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3月18日下午,英伟达2024 GTC大会在圣何塞会议中心开幕。首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发表主题为《见证AI的变革时刻》的演讲,期间宣布推出新一代AI GPU、超级电脑以及AI软件等新产品和新服务。

最受瞩目的英伟达新一代AI GPU采用全新Blackwell构架,并以此命名,其基于台积电4nm制程,分为B200 GPU和 GB200 GPU两大产品系列。据悉,首款Blackwell构架的GB200 GPU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市。

其中,B200 GPU 拥有2,080亿个晶体管,提供高达 20 Petaflops (千万亿次)的 FP4 吞吐量;GB200 GPU借助900GB/秒的超低功耗芯片到芯片连接,将两个B200 GPU连接到1个Grace CPU上。

同时,英伟达还推出了用于处理万亿参数AI模型的DGX SuperPOD超级计算机、AI微服务NIM、自动驾驶芯片平台Thor、新型人形机器人计算机Jetson Thor等。

新摩尔定律诞生!

摩尔定律(Moore's law),出自英特尔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根据经验归纳出的一个规律,即每隔大约18-24个月,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将会翻倍,性能也将随之增强。但在芯片市场激烈的竞争和技术迭代下,摩尔定律被认为早已失效。

虽然摩尔定律并非自然科学,但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AI对算力需求的不断攀升,人们再提拾起了摩尔定律,并将其与算力挂钩。

有趣的是,一些业内人士提出了“黄氏定律(Huang's Law)”,即以黄仁勋的(Jensen Huang)名字命名,他曾对AI算力的提升作出预测,预测GPU将推动AI性能实现逐年翻倍。

在今年会上,黄仁勋再次提到了当年自己送给OpenAI第一个DGX1超级计算机的情景。当时,DGX1算力仅0.17Peataflops,而今天的DGX Grace-Blackwell GB200已经超过1 Exaflop的算力。这意味着,英伟达GPU的算力被认为在不到十年时间实现了一千倍的提升。

相比上一代H100 Tensor核心的GPU,最新的英伟达Blackwell GB200 GPU可以为大语言模型(LLM)推理负载提供30 倍的性能提升,而成本和能耗则降低25倍。

对此,不少业内专家再次惊呼:“新的摩尔定律已经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