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高阶智驾市场呈高速发展态势,而2023年底相关部门明确规范了 L3/L4 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展准入试点,此举极大推动了NOA成为智能化赛道的焦点,也让NOA量产呈白热化趋势。目前在该领域中,英伟达和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两家头部供应商继续保持领跑,且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增幅最大,其2023年全年市场份额已提升至35.49%。

NOA规模化已是大势所趋,而30万元以下车型是NOA持续下探的潜在市场。为了提升NOA功能的渗透率,部分车企已将NOA配置下拉至15万元价格期间,而想要提升综合竞争力,各供应商需要进一步控制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供应商们应如何实现降本增效呢?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它和英伟达共占据了84.48%的市场份额,其中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400万片,与超过30家自主与合资品牌车企签下了超过150款车型前装量产项目定点,已有50多款量产车型,链接超过100家生态合作伙伴,是国内外车企在中国市场推进智能化落地的首选合作伙伴。

在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积极发展的背后,是其在聚焦算力转向考量系统综合性价比以及综合效能方面的出色表现,这也是地平线征程®5系列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在2024年持续获得头部车企定点的因素之一。目前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计算方案的NOA量产车型数量已经实现领先,其在单位(TOPS)性能、效率的最大化、提升用户体验、持续优化系统成本等方面的表现颇为亮眼。

此外,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还在底层感知能力、开发工具链等方面进行成本考量,并通过与软硬件Tier1、ODM、IDH、芯片、图商、传感器以及等上下游产业伙伴的合作,构建“计算方案+工具链”高效开放技术平台,为生态合作伙伴高效开发软硬件解决方案提供有效助力。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还为合作伙伴提供了开发板、SOM板、计算加速卡等相应的开发套件和参考设计,帮助后者快速、低成本开发系统,并以丰富、完整的工具降低车企的投入成本和风险,满足车企的差异化需求。可以说,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不仅凭借高效开放、丰富灵活的产品矩阵极大满足了不同车型的智能驾驶计算,还探索“降本”路径,保障车型的销量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NOA量产车型数量领先外,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还横跨多个方面,积极赋能多维度NOA量产车型。从价格上看,从40万级的 理想L9 参数 图片 ),到30万级的 领克09 EM-P远航版,到20万级的大通 MIFA 9 和到15万级的 博越L ,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全面覆盖了汽车主力消费市场;动力方面,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覆盖纯电、增程、混动,甚至还有燃油车;而在厂商方面,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与理想、吉利、比亚迪、长安、上汽等新老自主品牌都达成了稳定合作。

与此同时,地平线征程®6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发布在即,其中征程®6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可原生支持Transfomer、大规模交互式博弈等先进智能驾驶算法,是专为新一代城区高阶智能驾驶而生的车载计算方案。而比亚迪、广汽集团、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以及博世等,均与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就征程®6车载智能计算方案达成量产意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NOA高阶智驾的普及上,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发挥作用,致力弥补市场痛点。而当下城区NOA开始成为车企争先发力的重点,包括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在内的各供应商将推出哪些更具创新意义的降本增效方案、推动NOA功能持续下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