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农民养老金的话题再度引起热议,从两会委员到网友,都在谈论如何构建农村养老金制度,提高农民养老金水平。

对于收入不稳定且较低的农民来说,有一份长期的养老金发放,可以很好地解决退休后的基础物质生活保障问题,不用再到处打零工,换取微薄收入。

目前机关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和计算方式,都逐步按照省级标准,统一起来了,但却没有专属于农民的农村养老金制度,来解决上亿农民的养老问题。

于是有网友提出了一个新的养老金福利机制,即按照退休年龄来发放农村养老金,60岁以上农民,可以领到300元养老金,70岁以上可以领到500元养老金,你觉得可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给农民涨养老金的方案,其实存在一些争议,即是否应该像过去给机关单位人员,按工龄免费发放退休工资那样,也给农村地区的农民发放免费养老金,建立一个独立的农村养老金制度。

如果建立一个新的农村养老金制度,那等于把农民群体从非职工群体中,剥离出来,不再属于城乡居民养老金体系,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农民之外的,其他灵活就业群体的养老金上涨问题。

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已经超过2亿,其中也包括农民工,如果只给常年在户籍地的农民上涨养老金,而忽略外出务工的灵活就业人员,那也是厚此薄彼。

那么为了公平起见,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给所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老人,都发放免费养老金,按照相同标准上涨养老金。

但现实环境中,我们的经济总量或者人均GDP水平,根本无法支撑我们建立完全免费的养老金制度体系。

这也是为何国内从2014年开始进行养老金制度改革,只有取消机关单位独立社保体系,让养老金不再是财政负担,而是需要个人和企业共同缴费来获得,走向社会化养老制度,才能真正发挥社保制度的收入转移作用,进而调节贫富差距。

在现有的农民养老金体系中,其实有2种针对不同老人群体的养老金发放模式,一类是尚未退休,有参保经历的农民,他们需要自己缴纳不同档次社保,缴费满15年来获得一份养老现金流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类是养老金保险制度实施前,没有参保经历且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老人,他他们可以获得免费的养老金发放比如70岁以上发200元左右养老金,80岁以上发300元养老金,年龄越高,给予的养老金补贴越高,不同地区针对农村老人养老金发放额度不同。

这类免费领取农村养老金的老人,他们都有一个在邮政银行的养老金账户,每个人会拿到一个养老存折,而这个养老金账户,也清楚明白写着城乡居民养老金账户。

所以,除了对农村高龄老人,发放免费养老金之外,其他人员比如现在的机关单位人员,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都不适合再发放免费的养老金,这不仅与现在的养老金并轨,实现全国养老金统筹的目标相悖,还忽略了实施全民免费养老金,背后需要多大的经济体量和GDP支撑。

那么在现有的社保养老金体系中,如何提升农民养老金,让农村老人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不再停留在养儿防老的观念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可以从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入手,灵活就业人员有了4050社保补贴,可以大幅降低社保费用,那么同样的要降低农民的参保费用负担,也可以推出专属于农村农民群体的参保优惠和福利,让农民可以更加轻松和积极地参与到城乡居民养老金体系中来。

此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逐年上调,实际上也是在帮助农民提升养老金水平,每年的养老金调整,大家更多的关注职工养老金的调整,但覆盖面更广的城乡居民养老金,才更值得关注。

目前31个省市和地区的基础养老金都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提升而提升,大部分地区的基础养老金发放都超过了100元,而不是过去的几十元,当区域经济崛起,与农民相关的城乡基础养老金发放水平,也会逐年上升,进而逐步提升农民的养老金。

总的来说,2024年养老金将完成并轨,企业和机关单位的养老金计发标准得到统一,剩下的就是如何提升农民的参保意识,如何降低农村地区农民的社保费用,从而提升农民群体的养老金覆盖率,最终达到提升整体农民群体养老金水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