伙七嘴八舌议论起来,觉得搬走也不是什么坏事,不仅有钱拿还有新房子住,何乐而不为呢?但张秉爱脸上没有一点喜色,她失神般回到自家果树下,望着即将丰收的硕果喃喃道:眼看着日子就要好起来了,真是造化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将这件事告诉了丈夫,熊建云也备受打击,不过他更多的是痛恨自己残疾,不然就不用妻子承担这么多压力。经过几日的深思熟虑,夫妇二人达成了共识,来到村委办公室郑重其事地宣布,自己家不愿搬走。

这句话可急坏了村干部,修大坝是国家的意愿,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可不是你说不搬就不搬的!为了不耽误搬迁工作,村干部立马登门慰问,顺便给夫妇俩开导思想,承诺政府绝不会亏待村民们,赔偿一分不差交到他们手中。

张秉爱沉着脸回答:“你把我们想成什么人了?我们可不会占政府的便宜,跟钱没有半码关系。”

“那究竟是为了啥?”村干部哭笑不得的问道。张秉爱夫妇表示,自己已经对这片土地产生了真挚的感情,是它养活了一家老小。况且丈夫身体残疾,自己又除了种田什么都不会,搬走后又靠什么继续生活呢?眼看一家人如此倔强,村干部只能作罢,先将其他村民搬走,日后再过来开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其他村民搬走后,这家人过得如何呢?

自成为“钉子户”后,张秉爱眼睁睁看着左邻右舍搬走,曾经热闹的村子变得无比冷清,心中倍感寂寞。由于附近村镇几乎无人居住,学校也都纷纷关停搬走,孩子上学也成了一大难题,只能每天早起往更远的地方赶路,都不知道磨坏了多少鞋底。

更要命的是,大坝修建几年后,江中的水位不断上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张秉爱一家的房子。特别是汛期来临,溢出的江水一不小心就会涌到她的家中,村干部担心这家人的安全,再次派人上门劝说,如预料之中被拒之门外。好说歹说,张秉爱才选择退让一步放弃了老房子,在离果园不远的地方搭了个临时住所,那股倔强劲儿令人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环境因素改变,当地气候变得越来越潮湿,熊建云常年卧床不起,身上也难免出现了各种病症,每日为此寝食难安。为了治好丈夫,张秉爱拿出好不容易换来的钱,一夜之间全家再度一贫如洗,前方的道路充满了绝望。

反观配合政府搬走的村民们,不仅拿到了合适的赔偿,还住进了宽敞舒适的新房。考虑到一些村民耕种的习惯,还特意划出了一大块耕地,鼓励村民们努力奋斗、发家致富,与张秉爱一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张秉爱会推着丈夫到老房子附近散步,看着早已被淹没的房屋、田地,二人不禁触景生情,内心也第一次产生了动摇。恰逢此时,儿子选择了参军入伍,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回乡,夫妇二人也就没有了太多顾虑,终于下定决心搬走。

对于三峡大坝“钉子户”事件,社会上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其实早在多年前,关于这家人“钉子户”的消息传遍了全国,碍于二十年前网络不发达,多数人不知道“钉子户”背后的无奈与辛酸。在爱心人士的呼吁下,越来越多人了解到真相,开始发动社会力量予以援助。

2003年,村干部召集热心群众来到张秉爱家里,帮助夫妇俩搬运值钱的物件,看着乡亲们忙碌的身影,张秉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早已在眼眶中打转。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激动得语无伦次,都是对好心人的真挚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年后,这件事引起了一位名叫冯艳的导演注意,她出资拍摄了以张秉爱为原型的电影,借此扩大传播影响力,引发全社会的共鸣。如今张秉爱夫妇已经住进新房,他们的儿子退伍后留在外地务工,日子依旧清贫,可他们在人间温情的感染下,燃起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相信上天不会辜负任何勤劳的人,他们的坎坷一生终将会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