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发展史中,“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世界上有许多关于“火”的神话故事,中国就有燧人氏钻木取火和祝融击石取火的传说。在人类蒙昧的年代,火不仅能用来驱赶野兽,还能取暖做饭。而到了国家兴起的年代,火却成为了互相伤害的利器,火和箭的结合延续了传统的火攻,又因火药的发展,威力强大的火器出现,在军事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焰与弓箭】

弓箭是十分古老的兵器,早在约3万年前,中国境内就有了简单的弓箭。弓箭是一种有着很强杀伤力的兵器,“后羿射日”的故事耳熟能详,《诗经》中的《角弓》篇也有“骍骍角弓,翩其反矣”的句子。弓箭有着崇高的地位,在君子六艺中,“射“就是其中之一,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才能。到了唐代,在武则天设立的武举制度中,考核的九项标准中有五项是射箭。这大概是因为弓箭在诞生之初,就帮助人类远程猎杀动物,减少了伤亡,而在发生战争时,优秀的弓箭手能给敌方重要人物更大的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早最广泛意义上的火箭,或许就是后羿那射落太阳的箭矢了。那毕竟是神话故事,在历史上著名的几次火攻中,比如田单的“火牛阵”,曹操“火烧乌巢”,周瑜“火烧赤壁”,却没有太多“火箭”的身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时的“火箭”只是火与箭的简单结合,威力小,另一方面则是太容易暴露意图,无法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在更多情况下,火箭其实是守城的兵器,《魏略辑本》中就有郝昭火箭射击诸葛亮军的攻城云梯的记载。这种火箭,应该被具体地称为“纵火之箭”,也可以称为“火矢”,主要是作为与“火牛“功能相类似的引燃兵器,和靠火药推进的“火箭”在原理上有很大差别。

【火药与弓箭】

如果要说到真正意义上的古代“火箭”,那就不得不提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了。火药与炼丹术有着紧密联系,在鲍照的《松柏篇》中,就提到了作为一种药剂的“火药”。而在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了“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於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齏粉“这样更加具体的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可以追溯到南宋。所以可以看到,在以五代末宋初为时代背景的燕云世界中,“火箭“的主要功能是远距离点燃,而非战斗。值得注意的是,火药并非只和弓箭搭配,火枪、火球等火器在大概十一世纪、十二世纪出现,后世也有运用。当时会在火枪枪头附近装喷筒,喷筒里又有火药,可以用来烧人、放毒。火球兵器也是多种多样,《武经总要》中就记载了毒药烟球、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等火器。火球可以用砲等器具发射,也可以直接人力投掷,在引燃之外,也可以造毒、起烟,但没有爆炸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药和弓箭结合而成的火箭在一开始重心在“箭”上,之后出现的飞弹才更多地发挥了火药爆炸的威力。在一开始,火药主要起推进作用,火箭的头部也比较多样,有飞刀、飞枪等多种样式。之后的人们不满足于单发,还发明了多头火箭,可以一次性发射十几支甚至近百支箭,距离也有三百多步,可以说是战场上的一大杀器。飞弹则与弓箭有很大差别,在《武备志》中有记载的“神火飞鸦”似乎更像如今的战斗机,在攻城战中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火药带来的不只是射程的提升,还有威力的增长。在不断发展的火器面前,那些能够轻易承受冷兵器打击的城墙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坚不可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概是因为人们对于火药威力认识不充分,又或是技术水平不够,火箭在设计之初只想到了利用火药产生的强大动力,从而使得箭矢产生更强的冲击力。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火药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于是就有了飞弹这种利器,南宋的突火枪也在元代演变为火铳,推开了热兵器发展的大门,逐渐改变了战争。

【结语】

火和箭的结合,带来的其实并不一定是战争。在唐代,李畋以燃竹为灵感,借助火药,发明了爆竹。到了宋代,爆竹和烟花成为了节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和火发现之初一样,人们可以利用火驱赶野兽,也可以围绕篝火舞蹈庆祝,后世的人们可以利用火药制造的枪炮发动战争,也能利用火药制造的烟花观赏取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