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秦平:推动农村数字消费实现提质升级

在全国培育100个左右农村电商“领跑县”、培育1000家左右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打造1000个左右县域直播电商基地、培育10000名左右农村电商带头人……商务部等9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设施完善、主体活跃、流通顺畅、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助力农产品上行和农民增收取得明显成效,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农村电商是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抓手,也是促进农村消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支撑。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比2014年增长近13倍;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3亿元,同比增长12.5%,约是2014年的5倍。近年来,乡村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商继续保持乡村数字经济“领头羊”地位,已成为助推“三农”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释放农村电商活力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商务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累计支持1489个县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近300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超15.8万个,建立起覆盖县乡村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和物流配送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意见》适时发布,为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明确了“任务书”和“路线图”。要做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数字乡村建设规划、现代流通规划等有机衔接,明确发展目标、功能定位、网络布局、配套设施和服务,推动农村数字消费实现提质升级。要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形成集货、加工、配送、网销等统一供应链条,提高农产品上行效率。积极培育农村数字消费场景,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等技术,对具备条件的农村商业网点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快形成农村电商新质生产力。

随着新模式、新技术的应用,农货上行逐渐取代工业品下行成为农村电商的核心,推动农村经济实现稳定发展。要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和资源禀赋,将农村电商与农产品采摘采收、土特展销、农历赶集、乡村美食节等活动相结合,探索农耕体验、休闲度假、研学旅行等农旅融合新业态,引导农村住宿、餐饮、旅游以及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商业网点等开展直播业务,发展“线上引流+线下消费”新模式。

电商兴农,人才是关键。农村电商需要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推动发展。电商专业人才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之一。《意见》提出“培育10000名左右农村电商带头人”的具体目标,着力培育多元化新型农村电商主体。各地各部门要着眼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流通智慧化发展趋势,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制定出台农村电商人才支持政策,大力实施青年农村电商培育工程,加强对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电商技能培训,加大农民生产、加工等技能培训,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掌握专业化生产、数字化经营技术的“新农人”。

扩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农村,而农村电商的发展则可以打破地理空间限制,解决产业集中度低、供应链条长等问题。针对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物流运输价格较高、商品退换货服务匮乏、农产品标准不统一、电商专业人才不足等具体问题,既需要打通堵点,完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让乡村产业更兴旺,也需要在提升农村消费的软硬件配套,在资金、技术工艺、设施设备、专业人才等多个层面下功夫,有效激发农村电商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让更多优质农副产品“飞”出大山,为实现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