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的舆论风波,老张我关注很久了,原本对于此类舆论事件,老张我是没有任何看法的,极其无感。

诸如很多捕风捉影的指责农夫山泉背信弃义,离职创业抢老东家地盘的消息,不论真实与否,实际上都没什么大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在各大行业,这种情况太常见了, 比如八十年代下海经商的那批人,哪一个不是靠着国企提供的资源,然后另起炉灶的?

即便是刚刚去世的宗老,当年也是杭州一名有着正式编制的老师,然后通过承包校办企业逐渐做大,才有了今天哇哈哈的品牌。

当一个舆论成为热点的时候,你就不要指望它能有多少理智的声音,因为从广义上讲,群体,本身就是非理性的,如果人人皆理性,那还需要领袖干嘛?

美国国会山事件,那么多灵长类被川建国一声号召,就冲到国会山打砸,这些人在生活中是父亲、是老师、甚至是企业主,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难道不够理性吗?但是在一个自己并不擅长的政治领域,不还是跟着领袖指哪打哪一样嘛?

再说了,大家都有键盘,谁又能保证大家异口同声?

所以我素来是只看热闹,不做评价,因为我接受这种事实,就好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和人是掰不开的,有网络的地方,自然也就有舆论,没人能保证自己是理性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甚至于情感倾向,去对一件事情做出自己的评价,是一件极其无可厚非的事情。

只要别搞人身攻击,其实我都是能理解的。

让我坐不住的是,居然有人开始扣帽子了,现在大家只要不买农夫山泉,或者在评论区非议几句钟老板,就会被他们扣上小粉红、民粹分子甚至义和团的帽子。

我对这几个词是深恶痛绝的。

因为我本身就是这样一个受害者。

作为一个历史博主,避免不了在历史类文章中表达一些自己的观点,甚至一厢情愿的在文章末尾加上一点自己的感慨和希望。

或许是,有些话就是犯了某些人的忌讳,但凡说点什么历史悠久,复兴在即,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的话,评论区多少会出现一些阴阳怪气的话,甚至还有人不辞辛苦私信几百字,满篇生殖器,骂我,也骂这个国家。

不知道他们图什么?

有些话根本不能放,放出来也是活不过几分钟就被系统删除。

什么时候,我们这个社会连义和团都开始当做贬义词使用了呢?

当年那群汉子们,再无脑,人家好歹是为了自保,保自己的命,有什么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张我虽然是个人,但首先我是个有立场有国籍的人,我只能站在我有限的立场上,去爱我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你不能总是站在人类道德制高点上,要求我爱所有人。

我又不是上帝,做不到神爱世人。

同样的, 网民,他也是一个个个体,既做不到完全理性,也做不到完全的包容,你让我感到不舒服,我就不买你就爱东西。

就像老张我每天早上送儿子去幼儿园,幼儿园门口有一家口感极好的早餐店,我很喜欢吃。别人也很喜欢吃,所以生意很好。

但这家店有个很不太好的地方,站在里边的店员听不太清楚外边顾客的声音,以至于大家每次点餐,都是弯着腰对着窗口大声喊。

我也喊。

虽然不舒服,但是太好吃了,没办法。

直到有一天,我喊完了,回头坐那等着领餐,然后看着店员把我那一份递给别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到最后也没给我。

于是我就再也不去了,事很小,店员也非有意,但是不舒服就是不舒服了,为了下次在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再也不去吃我最爱的小笼包了。

当然,也许哪天我实在馋的受不了,搞不好又低头进去了,大家也别说我打脸,因为那也是消费自由。

同样的,哪怕农夫山泉啥毛病都没,作为消费者,我就是不喜欢老板姓钟,甚至不喜欢老板穿的那套衣服,我不想买,也就不想买了。

干嘛非要说我民粹?非得说我小红粉?

甚至还有人扣上国内营商环境不好的帽子,拜托,市场经济三十多年了,大清早就灭亡了,不是你们说的自由竞争嘛,买与不买,难道不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吗?

赚钱成中国首富的时候,不说中国营商环境不好,现在部分消费者自发抵制农夫山泉,哦,营商环境又不好了?

合着买你家东西就是好,不买就是不好?这难道不是另一种道德捆绑吗?

企业想要商品大卖,就要想办法去讨好消费者,不管是从商品本身,还是舆论场上作势,哪怕是公开场合作秀,只要你能讨好我,花钱当冤大头,我也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然,电视广告干嘛请那么多明星代言?找个老大爷念念说明书不就行了?不还是看中这些明星背后的带头作用?

出现洪涝灾害的时候,为啥总有那么多企业高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说好听点是发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说到底不还是为了打造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形象,给消费者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不还是讨好消费者嘛。

讨好消费者,有错嘛?

现在甭管你农夫山泉有没有什么问题,纯粹就是因为钟老板是美国人,消费者表示不开心,不想买了。

你有你当美国人的自由,我有自己不买的自由,能争取你就争取,指不定你明天大手笔捐几所希望小徐,我心情一好又路转粉了呢?

你要真没这诚意,觉得咱分量不足,也没关系,大不了一拍两散,咱们互相尊重,权当没这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几年有人编段子狂怼华为,调侃白象和比亚迪的时候,没人站出来说这是民粹、小粉红,怎么轮到这些没有立场只讲挣钱的企业巨头的时候,帽子就下来了呢?

依我看,明显是有人慌了。

因为农夫山泉的市场规模虽然庞大,但是请注意,这是一个几乎没有护城河的行业,所谓的水质上其实没有太大差别。

而且替代品太多了,我可以选择农夫山泉,也可以选择娃哈哈,甚至一块钱的冰露我也能接受。

所以营商环境不好这个帽子一口上来,连隔岸观火的胡总编都忍不住下场降温了。

这顶帽子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官方也不要总想着和稀泥降温,国籍这种事能发酵成这样,必然是尤其内在原因,抛开那些可以营销炒作的人,大部分公众为何如此在意钟老板的国籍?不还是担心其“国内挣钱国外花”?

与其如此,不如好好从政策角度去完善好这个漏洞,公众即无顾虑,也就不再喧哗,农夫山泉要真的没有二心,不妨也站出来讲讲自己的委屈,以后你继续做你的首富,我继续搬我的砖头。

总之,我一腔热血,不接受这顶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