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稍微动动就喘得厉害,装了起搏器后,不心慌了,感觉明显好多了。”近日,83岁的刘大爷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南通六院心内科复诊,复查结果显示老人各项身体指征平稳,心脏起搏器各项参数良好,在老人的身体里稳稳地工作着。
刘大爷自3年前开始反复出现活动时胸闷,并伴有心慌症状,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今年以来,更是出现头晕、乏力等心衰症状,苦不堪言。一个月前,他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南通六院心内科就诊。
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仅46次/分)、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超声检查提示,代表心脏收缩功能的射血分数值(EF)为45%(正常值:55%~80%),左心房、左心室收缩期内径增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的“电路”也会老化,导致心脏电传导变慢,发生各种级别的“传导阻滞”,影响心脏功能。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建云介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解决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最佳治疗方案,但患者高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植入后是起搏依赖患者,考虑到传统的心脏起搏术是将起搏导线植入右室心尖部或间隔部,容易造成非生理性起搏,可能导致房颤、加重心衰。心内科主任顾宇重组织团队展开讨论,为了在治疗心脏起搏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患者心功能,改善远期预后,决定为患者实施左束支起搏术。
左束支起搏术在保留传统起搏器植入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的同时,又可按照患者自身心脏除极顺序进行生理性起搏,更接近心脏正常“工作模式”,就像在原先损伤的电路系统上架了一座桥,使得左束支再次发挥传导能力,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心内科团队在精心的准备和评估后成功为刘大爷实施了左束支起搏术。术后,老人心跳恢复至71次/分,精神状态好转,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未再出现心悸、头晕、气促和胸闷等状况。
医生提醒,一般成年人正常心跳60~100次/分。心跳过缓会引起身体供血不足,轻者可产生头晕、气喘、无力、倦怠、活动能力下降等症状,重者可出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的症状,表现为晕厥、心力衰竭,甚至出现休克或猝死等严重后果。
如果发现心跳明显变慢(持续低于50次/分),就需要警惕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房室传导阻滞,这是引起老年人出现心动过缓最为常见的病理性因素,需要及时就诊,通过心电图检查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明确诊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