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屡教不改,家长该怎么办?

上班的时候,儿子班主任电话打了过来,我一激灵,心里大喊,“完蛋了,不是这小子又闯啥祸了吧”。

接起电话,原来是班级里有一些需要家委组织的事情要配合老师,真的是虚惊一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二年级的时候状态不太好,我经常收到老师的信息或者电话,比如作业没有交,上课开小差,在音乐课老师的课上公然挑衅老师,各种各样的问题反复出现。

刚开始,我十分地慌乱,甚至也把矛头指向孩子身上过,怪他怎么总是屡教不改。

好在我遇见了极好的,极为负责仁的老师,引导我去配合家校共育,在多次沟通后,我总结了一些当老师联系你,讨论孩子在学校问题时,家长应该如何积极应对的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父母都一定和我一样,特别紧张孩子淘气、挨老师批、找家长。而且现在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不只是找家长,老师有时还会直接在家长群里圈你,被那么多家长看到,实在太没面子了。

只要在中年妈妈聚会上讨论“接到老师投诉怎么办?”这个话题,那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必将热闹非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你发现没有,其实“投诉”这个词一开始就错了,这个词一下子就投射出了家长的焦虑与紧张。家长还没有融入家校共育的氛围中,我愿意说是:老师打电话来探讨孩子的问题。只有在最开始就捋顺这样的描述词,家长才有可能心平气和地进行接下来的家庭教育。

试想一下,投诉的逻辑是什么?

意味着孩子成了一种商品,我们把商品卖给老师,因为无法退货,所以老师遇到不符合他标准或不满意的情况,就向你这个生产者投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被投诉,说明你生产的产品不合格,自然脸上无光,要找孩子出气。

当你和学校老师的沟通是建立在投诉的基础上时,很难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因为你的目标变成了“不让老师投诉”,而不是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为什么会在学校里屡次淘气呢?

孩子为什么会在学校里屡次淘气呢?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家长的焦虑并不可怕,相反地,家长可以想一想老师联系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老师压根儿不搭理你,放弃对你孩子的关注和教导,那才是最令人忧虑的。 这样一想,你就会知道老师的召唤,实际上在呼唤一个合作的机会,而你也增加了一次与老师共同解决问题的机会。

如果只是日常的琐事,老师可以自己私底下与孩子解决,没有必要联系家长。多数情况下,孩子可能遇到了下面两种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是孩子破坏了正常的学习秩序。

我儿子有段时间很喜欢在老师上课的时候,举手答非所问,哗众取宠。本来那学期教学任务就很紧张,儿子每次的回答都成功地让全班同学从老师好不容易调动起来的注意力中翻起浪来。

这种情况下,儿子反复淘气捣蛋,老师看到难免会生气。停下来管教,会耽误教学进度。次数多了,老师选择不点他的名回答问题,新的问题又出现,他觉得老师抛弃他了,不关注他了,他关起耳朵,上课走神,开小差,拒绝沟通。

这时候,老师也很无奈,就需要联系家长,让我配合与孩子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是老师最担心的安全状况出了问题。

尽管孩子们有时候只是为了调皮一下,开开玩笑,但是如果他们无法恰当地控制自我,发生了意外,那么就会为老师和学校带来巨大的困扰,自然而然的就要联系家长。

比如,我儿子有次下课时候太活泼了,跑来跑去,撞到了同班一个小女生,小女生膝盖摔痛了,好几节课都在掉眼泪,家长只好把我们双方家长都请过去。于是,我赶紧第一时间把小姑娘带去医院做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我们知道的学校的评估方式也会给老师带来一定的压力。

你是否还记得,那次被请去学校,老师是否曾向你抱怨“因为你的孩子,班级没有获得流动红旗,全班一周的努力全部白费”这样类似的话语。 虽然老师们清楚,学生犯错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但是当学校把学生的表现作为评判老师绩效的一个标准,并可能影响老师的工资时,老师们还是希望学生们少犯错误。

除了以上这些情况,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过度管理的结果。例如一些学校因为担心安全问题,不允许孩子在课间离开教室,于是有些孩子会因需要上厕所而在课堂上大声喊叫,从而被老师误认为是违反了课堂纪律。

这类问题其实很好解决,你可以采取重视态度、忽略行动的方式,既表现出对学校的理解,又不对孩子产生责备,没有必要因为这种规定而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孩子的淘气行为,家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孩子的教育是一大挑战,尤其是当孩子在学校里屡次违反纪律,尽管我们不断告诫他们,但情况似乎没有改善,这时候家长们该如何应对呢?

我建议家长们首先明确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角色,并制定出一套应对方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保持冷静的心态尤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接到学校的电话或者老师发来的短信,你的孩子又闯祸了,先别急着生气或者责怪他人。你需要告诉自己:“此时,我需要为孩子承担责任。”

你需要明白,虽然老师可能用严厉的语气和你沟通,甚至可能带有一些责备的意味,但他们的初衷是希望你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指责你。

毕竟,一个老师每天要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他们可能还有作业没批完,课程还未准备好,或者家庭的压力需要承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老师沟通时,要始终记住你们是在合作,目的是帮助孩子成长和改正错误。

当老师讲述孩子的问题时,你应该认真听取,不要急于辩解或打断。

如果老师询问你的情况,你就如实告诉他们,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让老师把想说的都说出来。

面对孩子在学校淘气屡教不改的情况,家长需要保持冷静,理解自己的角色,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实现自我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教师们一一发表完他们的观点后,你还需要表达出你的立场:“我会回家与孩子深入交谈”,或者“我明白了,我们会尽全力配合,孩子在其他方面是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也一起提醒他。”这样,老师的情绪也会逐渐平静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抚好了老师的一方,你还要处理自家的小淘气鬼。孩子犯的错误确实有时会让人恼火,但不论如何,首先要控制住想打他的冲动,你可以试着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使用万能金句平复自己的情绪。

这一步是基础,因为只有心情平稳下来,才能理智思考。

这里,我给你两句万能金句,一句是“小学生的屁股就是用来和地球引力作斗争的,我小时候不也是这样”。

另一句是“孩子在犯错时并不意识到自己在犯错,相反,如果能为自己犯的错误负责,恰好说明他正在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步,迅速启动“代入模式”。

面对孩子在学校淘气屡教不改的问题,我们需要理解孩子的心理过程,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教育和引导。

把自己迅速代入到孩子的状态,或者迅速回想自己小时候的心理状态,我们会发现,当我们面对错误时,无非是三个步骤:一害怕,二找借口,三自我原谅。当你把自己代换为孩子,把犯错后的心路历程走一遍后,其实你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步,设置"隔离空间"。

家长很容易陷入孩子的事实辩解之中,比如孩子说“我没错,是那个同学先惹我的”,你就可能会气不打一处来,“哪个同学,老师怎么不找他”。此时的你已经不知不觉地被你的孩子引导了情绪。

所以,你需要设置一个"隔离空间",把自己和孩子的错误区隔开。通过设置"隔离空间",我们可以避免被孩子的事实辩解所引导情绪。

比如,你可以假装先不跟他提犯错的事儿,而是以“我来给你讲个故事”开头。孩子一听你不是来找他算账的,防御心态就消除了。他会被你的故事吸引,走进你设计的轨道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步,从“为什么”开始。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可以从"为什么"这个问题入手,让孩子自己思考和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孩子不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能学会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的能力。

面对孩子在学校淘气,屡教不改的情况,家长往往会感到困扰,不知所措。

大多数的家长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没有耐心去穷究“为什么”,而是纠结于“发生了什么”。

然而,对于孩子来说,“发生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可能还在愤怒之中,而孩子可能已经和闹别扭的同学和好如初了。

我们不能只关注错误本身,而应该通过了解“为什么”,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行为方式。例如,当孩子在学校打架时,你应该问:“为什么要打架,你是不是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样的提问,会引导孩子思考:“是的,我真的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我是不是太冲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步,不要关闭孩子的“善意通道”。

我们要知道,孩子的不稳定行为可能是他们在寻找自我,重新建立安全感的过程,错误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不能把错误妖魔化,反而要相信每个错误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我们不能只看到错误的表现,而忽视了孩子的“善意通道”,让他们失去了尝试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有次我在校园外看见课间活动期间,我儿子把一个小男生绊倒,并把人家按到在地。我当时很担心,他那么高大,该不会是要欺凌别人吧。

后来询问才知道,这是他们新发明的游戏,只是他们玩得太投入了,别的同学都进班级了,他们两个孩子那里摔跤。并不是欺凌。

事前预防,规则的建立很重要

仅仅依靠事后处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减少孩子在学校的淘气行为,家长还需要从源头上下功夫。

孩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规则意识所致。因此,家长需要在家中建立长效机制,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理解规律,遵守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来,孩子在学校里就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不再因为缺少规则意识而引发问题,家长也能更加放心地送孩子去学校,心里踏实得多。

面对孩子在学校的淘气行为,家长应该保持冷静,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动机。通过引导和支持,帮助孩子将兴趣和技能应用于正途。

同时,在家中建立规则意识培养机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这样,孩子才能在学校里茁壮成长,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守规矩的好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可以采取一种有效的方法: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规则。

这就像我们在写作业时,会固定一个时间和地点,关掉电视、手机,让环境变得更有趣利于专注,这些就是家庭的规则。

在和孩子协商制定规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我们不应制定自己都做不到的规则。家长要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我们也在遵守这些规则,这样孩子才会愿意接受和执行。

我们要让规则成为家庭的共同底线。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应该遵守这些规则,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则要非常具体,才能引导孩子的行为。例如,我们可以规定,“每天做完作业后,可以有半小时的电视时间”,而不是简单地说,“你要好好学习”。

制定规则不是靠说教,而是靠反复体验。我们可以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规则的重要性,通过反复的实践,让孩子逐渐接受并遵守规则。

全家外出旅游也是孩子理解和接受规则的好时机。在不同的环境和文化中,孩子可以体验到不同的交通规则、文化习惯、公共礼仪等,这将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接受各种规则。

家长还可以定期组织家庭错误交流会,让每个家庭成员分享最近犯的一个错误,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关键是要从错误中学习,改正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屡教不改”并非孩子恶意,需要家校共育

一定要相信,我们的孩子并非恶意,孩子出现任何问题都需要家校共育,这就像是一场跳绳游戏,家长与学校牵着两头的绳子,而孩子在中间跳,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科学,合理地引导孩子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