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季气温变化大,天气经常会出现乍寒乍暖的现象,春天的天您经常会看到穿什么衣服的都有!但是家里老人可不能着凉,忽冷忽热的不做好保暖,很容易感冒,一定要提醒家里老人,要捂好!那春天应该怎么“捂”?捂”到什么时候呢?今天和足力健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着重“捂”颈项部和膝足部

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因此保护好颈项部,可以有效避免风邪侵袭。建议您外出时戴围巾或帽子,有效避寒保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足部,都说“寒从脚下生”,膝足部保暖也尤为重要。“春捂”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秋裤先别着急脱,薄绒的鞋也别着急收起来,突然降温的时候也能立马穿上。

二、春天捂不捂,记住“815”原则

春捂记得遵循815原则,如果昼夜温差超过8℃,连续一周的平均气温都无法保持在15℃以上,那么是时候给你的身体来一场“春捂”了!如果捂衣后,感到身体温暖不出汗,也不口干舌燥,那就说明您捂得恰到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春捂时机要7天

即使气温回升了,也得多捂7天左右,体弱多病或者高龄老人需要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如果衣服减的过快可能冻出病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春捂,小足还要在这里提醒您,初春换季时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也很重要。这样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有助于恢复体力和调整身体的节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