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名片】

中文名称: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英文名称:Mt.Emei and Leshan Giant Buddha

入世时间:1996.12

所属类别: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所在省区:四川省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语:

公元1世纪,在四川省峨眉山景色秀丽的山巅上,落成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随着四周其他寺庙的建立,该地成为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许多世纪以来,文化财富大量积淀,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乐山大佛。它是8世纪时人们在一座山岩上雕凿出来的,仿佛俯瞰着三江交汇之所。佛像身高71米,堪称世界之最。峨眉山还以其物种繁多、种类丰富的植物而闻名天下,从亚热带植物到亚高山针叶林可谓应有尽有,有些树木树龄已逾千年。

[全景素描]

峨眉山位于四川中南部, 像一道巨大的翠屏耸立在成都平原西南,遥望弯曲柔美的轮廓,犹如少女的面容和修眉,于是得名“峨眉山”。与“亚洲脊梁”昆仑山的支脉邛峡山相连,全山由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组成。一般游人所到的,多为奇峰攒聚、名胜芬萃的大峨山,这就是今日人们通常所说的“峨眉山”。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高出五岳之上。其山脉峰峦叠嶂,古木森森,飞瀑流泉,各处佳境妙趣横生,古雅神奇,享有“峨嵋天下秀”的美称。峨眉山还是一座佛教名山,相传是释迦牟尼身旁的普贤大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它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

长久以来,峨眉山以其“秀甲天下”的山水风光,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而享誉中外。

乐山大佛是峨眉风景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俗称“游峨眉必朝大佛,朝大佛多游峨眉”。峨眉山向东经峨眉山市31千米即至乐山。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北距成都160余千米,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坐像,始凿于唐开元元年(713年),历时90余年方建成,建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奇境珍藏]

峨眉山层密叠峰,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

重点推荐:峨眉山、乐山大佛

一、峨眉山

清音阁

清音阁又称卧云寺,位于峨眉山牛心岭下黑白二水汇流处,是唐僖宗年间慧通禅师修建,供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大师之像,以晋人左思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诗意而得名。清音阁下有双飞桥,下有一黑一白两条溪水。这千古不断的激流冲击着双溪之间的牛心石,日日浪花四溅,水珠翻飞,声如琴瑟,回响于山中,形成了著名的“双桥清音”。传说唐代初年的高僧三藏,从印度取经归来,常常往返30多千米,前来夜听清音,风雨无阻,自得其乐。

在清音阁,游者可看到山光水色,闻到花草芬芳,听到流泉清音,触摸到亭台碑石。它集中了视觉美、听觉美、嗅觉美,使游者获得峨眉风光总体的审美感受。“双桥清音”也因此被誉为“峨眉山十景”中的第一胜景。

洗象池

洗象池旧名初喜庵,意为游人到此,以为快到顶了,心里欢喜。此处海拔2500米,已进入寒带,积年封雪,寒松冷杉,遍山皆是。此处于清康熙年间建寺。寺前曾有一泓六方开水池。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的子普贤菩萨骑象登山时,曾在池中汲水洗象,因此得名“洗象池”。池下有升象石,石下镌有“岩谷灵光”四字。寺内有弥勒殿、大雄宝殿和观音殿。每当云收雾敛之时,这里碧空万里。月朗中天,这便是“峨眉山十景”之一的“象池夜月”。

金顶

金顶是峨眉山第二高峰,海拔3077米。金顶上有著名的佛教寺院华藏寺。华藏寺原称普光殿,相传东汉始建。金顶金殿为明万历年间妙峰禅师创建的铜殿,万历皇帝朱翊钧题名“永明华藏寺”。当早晨朝阳照射山顶时,金殿迎着阳光闪烁,耀眼夺目,十分壮观,故人们称此山为“金顶”。可惜在清代道光年间,一次大火烧坍了金殿,现华藏寺收藏有金殿窗门、铜牌等几件遗物。

在金顶可观峨眉山四大自然奇观:佛光、云海、日出、圣灯。在冬春之交天气晴朗的清晨、午后或日落之前,人背向太阳站立,能见到自己的暗影,暗影周围有彩色光环,人称佛光。在秋季雨后无月之夜,从睹光岩向谷底望去,可见无数光点在谷中闪烁、碰撞,由少到多,飘满山谷,僧人称为圣灯。

报国寺

报国寺位于峨眉山麓光明山下,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庙,也是峨眉山风景区的入口。该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原名会宗堂,取释、道、儒三教合一之意。后清康熙帝将其改名“报国寺”,并亲书“报国寺”匾额。

报国寺背依凤凰坪,左靠伏虎山,苍松翠柏之中掩映着殿堂亭阁,环境十分幽静。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七佛殿等。大雄殿中间供奉释迦牟尼像,两旁排列十八罗汉像。七佛殿内,供奉着七尊高大的佛像,中间为释迦牟尼佛,旁边是毗婆尸等六佛。报国寺中最珍贵的文物,是明代大瓷佛、华严铜塔和莲花铜钟。大瓷佛像在七佛殿后,高2.4米。佛像底座为千页莲花,佛身披着千佛莲衣,暗含“一花一世界,千页千如来”的佛像经义。华严铜塔坐落在大雄宝殿后的平台上,塔上铸有精美的小佛像4700尊和《华严经》全文,铸工极为精细。莲花铜钟悬挂于报国寺对面小山上的圣积晚钟亭内,钟体铸上了晋、唐以后历代帝王和佛教高僧的名讳,还铸有《阿含经》经文。

二、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是一尊依山临江开凿的弥勒坐像,坐落于凌云山栖霞峰。凌云山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之处,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在古代往往使过往船只触壁粉碎。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凌云寺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想借助神力灭杀水患,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之念。唐玄宗开元元年,他开始募集人力、物力、财力,远及江淮流域,历时90年才完成。佛像高达71米,头高近12米,宽10米,肩宽28米,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 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上面可围坐百人以上。此外,佛头上的发髻共有1021个。整个大佛体态匀称,神情肃穆,令人叹为观止。

来源:《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刘永升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