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恐袭事件,发生在临近首都的“克罗库斯城”的一场音乐会上,上千名俄罗斯民众聚集在此。几名身穿迷彩服的枪手闯入,投掷燃烧弹并纵火,同时还持枪扫射人群。俄方公布的消息显示,这起事件已造成137人死亡,182人受伤。

这起恐袭事件淡化了俄总统普京胜选的氛围,同时也加剧了当前的紧张局势。尽管乌克兰最初否认与此事有关,但“伊斯兰国”组织承认了责任。在逮捕袭击者过程中,俄罗斯声称他们有意逃往乌克兰边境,而乌克兰提供了过境窗口。随后,被逮捕的四名袭击者承认是受不明势力雇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种迹象表明,这起恐袭事件的背后显然并不简单。俄方的调查结果指向了乌克兰,因此乌方是否真的参与了呢?分析认为并非不可能,因为就在恐袭事件发生之前不久,乌克兰军队还曾大规模越过边境袭击了俄罗斯西部地区。此外,美媒也曾透露乌克兰多次参与了对莫斯科的袭击。所以,一旦莫斯科恐袭事件发生,乌克兰就成为了最大的嫌疑犯。

根据俄方的认定,此事与乌克兰有关,因此在新仇旧恨之下,报复行动随之而来。首先,俄罗斯的首要目标是"伊斯兰国",普京通过电话联系叙利亚总统,加强反恐合作,决心铲除背后的主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联系了叙利亚总统。

此外,作为乌克兰背后支柱的美国,也成为俄方的目标。恐袭事件发生后,美国曾出面为乌方辩护,但现在俄方已找到指向乌克兰的证据,因此在美国看来,这些言论无疑是为了掩盖乌克兰责任而进行的辩护。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甚至直言,美方的一系列言论都是犯罪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中立的角度来看,俄方公布的调查结果并不一定准确和公正。考虑到俄乌冲突的情况,俄方也有可能在这起恐袭事件上借题发挥,给乌克兰扣上一顶大帽子,以增强对乌克兰的攻击力度。毕竟,根据西方情报显示,俄罗斯军队很可能会在今年夏天对乌克兰发动一场决定性的攻势,甚至取得胜利。在此之前,双方之间的互相施压都是有可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全境发出警报。

例如,最近英国对莫斯科的行动和言辞提出了质疑,警告俄罗斯不要将莫斯科发生的"枪击案"视为扩大对乌克兰军事行动的借口。然而,英国方面的描述存在问题,莫斯科发生的是恐袭事件,而不是所谓的"枪击案",英国故意弱化了这一表述,加重了外界对此的怀疑。如果乌克兰或西方没有参与,为什么英国要为恐袭事件进行辩护呢?

然而,不管真相如何,毫无疑问,这起恐袭加剧了本来就很紧张的俄乌局势。几天前,俄罗斯改变了针对乌克兰的相关措辞,将“特别军事行动”正式转变为“战争”。现在,随着这起事件发生,美国、乌克兰都被俄罗斯列入了复仇名单,未来各方的冲突无疑会更加激烈,手段可能更加激进,局势正在朝着更加危险的方向发展。