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西方还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摸索,而在中国却发生了一场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战,这就是著名的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这是一次逐鹿中原的命运对决!
据史料记载,这次决战规模宏大,朱元璋参战人数是20万,陈友谅是60万,陈友谅的军队三倍于朱元璋。陈友谅是个渔民,曾经在县里干过文书,后来参加了徐寿辉的部队。他很有谋略,善于带兵,有“小韩信”之称。
此人信奉“杀人灭口”、“无毒不丈夫”的人生哲学,为人心狠手辣。他知人善任,能力超群,深得老板徐寿辉信任,没过几年就完全架空了老板,并杀死了天完国的老板徐寿辉,自己于五通庙登基为帝,定国号为汉。
据说他打仗没有计划,指那打那,不按常规出牌,是朱元璋眼中最可怕的对手。朱元璋跟陈友谅打仗,总是败多胜小,陈友谅似乎是不可战性的存在!
史料记载,朱元璋的面相长得非常奇怪,说不好听点就是獐头鼠目,奇丑无比。此人却是狰龙,帝王之相,陈友谅遇上他也是历史宿命,自认倒霉。
据《明史》记载,鄱阳湖战役从公元1363年七月下旬开始,历时一个余月。大决战前期,公元1360年闰五月初一,陈友谅率领10万水军,越过朱元璋军队占据的安徽贵池,先后拿下太平、采石。
由于求战心切,骄傲轻敌,他被朱元璋设计引诱至新河(今南京城西南),就是一条狭窄的水道,并为其准备了一个大口袋。朱元璋将主力埋伏于卢龙山(今南京狮子山)。
诱使陈军从开阔的大江进入狭窄的新河之前,朱元璋先让爱将康茂才诈降陈友谅,上演一起三国演义里黄盖投曹操的样板戏。陈友谅竟然深信不疑。
1360年五月初十,陈友谅率军抵达江东桥(今南京江东门附近),被朱元璋瓮中捉鳖,新河本就狭窄,又正值退潮,陈友谅那些巨舰动弹不得,陈军遭到袭击,死伤者不计其数,两万多人被俘,遗弃的巨舰达100多艘。
陈友谅只得弃巨舰乘小舟,慌忙逃回江州(今江西九江)。朱元璋乘胜追击,顺势夺回安庆、太平,攻占信州、袁州(今江西宜春)等地,实力大增。
1363年二月,张士诚派兵围攻小明王的据点安丰。小明王向朱元璋发出呼救,趁着朱元璋率兵救援安丰之机,陈友谅趁火打劫,集中60万水陆大军围攻洪都。谁知道洪都是块硬骨头,啃了一个多月未能拿下,损兵折将无数,这些都给朱元璋围歼陈友谅提供了大好时机。
七月二十一日,朱元璋亲率20万水军到洪都。陈友谅第一时间撤了洪都之围,东出鄱阳湖,集中力量迎战朱元璋。在位于鄱阳湖内的康郎山,两军拉开了决战的序幕。
陈友谅的战船是巨舰,布了个一字长蛇阵,长达几十里,“望之如山”,阵容强大,火力威猛。朱元璋的船多为小船,他把自己的舰船分为20队,全都配上大小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神机箭等迎敌,双方连续激战三天,互有伤亡,战争处于僵持局面。
第三天夜里,陈友谅召开作战会议,他认为要发挥大战船的长处,就必须保证集群突击,而船只的行进速度不同,无法保证统一,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绝妙主意:把船只用铁索连起来!跟三国赤壁之战时期,曹操大哥实施的连环船计划如出一辙。
陈友谅大哥也太不应该了吧,当年赤壁之战的历史教训忘了吧,或者他根本就不看《三国演义》呢。正是这个骚主意让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第四天开战,陈友谅的连环船果然威力无比,打得朱元璋节节败退,眼看就要全军崩溃。朱元璋见无法取胜,亲自率水军出战,采纳部将郭兴建议,决定火攻。可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的老天,可惜朱元璋身边没有孔明,借不到东风呀!
朱元璋在万般无奈之下仍苦苦支撑着。到黄昏时分,终于吹起了东北风,朱元璋大喜过望,急令7艘装满火药柴薪的渔船径直冲向敌舰,靠近后放火。
转眼之间,陈友谅一百多艘巨舰化为灰烬,军队死伤过大半,陈友谅兵败如山倒,他的军队见大势已去,不断有人投降了朱元璋。陈友谅恼羞成怒,杀光了抓到的俘虏。朱元璋则相反,全部送还对方的俘虏,这样极大地动摇了陈友谅军心!
八月二十六日,陈友谅扛不住了,决定冒死突围。朱元璋早就把军队移到江西湖口,等他自投罗网。在突围过程中,陈友谅遭重重伏击。
据《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十一》,焦虑不已的陈友谅刚将脑袋伸出,指挥反击,突然一支流矢飞来,“骤中流矢,贯睛及颅死”。
陈友谅挂了,顿时群龙无首,陈友谅王朝完蛋了。鄱阳湖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之一。朱元璋大败陈友谅,奠定了朱元璋日后消灭元朝,统一天下的基础。
据说陈友谅的第一猛将张定边,他向朱元璋投降后,拒绝任用,去出家当了和尚。他运用养生之道,一口气活到永乐十五年(1417)才死,时年一百岁。
比朱元璋多活了二十年,他用另来方式给陈友谅报了仇,真是挺有意思的。这段经典历史出自当年明月的著作《明朝那些事儿》,作家用小说的语言讲述历史,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角和人生温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